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吳的噩夢:這座城池,讓孫權一直望城興嘆,繼承他的諸葛恪卻在此打了大勝仗

東吳的噩夢:這座城池,讓孫權一直望城興嘆,繼承他的諸葛恪卻在此打了大勝仗

(全文約1500字,閱讀約需5分鐘)

古人繪製的孫權畫像

在孫權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攻下來的城池,居然是它?沒想到此城居然是三國東吳永遠的痛中,我們提到,孫權打了一輩子,也沒有攻下合肥,於是在濡須口修建過一道堤壩,叫做東興堤,想要遏阻巢湖水進入長江,可是後來發現這對自己乘船奔合肥去太不方便啦,於是建到一半兒就停了工。等到孫權死後,諸葛恪執政,他就在東興堤的原基礎上,在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利用原有關隘修了兩座城,派全端防守西城,留略防守東城。

曹魏的鎮東將軍諸葛誕上書掌權的大將軍司馬師,要求發兵攻打東興,司馬師准了。於是公元252年,曹魏大起三軍,一路由王昶攻打南郡,一路由毌丘儉攻打武昌,諸葛誕你不是要去打東興嗎?很好,那就由你和征東大將軍胡遵一起去——總兵力十五萬,其中攻東興的兵馬七萬。

影視片中丁奉

兩將率軍到了東興,就在堤上列陣,攻打東、西兩城,可是因為兩城地勢險要,居高臨下,一時間還沒能得手。這時候東吳的援軍到了,諸葛恪率軍四萬前來,並且派冠軍將軍丁奉和呂據、留贊、唐咨等人做先鋒。丁奉說咱得快走,萬一被敵人佔據了險要,那這仗就輸定了,於是請各將讓開通路,他率領本部三千人揚帆直進,短短兩天時間就趕到了東關。

當時天降大雪,氣候寒冷,胡遵等人都認為這種天氣不會打什麼仗啦,乾脆聚在一起喝酒。丁奉探知了這一情況,就命令士兵們解下鎧甲,扔掉長兵器,只戴頭盔,手持短刀、盾牌,光著身子沿堤而上。魏軍見到這種情況,全都不禁呵呵大笑,反倒放鬆了警惕。誰知道丁奉夠勇,才上得堤來,就猛衝猛殺,一舉擊潰了曹魏前軍。接著,呂據等人也趕到了,魏軍驚慌而退,在渡過浮橋的時候,把橋還給壓塌了,掉水裡淹死的無數。

這場仗演義里也有寫,在第一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奮短兵,孫峻席間施密計」。這回東興之戰,乃是東吳正式建國以來對曹魏最輝煌的勝仗,理論上來說,是四萬對七萬,可實際上胡遵、諸葛誕跑路的時候,東吳太傅諸葛恪還沒到前線呢,打敗魏軍的只有前鋒萬把來人。

演義上說:「卻說諸葛恪引兵至東興,收兵賞勞了畢,乃聚諸將曰:『司馬昭兵敗北歸,正好乘勢進取中原。』遂一面遣人齎書入蜀,求姜維進兵攻其北,許以平分天下;一面起大兵二十萬,來伐中原。」彷彿是到了東興以後,直接就領兵繼續北上了,中間沒歇晌,而事實上,諸葛恪北伐是在翌年(公元253年)的三月份,第一個包圍的,就是合肥新城。

諸葛恪本人是雄心勃勃,可那時候東吳的將帥大多都爛到根兒里去了,光顧著偏安享樂,沒幾個願意出兵打仗——可能也就老將丁奉一個例外,所以不打算往遠里走,紛紛勸說諸葛恪:「我軍深入敵境,百姓紛紛逃散,難以就地補給,說不定就此徒勞無功。還不如就停在合肥新城下面,圍城打援呢。」

遊戲中諸葛恪

諸葛恪擰不過這些人,只好答應。消息傳到洛陽,司馬師就問參謀虞松,說如今西蜀、東吳同時發兵,軍情緊急,該當如何應對才好?虞松回答說:「諸葛恪率了二十萬大軍前來,吳人從來沒出動過那麼多兵馬,本可以長驅直入,發起猛攻,結果卻頓兵合肥新城之下,這分明就是想要調動我方增援兵馬,引發決戰。倘若他久攻不下新城,調動我軍也不成功,用不了多久,鬥志必然鬆懈,士卒也會疲憊,自然退兵。所以我的意見啊,咱就盯著姜維打,壓根兒別理諸葛恪。」

司馬師聽從了虞松的建議,就下令在壽春的鎮東將軍毌丘儉按兵不動,即便新城被吳軍攻陷了也不準去救。於是,困守新城魏軍,就需要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困守。而攻城的吳軍實力遠超過他們。看起來,諸葛恪就要實現孫權的夙願了。然而,世事變遷,最終,諸葛恪因為自己犯傻,沒有攻克新城,自己還因為這個事情,丟掉了性命。具體他是怎麼被幹掉的?我們將在明天本系列最後一篇中交代。

(參考資料:《三國志》/特約作者:赤軍)

本系列文章

1這場三國著名戰役,殺得東吳孫權沒有脾氣的逍遙津之戰,到底發生在哪裡?

2曹操和孫權第一次合肥大戰,曹操感慨地說了一句話,就成著名典故,為後世詩人最愛

3逍遙津大戰:一場被人遺忘的三國關鍵戰役!此戰後,就連孫權都被張遼打到不敢說話

4逍遙津之戰後,不服輸的孫權為何又發動反擊之戰?這場仗到底讓他挽回顏面了嗎?

5孫權終其一生都沒有辦法攻下來的城池,居然是它?沒想到此城居然是三國東吳永遠的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透視眼 的精彩文章:

軍師聯盟背後的真實:為何是司馬懿出面來對付諸葛亮北伐?因為曹真已被諸葛亮打爆
逍遙津之戰後,不服輸的孫權為何又發動反擊之戰?這場仗到底讓他挽回顏面了嗎?

TAG:文史透視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