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恃才傲物獨立特行的史上裸奔第一人

恃才傲物獨立特行的史上裸奔第一人

世傳禰衡有才,從小就強聞博記,習得滿腹經綸。但他到底有多有才,史籍上卻沒有記錄,唯一傳世的一個作品就是《鸚鵡賦》,還是在給黃祖打工時,因喝酒時看到一隻鸚鵡臨時而作。

我閱讀了一遍《鸚鵡賦》,說心裡話,文采相當好,臨時而作的作品能寫成那樣,確實是非常不錯了。但是,那也是一個借鸚鵡而比喻自己的憤青式吐嘈作品,沒有太高的藝術價值。

當然,史書上沒有記錄他的作品,並不能斷定他沒有真才實學,有可能是他死得太早了,二十六歲就被人殺了,所以史學家沒來得及收錄他的作品。不過這只是一種個人的揣測,當不得真。客觀地講,不管他禰衡有無真才實學,即便是你天文地理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你也不能把天下人都不放在眼裡。

從史書上來看,禰衡的一生除了作《鸚鵡賦》外,只做了三件事,一是罵曹操,二是罵劉表,三是罵黃祖。在亂世之中,大家都是比較重視人才的,曹操和劉表被痛罵了之後,不想背負個殺人才的罵名,於是就把這個包袱丟給了黃祖,結果黃祖實在受不了他,一刀將他砍了。

東漢建安元年,漢獻帝在曹操的協迫下,從洛陽遷都至許昌,由是許昌成了政治文化中心,全國各地的才俊也紛紛在許昌彙集,目的是想在朝廷謀得一官半職,實現自己的抱負。

有一次幾個文人在酒樓喝酒的時候,見禰衡不去走動關係,每天遊手好閒的,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投靠陳群?

那陳群是曹操手下的重臣,著名的《魏律》就是他負責編撰的,在當時也算是名人了,可禰衡去卻說,他算什麼東西,這種只配殺豬的角色值得我去拜謁嗎?

有人又說,那麼你為什麼不去投靠司馬朗呢?

那司馬朗也是曹操手下的重臣,素有政績,且頗受百姓愛戴,可禰衡一聽,不屑地笑了笑說,那是個只配賣肉的貨色而已!

有人說,那荀彧和趙融怎麼樣?

禰衡說,荀彧成天吊著一張哭喪臉,倒是適合讓他去負責喪事;至於那趙融,嘿嘿!只是一塊管廚房的料兒!

以上所提及的人物,均是一時之名士,在禰衡眼裡卻都是一文不值,有些人就不服氣了,那當今之世,到底哪位可入您的法眼?

禰衡說,一個是我的大兒孔融,一個是我的二兒子楊修是也!

當時的孔融有四十歲了,而禰衡只有二十歲,你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如何能及得上已成名成家的孔融?不管怎麼樣,如此目無尊長,委實不該。

倒是孔融比較大氣,不去跟他計較這些,不但不去計較,而且還愛惜他的才學,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是愛才之人,見是孔融介紹的人,相信一定錯不了,於是就說你去把他請來吧。

誰知禰衡聽是曹操要錄用他,不但不覺得高興,還十分的憤怒,說曹操算是什麼東西,妄圖竊取漢室江山,賊人而已,我豈能為他所用!

單從禰衡對曹操的不滿情緒而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政治立場不同,自然是不相為謀。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人有些無法理解了。

曹操聽說他在背後罵自己後,雖說有些生氣,但也不以為意,因為他自己也是文人,文人有時候發些牢騷他是可以理解的,你要是心裡有怨氣,罵就罵吧,倘若你真有才,我照樣用你。

有一次,曹操大宴群臣,需要擊鼓助興,聽孔融說禰衡善擊鼓,曹操還真就用了他了。也許聰明如孔融也決計想不到,這一次居然鬧出大事來了。

所有的鼓手在上台表演的時候,都是統一著裝,只有禰衡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就上去了,在眾鼓手中顯得十分的惹眼。這也就罷了,他還不好好擊鼓,上去就亂敲一通。

朝廷設宴款待群臣,這也算是高規格的飯局了,這樣去搗亂,有點像是兒童撒野的味道。如果你對當朝不滿,或是對曹操有意見,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去表達,如此當著眾人的面撒野,非名士所為,而且也毫無意義,曹操即便是一刀砍了你,也不算過份。

負責這場宴會的官員見禰衡亂來,上去喝斥道,你為什麼不換上鼓手的衣服好好擊鼓?

禰衡不答話,當場把衣服一件一件脫了下來,直至渾身赤裸,然後慢騰騰地從旁邊取來鼓手的衣服穿上,在眾人驚呆地神情當中,他神色自若地走上去擊鼓。

這場宴席被禰衡這麼一鬧騰,哪還有什麼興緻可言?自然是草草收場,掃興而歸。

曹操黑著臉坐在原地沒動,孔融一看這架勢,真怕曹操下殺手,就上前說,你宰相肚裡能撐船,千萬別把他的這種無知之舉放心裡去。我去勸勸他,讓他來給你賠罪,可好?

曹操一聲冷笑,我讓他來擊鼓,本想挫挫他的傲氣,倒不曾想叫他給侮辱了一把!

事後,孔融又跑去勸說禰衡,讓他去給曹操賠個不是,這事就算過去了。禰衡說好啊,我明天就去他府上賠罪。

孔融沒想到他這回答應得這麼爽快,高高興興地走了。次日一早,就去了曹府,說今天禰衡來給你賠罪了。

曹操說,能屈能伸真丈夫,若是他真肯來賠罪,當是個可造之材,我定會容納於他。

當下吩咐下去,叫人備好酒菜,只等禰衡到來。孔融眼見得誤會冰釋,也很是高興。

兩人在屋內殷切盼望著禰衡的到來,等了半天禰衡沒到,卻見門衛來報說,門內有個瘋漢拿著根竹杖,正在捶地大罵,語言不堪入耳。

曹操問叫什麼名字,門衛說那人叫禰衡。

孔融一聽,臉色頓時就白了。曹操心胸再大,這時也無法再忍了,說我要是想殺他,比捏死只螞蟻還容易,螞蟻還得去地上找,他自己送上門來讓我殺。不過我念他有些虛名,且不殺他,但也不希望在許昌再見到他了,就送去荊州給劉表吧。

劉表倒是也聽說過禰衡的大名,見是曹操推薦來的,就留下來任用了,讓他專門起草文書。

讓一個文人去做文書工作,也算是物盡其用了。開始一段時間,禰衡與劉表之間倒也相安無事,但後來漸漸發現此人十分的狂妄,而且他的狂妄之舉表現得非常狂野。有一次禰衡沒在,劉表急著要寫一道奏章,就讓其他人代筆了。那奏章寫完之後,恰好禰衡回來了,劉表說你回來得正好,我剛讓人擬了道奏章,你看看是否有不妥之處。

其實這奏章是幾個文士經過反覆推敲而成的,劉表相當滿意,讓他看一下,不過是因為他是負責這塊的,知會他一聲而已。不想禰衡看了之後,把奏章撕碎了扔地上,說這寫的是什麼東西!

劉表見狀,大跌眼鏡。此後又因為工作上的事情,禰衡多次衝撞劉表,有幾次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面批評,絲毫不給劉表這領導面子。作為領導,對這樣的員工是無法容忍的,但是他也不想背負個誅殺名士的罪名,於是就想把這燙手的山芋給扔出來。

但是扔給誰呢?劉表想了半天,想到了一個人。

劉表想到的那人是江夏太守黃祖,此人是員勇將,性格較為暴躁,把禰衡交去給他,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借他之手,把禰衡給殺了。

後來事實證明,劉表的判斷是比較正確的,禰衡和黃祖兩人的表現,基本讓他滿意。

剛開始的時候,禰衡和黃祖就像剛結婚的小夫妻,新婚燕爾,小日子還算是融洽,時日一久,就開始吵架了。起初只是小吵小鬧,大家爭兩句嘴,吵過了就算了,誰也不會真去記恨。

時間一長,禰衡性格上的缺陷就穩底暴露出來了。有一次黃祖請人吃飯,本來大家都高高興興,可席間禰衡總是陰陽怪氣的,時不時地插一句話,頂撞黃祖。如黃祖說,我們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全靠在座諸位的努力。禰衡翻了個白眼說,狗屁,場面話罷了!

黃祖生氣了,喝斥道,我等喝酒論事,你休得胡說!

禰衡拍岸而起,你個死東西,到底是誰在胡說!

領導畢竟是領導,如果你跟他私下關係好,私下裡拍桌子大罵,那也無妨,可在這麼多人面前,你罵他死東西,誰下得來台?再者黃祖本身也是個大脾氣,豈能容你?起身就要去打他。

禰衡邊躲邊罵,越罵越凶,黃祖著實無法再忍了,叫來侍衛,命令道,把他拖出去斬了!

因圖個一時的嘴上痛快,無端罵人,結果把自己的性命罵丟了,死時才二十六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蕭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