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成功後,家屬卻放棄了
凌晨三點,我正趴在電腦前研究著那些沒有情節只有骨與肉的片子。
辦公室里三個月前剛買的君子蘭已經枯萎了,就像在日復一日的夜班中煎熬的我一樣。
戶外狂風夾雜著暴雨,讓人絲毫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
美小護趙大膽在搶救室里的病人中間來回穿梭著,有人要每十分鐘監測血壓,有人需要記錄24小時出入量,有人要複測體溫,有人要每半小時監測一次末梢血糖,有人要不間斷的從氣管插里吸痰,還有人需要不停的安慰和心理暗示。
我和趙大膽每一天的工作都是重複著那些機械不變操作,並在心電監護和呼吸機的報警聲中慢慢消耗自己的青春。
趙大膽說的對,在急診醫生和護士的世界裡,沒有男人和女人,也沒有窮人和富人,只有需要氣管插管和不需要氣管插管之分。
一輛120救護車冒著風雨停在了急診門口,一位71歲的老年男性被推進了搶救室,並且佔據里搶救室里最後一張空床。
這位老年男性患者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明顯存在呼吸頻率增快和矛盾呼吸。
跟隨120救護車而來的家屬是患者的兒子和兒媳婦,兩位衣著樸實的本地人。
患者的病情危重,生命體征在逐漸下降:血壓只有80/30mmHg,指脈氧僅有68%,心率125次/分,體溫39℃。
其實,在目前季節交替的時候,類似這樣的患者有很多。
他們大多是因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肺部感染、支氣管哮喘等原因而導致的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
這位已經昏迷的男性老年患者正是在十天前開始出現陣發性咳嗽、咳大量黃濃痰,五天前開始發熱,並且伴隨有胸悶氣喘的癥狀,五個小時前可是出現意識障礙。
兒子帶患者在當地的私人診所輸液四天,因為癥狀有所緩解,便停止治療。
但是,發熱癥狀出現後,患者卻拒絕再次治療的建議。
「他自己不願意去看病,我們也沒有辦法。」
聽著患者兒媳婦的話,我總覺得似乎有推卸責任的嫌疑。
事實上,在現實之中,的確存在這樣的患者,他們患病後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拒絕來到醫院治療。
雖然子女會建議到醫院來,但是這些執拗的老人卻根本聽不進去醫院。
即使好不容易來到了醫院,只要聽見醫生要求檢查等建議後,老人們也是立刻翻臉,拒絕檢查,甚至拒絕繼續就醫。
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也有著別人不能體會的人生故事,所以,我們根本無權去指責他們做出的決定,因為我們根本無法明白隱藏在背後的辛酸故事。
很快,在趙大膽的協助下,我為患者完成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
而檢查結果也同預料中的相同:肺部感染、肺氣腫、2型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腎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
每年春節前後,都會有許多的老人因為呼吸系統疾病而離開這個浮浮沉沉的人世間。
這和患者本身的疾病有關,也同急劇變化的氣溫、被污染的空氣和存在於每一次呼吸之中的流感病毒有關。
經過九牛二虎之力,我和趙大膽才初步明確了患者的病情並且穩定住了生命體征。
但是,家屬卻給了我們當頭棒喝。
兒子始終沒有說話,兒媳婦倒是說出了那句我經常能夠聽見的話:「錢不是問題,但能保證治好嗎?」。
此時的患者已經存在多臟器功能衰竭,如有搖曳在狂風暴雨之中的油燈一般,生命之光隨時可能會熄滅,雖然有著現代醫學的保駕護航,但也只不過是等待著油盡燈枯罷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可以治好,因為人體並不是流水線上一成不變的產品,醫生只能看病,並不能算命。
聽見她的話後,我便知道潛台詞,這一幕在急診幾乎每一天都會發生。
最終他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停用呼吸機、停用血管活性葯、拒絕心肺復甦、拒絕一切有創操作,只安安靜靜的等著狂風暴雨帶走老人最後的時光。
對於這個決定,我只能照辦,雖然我內心有些不甘,畢竟在凌晨的急診,我和趙大膽為了保住老人的生命而一直努力著。
躺在患者隔壁床位的是一位101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同樣因為重症肺炎、多臟器功能衰竭被送進醫院。
這位百歲老人已經進入彌留之際,可以預見的是現代醫學幾乎無力回天,但是家屬卻有著強烈的不切實際的願望:盡一切代價搶救治療。
醫院是最能夠反應人世蒼涼的地方,即使是最優秀的演員,也無法真實的演繹出這一幕幕夾雜著人性的悲歡離合。
我並非要譴責這對子女放棄對老人的治療,眼睜睜的等待著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我也並非要讚揚這位百歲老人的子女是多麼的孝順。
我只是想說: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當時我們已迷茫而已。
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一點!
我的微信公眾號:最後一支多巴胺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
※我曾聽過的三句話
※孤寡系列:70歲菜攤小販,昏迷不醒,臨終前只有弟弟來到了醫院
TAG:最後一支多巴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