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戀愛先生》:父母最大的短板,是培養程浩這樣的好孩子

《戀愛先生》:父母最大的短板,是培養程浩這樣的好孩子

《戀愛先生》:父母最大的短板,是培養程浩這樣的好孩子

九鴉

去年底,靳東和江疏影主演的熱播劇《戀愛先生》,料想圈了不少粉。

這既然是一部時尚愛情劇,又是一部雞湯劇,內中無厘頭、太理想的情節自然不少,但是瑕不掩瑜,它還算看得。

本劇中,在我看來,最大的敗筆當是,男主程浩於那場醫療事故之後的表現,這曾經使我差點追不下去。

一場醫患責任各半的醫療事故,本來還有轉圜的餘地,可是程浩卻偏偏不肯做任何爭取,人家要五百萬,他就給五百萬,甚至還一再對朋友各種各樣合理的幫助發怒,這顯然太假,太不人性,太不人類了。

道德不代表必須成聖,正義最大的體現不是道德壓抑,而是原則下的公平,這位導演先生似乎是看《悲慘世界》中毒,忘了冉阿讓只是一個站在雲端上的人物,以身飼虎的,只能是佛祖。

而其後患者家屬的幡然醒悟,退錢成友,反映的,也原不過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老套。新瓶裝老酒,時尚元素加上傳統觀念,這果然是時下各種影視劇贏得人心,最最擅長的妙招。

不過這段劇情儘管頗有些假大空,倒是跟程浩的角色人設,基本一脈相承。

正能量的電視劇,主角自然正能量,程浩這個角色的炫目之處當然很多,但他最能引起我關注的,卻主要還在他尤其能扛、能藏的性格。

他這能扛,當然就是能扛事,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獨立、有擔當;能藏,當然就是能容,能忍,堅韌不拔,我既不自己負能量,也不對人負能量,我即便自己負能量,也決不對人負能量。

按我們中國式教育,這就是蕭峰和曾國藩的合體,我們的至高追求,所以程浩這個人物,在這裡卻就有了普遍意義上的現實性。

程浩的父親對於程浩這一點,在事故發生之後,倒是曾做過批評。他說他這兒子從小就是如此,在學校里被人欺負,沒有飯吃,回家也決不吭一聲,這弄得從來沒人知道程浩身上都發生過什麼,心裡都想些什麼。

兒子跟自己很生啊,然而程浩的這種性格,難道與他,與中國式教育沒有關係?

程浩的父親,頗有些硬漢氣質,原本身就是一個大男子主義。他對自己和社會要求很高,幾乎看什麼都不順眼,對妻兒的要求自然也會很高。他那些無厘頭的情節,都由此而來,而他對妻子的辜負,與兒子的隔閡,也正由此而來。

他既然一向以傳統模式嚴格要求自己,要求於人,和社會,那麼程浩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所面臨的,就必是中國大多數孩子所面臨的情境:

你跌倒了,決不可以哭,因為這不男子漢,是嬌氣。

你被人欺負了,也不可以哭,因為這太懦弱,你得自己打回去,或者自己咽下去。

但是以孩子的體力、智力、閱歷、耐力、承受力,他是否真能夠不怕疼,不重複跌倒,總能夠自己爬起,拍拍灰塵,像沒事人一樣一路前行呢?他身體跌倒還可以再起,可精神跌倒呢?

他也是否真有能力自己打回去?如果不能,這又會怎麼樣呢?至少,那時候的程浩是只能每天餓著肚子回家的,天知道這會在一個孩子心中埋下什麼種子。

一個沒有挫折的人生,沒有暴力衝突的社會,是根本不存在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韌性,避免過於寵溺,養成巨嬰,這當然非常必要,但是這種事,卻顯然還需要分年齡,分場合,分事,分一個度。

孩子之所以哭,那是因為他們是弱勢群體,他們的哭,代表的原本是一種宣洩,一種傾訴,一種求助,一種呼籲,一種期望,一種信任,可是你卻偏偏要斷喝一聲,硬生生給他們堵回去。於是這樣一來,你給他們傳遞的就只能是這樣一種信息:

疼痛必須扛著,憋著,那是你自己的事。你不該向人求愛、求助、示弱,即便是父母。

不公只是一種常態,你或者要自己去打平,或者只能去忍受。求父母撐腰,這是最無能的表現。

於是這種信息造成的後果,又會是這個樣子:

如此久而久之,宣洩變成壓抑,哭對於孩子已經成了奢侈品;他們對於「我不應該受到這種對待」的認識,就會逐漸模糊;孩子小小的世界,沒有清晰正確的判斷,人就會或者變得暴戾,或者變得順從、忍受、懦弱;孩子們從此不再求助於父母,他們與父母,自然也就漸漸成了路人。

校園欺凌,我們有很多根本找不回來,孩子找老師,找學校,找大人,得到的往往是更不公平的待遇,更大更多的欺凌,發展到屈辱到頭的境地。

精神傷害沒有指標,誰也難以衡量,無休無止的傷害,終將使欺凌發展為習慣,於是在去年,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幕:

有幾個小學生,在被人扒掉褲子,用開水燙傷的情況下,也不敢說,不想說。那麼小的孩子,他們一個個在自己咬著牙走路,自己於床上輾轉、呻吟。

這已經是足夠令人心疼的了,但是這種壓抑的痛苦,卻還只是初步。壓抑造成人格突變、扭曲,有些孩子會產生斷裂,走向暴力宣洩,而有些孩子,卻會在行進的路上產生絕望,突然感覺生不如死。

如此的一種教育之下,而那些沒有遇到欺凌的孩子又怎麼樣呢?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壓力如山之大,孩子們無人傾訴,很少精神上的關愛、援助,有些異常優秀的孩子,在某一天也會突然走上絕路。

這種孩子的父母,平常居然一直以我的孩子從小最為省心,而洋洋自得,他們直到慘劇發生,還莫名其妙,倒好像他們的孩子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跟孫猴子一樣,一出生就神通廣大,能獨自戰天鬥地似的,這實在是做父母的一大悲哀。

拒絕傾倒負能量的朋友,這是這些年最流行的一句漂亮話,說起來,這其實也不過是人性自私的表現而已。朋友的負能量不向朋友傾倒,向誰傾倒?只可惜,這世上真正的朋友,真沒有幾個。

朋友不可指望,不可強求,可是父母呢?一直把孩子當做心肝寶貝的父母呢?為什麼孩子在你面前,也需要裝得像鋼鐵俠一樣?

人都會遭遇困難,都會軟弱,都需要幫助,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傾吐煩惱、不幸的父母,才是真正合格的父母。

遭遇霸凌,幾十年不敢發聲,不能尋求幫助,無處尋求幫助的人,是不幸的,能夠看到自己的不幸,在第一時間感受到自己的委屈,敢哭,敢怨,決不把欺凌、壓抑,接受為生命底色的孩子,是幸福的。

承認苦難是第一步,面對苦難是第二步,走出苦難是第三步。

哭,說明孩子對疼痛、不公還有清楚的正面認識,他健康。

哭,是一種消化、喘息,一種抗爭、期待,一種上路的準備,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徵。

小時候不會哭的程浩,長大便會放走羅玥,真正的現實中,他的藏,只怕不但會失去愛情,還將失去事業,失去生活。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扛與藏,未必是絕對的真理,教條主義的教育決不可取,所以,我們做父母的,決不可以拔苗助長,只一味去培養程浩那樣的好孩子。

人最大的不幸,是已經習慣不幸,意識不到不幸,不再有光,不再有愛,不再有爭。

孩子就是孩子,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允許你的孩子,大聲哭出來。

九鴉人物

有態度,也要有溫度

一個以人物為主的人文平台

關注我,一起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鴉人物 的精彩文章:

天下武功誰最強?張居正一招隔空打牛,從明朝一下子打到了宋朝

TAG:九鴉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