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了咳嗽、氣喘,中醫有妙招!中醫淺談小兒氣管炎的防與治
小兒患了氣管炎,支氣管炎,以發熱、咳嗽、胸痛或氣急、鼻煽、咯痰、嗆奶、嘔吐、呼吸困難為主要臨床表現。
而急性支氣管炎或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較多、較重,常並發或繼發於上下呼吸道感染,如麻疹、百日咳、傷寒及其他急性傳染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因小兒抵抗力低,喉腔狹小,喉軟骨柔軟,粘膜下淋巴管豐富,組織疏鬆,易發生喉阻塞。加之小兒不易將下呼吸道分泌物及時咳出,更使呼吸困難加重。故病情多較成人者嚴重。
發生支氣管炎時,氣管大多同時發炎,如果涉及毛細支氣管,則其病理與癥狀均與肺炎相仿。胸部羅音或粗或細,大多是中等濕羅音,主要散在下胸部。咳出分泌物後,羅音可暫時減少。偶因支氣管內積痰太多,呼吸音可減低,但咳出痰液後,呼吸音即恢復正常。重症支氣管為與肺炎早期難以鑒別,如聽到較深羅音或捻發音,咳嗽後羅音無明顯減少時,應考慮肺炎作胸部X線檢查以確診。
從中醫學來看,因小兒是純陽之體,雖臟腑為嬌臟,但臟腑輕靈,來病快,去病也快。只要把握住總的治療原則,通過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便能藥到病除。那麼中醫治療小兒氣管炎有那麼好的療效呢?
中醫稱本病為外感咳嗽,由於致病因素不同,臨床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和實熱喘。治法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降熱平喘為主。可結合臨床辨證施治。
(1)風寒咳嗽:以突然咳嗽,聲咳急頻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癢或伴、惡寒或不發熱、苔微白,脈浮。治以辛溫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蘇散加減。
處方舉例:杏仁6g,蘇葉3g,前胡9g,半復6g,牛蒡子6g,生薑3片。
(2)風熱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黃粘稠為主,咽紅口乾,鼻塞流黃涕,或伴發熱有汗,舌苔身微黃白脈浮數。治以辛涼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飲加減。
(3)實熱喘:除上述癥狀外,患兒發熱較高,同時伴有順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
處方舉例:麻黃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蘇子6g,萊菔子9g。
可隨症選加藥物1~2味:
① 表邪重時加菊花9g、鮮蘆根15g。
② 熱重時加黃芩6g、銀花9g、連翹9g。
③ 咳嗽重時加前胡9g或百部9g。
④ 喘重時選加鬱金6g或生赭石1g。
⑤ 痰多時加葶藶子9g、蔞仁9g。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護理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發熱期注意休息,宜給流食軟食,多喝水。忌油膩食物。
2、發熱時要注意卧床休息,選用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
3、室溫宜恆定,避免太高,太低及太乾燥等。
4、室內保持通風,適當換氣,但避免對流風,以免病兒再次受涼。
5、須經常協助病兒變換體位,輕輕拍打背部,使痰液易於排出。
中醫講未病先防,小兒是至陰至陽之體,肺為嬌臟,不僅要在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上注意,還要適當運動,充足的睡眠,多吃水果蔬菜,這些都是預防小兒氣管炎支氣管炎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