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山村少年到物理「大師」:清華「7-11教授」薛其坤

從山村少年到物理「大師」:清華「7-11教授」薛其坤

從山村少年到物理「大師」:清華「7-11教授」薛其坤

薛其坤 資料圖

他是首屆未來科學大獎和全國創新爭先獎的得主,也是許多學子敬仰的「先生」;

他帶領團隊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載譽卻不滿足,如今銳意再出發……

從沂蒙山區走出來的他,個子不高、鄉音濃濃,樸實而風趣。他就是國際著名實驗物理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奮鬥與執著,是他科學之路上的人生信條。


在最短時間內將成果「衝出來」

沉浸於科學世界二十餘載,薛其坤忘我地探索如何用實驗的方法解答自然之謎。

2012年12月1日,薛其坤像往常一樣開車到學校,剛停下就收到了學生的簡訊,稱發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他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立馬打電話過去再三確認、指導實驗,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成果「衝出來」。

時隔多年,薛其坤回憶起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欣喜溢於言表。

薛其坤及其團隊發現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可以改變電子的運動軌跡,使其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一樣有序,減少了中間阻礙,降低熱量消耗率,加快運行速度。

這一發現經轉化應用,對普通大眾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不用再擔心手機或電腦發熱、耗電快、運行慢的問題。

自1988年美國物理學家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場的量子霍爾效應以來,就不斷有物理學家發表各種方案,但在實驗上並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2008年,薛其坤率領團隊開始進入這一領域,經過四年研究,終於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這一發現的論文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後,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稱:「這是從中國實驗室里,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是物理學界最熱門的兩個課題。薛其坤已經完成了前者,下一步將朝著後者進發。他坦言這是一次嶄新的嘗試:「在學術的道路,前行的每一步都有意義,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7-11教授」:深入其中,苦便是快樂

作為一名攻克量子世界難題的科學家,在清華大學,薛其坤有一個比院士更加響亮的稱呼:「7-11」教授。

早年留學期間,薛其坤每天早上7點進實驗室,晚上11點才出來,「7-11」教授雅號由此而來。多年來,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假期和周末。

在他看來,科學家若不能深入其中,這樣的日子便是一種痛苦;但若進入了科學的世界,便能從中獲得快樂。

在日本留學期間,薛其坤因為表現優異曾獲得一次去美國作報告的機會。口語不好的他,將20分鐘的英文報告反覆練習了80多次。

憑著這一股子不怕吃苦、追求完美的奮鬥精神,在長達4年的嘗試和分析研究了1000多個樣品後,薛其坤率領團隊取得了攻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重大發現。

有人算過,薛其坤一年工作時間將近330天,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年平均工作時長有5000個小時。薛其坤的學生們說:「這還是打了折扣呢!」


高揚奮鬥之帆 「小船」駛向黃金時代

薛其坤少年時,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未來會成為一個科學家。

第一次考研,薛其坤引以為傲的物理學科只考了39分。很少有人會相信這是一位中科院院士曾經的成績,當年的薛其坤也十分沮喪。但他從中感悟到勤奮和認真的重要性。

科學探索就是無數次接近真理的過程。現在的薛其坤,越來越深刻地理解了「物理之美」。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每天就是回答為什麼,探尋謎底的過程讓他樂此不疲。

在一次頒獎禮上,薛其坤把自己比喻為沂蒙山區始發的「小船」,30多年來這艘小船乘風破浪地在地球轉了一個圈:到濟南讀大學,赴日本、美國留學,最終駛回水木清華……

「父母給了小船生命;小船有毛病了,導師幫忙修修,方向不對了,導師給指導指導;我的學生賦予了小船更青春的生命……」薛其坤動情地說。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在薛其坤看來,人類的生命稍縱即逝,物質也會隨著時間湮滅,唯有不朽的知識閃耀在歷史的長河裡。他表示,「中國的科學研究正處在一個黃金時代,能成為這個時代的奮鬥者,我倍感幸福。」

「我是黨和國家培養起來的科學家。新時代為科學家提供了更好的機遇,我們會不負使命、努力奮鬥,為國家強大、人民幸福和科學探索作出新貢獻。」薛其坤說。

來源: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農業部制定轉基因生物監管方案,真要整治轉基因食品亂象嗎?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许琪:在脑疾病领域捕获“真凶”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