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張燈懸謎鬧元宵

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張燈懸謎鬧元宵

元宵節,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天上月圓圓,地上人團圓。出門賞月,共吃湯圓,齊鬧元宵。當然啰,還有各種竟猜燈謎。

一個詞,一首詩,製成燈謎,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性靈。元宵佳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喜猜燈謎,熱鬧融融。

謎語是一種猜射的智力遊戲,由謎面和謎底兩部分構成,前者是題目,後者是答案。而燈謎,即是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的遊戲。古時,謎語叫法多樣,比如,有隱語、廋辭、射覆、字謎、藏頭、謎韻、猜燈、彈壁、春燈謎、謎謎子等。

謎語最早的形式是隱語、廋辭,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廋,是隱藏、藏匿的意思。廋辭,也叫廋語,即隱其含義於言辭之中,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在春秋時期,「廋辭」已作為一種外交手段登上大雅之堂。由於春秋戰國時期列國分爭,當時遊說之士出於利害考慮,在進諫時往往都喜歡用「隱語」轉彎抹角地道出已見,一則不觸怒君王,二則可巧妙地使君王從中得到啟發。

《戰國策》中就記載了一個關於「海大魚」的隱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宰相田嬰,因齊宣王不喜歡他,想到薛地築城,發展私家勢力,以備不測。人們紛紛勸阻,但田嬰卻下令任何人也不得勸諫。有個齊人對負責通報的士兵說:他見到田嬰後只說三個字,如多一個字,寧肯被殺頭。田嬰很奇怪,便請他進來。這個人快步向田嬰施禮說出「海大魚」三個字後轉身就跑。田嬰不明白什麼意思,便攔住那人並擔保不會怪罪他。那人才接著說:「海里的大魚,魚網撈不住它,魚鉤鉤不住它,可一旦被衝出水面,連小小的螞蟻也能把魚吃個精光。齊國等於大海,您在齊國是水中大魚,有整個齊國庇護著您,為什麼還要到薛地去築城?如果失去齊國,您就是把薛城築到天上去,也是沒用的。」齊人以「海大魚」的隱語進諫,使田嬰幡然醒悟,停止了到薛地築城的瘋狂想法。

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隱語,到漢魏時期始稱謎語。到了三國時期,已開始有人把謎寫在紙上貼出來令人猜對。至唐代,文人們更是以謎語鬥智,常借謎語嘲諷對方,詩人李白、駱賓王乃至唐明皇都是制謎高人。

從南宋開始,有些文人學士為顯示自己才高八斗,便常在元宵花燈之夜,將自製的謎條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們猜測助興,開始有了「燈謎」之稱。據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自燈謎出現後,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燈謎流傳民間,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成為元宵節佳節的一項重要娛樂活動。

明清時代,猜燈謎之風在民間大盛,春節前後各城鎮皆張燈懸謎,盛況空前,當時湧現了許多燈謎師。不用說,曹雪芹肯定就是一個超級燈謎大師了,他在《紅樓夢》中花了大量筆墨描寫賈府制燈謎猜燈謎的玩樂場面,尤其是在第22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眾人寫的燈謎詩里,還很生動地暗示了他們各自的悲劇命運和結局。比如,老祖宗賈母制了一條燈謎「猴子身輕站樹梢」,謎底為「荔枝」,這條燈謎預示了賈府「樹倒猢猻散」的衰敗結局。而賈寶玉制燈謎「南面而座,北面而朝。象憂亦憂,象喜亦喜。」謎底是「照鏡」。此燈謎用人和鏡中人影暗示寶玉與林黛玉,雖兩情相悅,但愛情卻如同鏡中花水中月一樣虛無飄緲。

一個詞,一首詩,製成燈謎,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性靈。元宵佳節,竟猜燈謎,盛傳至今,依然熱鬧融融。

【記者 潘小嫻】

【編輯 橙子魚】

【類別 原創】

欄目介紹

e家君推出一個新欄目:《作家眼中的年俗》,文化猶如膠片中的光影,哪一小片光影,都有存在之美。讓我們一起,盡情感受濃濃年味,了解年俗的濃濃溫情吧。

作家簡介

潘小嫻,作家,現已出版《美人香里說宋詞》、《村上春樹的三張面孔》、《閑敲棋子落燈花》、《最美的遊戲》、《鋼琴美韻》、《鋼琴的故事》、《建築家陳伯齊》、《會飛的蒲公英》等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 的精彩文章:

TAG: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