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條老街,一個故事,一段情愫
你懂得昆明嗎?了解昆明嗎?對昆明大街小巷裡的故事可有所了解?譬如最適合瞎逛獵奇的地方是哪裡?最符合逛吃逛吃的又是哪裡?哪裡最適合放縱裝X呢?昆明,一條街,一個故事,一段訴說不完的情愫。
PARTY"文林街
文林街,似乎永遠也不會老去
廖可夫攝於1995年
清代雲南貢院至大西門一帶,是當年各州縣應考生雲集的地方,大有文人如林的景象,故稱「文林街」。
老街檔案 文林街形成於明清時期,原先只是一條小土路,因地近貢院(今雲南大學址),是科舉考生雲集之地,取「文人如林」之意,被稱為文林街。1952年更名青雲路。1983年複名。
從雲南省文聯大樓前的翠湖北路,拐上一個斜坡,便是文林街。
詩人于堅說,西藏是一個神性的地方,精神生活是第一位的;沿海是一個人性的地方,物質生活是第一位的。昆明是一個海拔介於沿海地區和西藏之間的所在,因此它適於人棲居過平常日子。文林街便是這樣一處適合過平常日子的所在。
「跳繩4塊錢,紅領巾1塊錢,總共5塊錢。」小學生把錢遞給一個髮鬢略顯蒼白的被他們叫做「大爹」的人,高興地朝著學校方向走了。在文林街師大附小旁的一棟臨街居民樓過道里擺攤賣了十年小學生用品的「大爹」,曾是雲南省供銷社的一名員工,下崗後,便在單位房子的這條過道里擺起了攤子,客戶是隔壁師大附小的學生。十年來,「大爹」就這樣坐在路邊,看著文林街的點滴變化,也從世代居住於此的老輩人口中,聽過文林街的不少故事。
文人如林 作家汪曾祺在散文中回憶道:「大學二年級那一年,我和兩個外文系的同學經常一早就坐在這家茶館靠窗的一張桌邊,各自看自己的書,有時整整坐一上午,彼此不交語。我這時才開始寫作,我的最初幾篇小說,即是在這家茶館裡寫的。茶館離翠湖很近,從翠湖吹來的風裡,時時帶有水浮蓮的氣味。」
而汪曾祺的好友巫寧坤也在悼念好友的文章中寫道:「每天課後,我們就帶著兩三本書、鋼筆、稿紙,一起上附近的文林街泡茶館。一邊喝茶,吃『花生西施』的五香花生米,一邊看書,聊天兒,或是寫點兒什麼東西。誰寫好一篇,就拿出來互相切磋。曾祺的文采從一開始就讓我們嘆服。我們最早的習作就是在茶館裡泡出來的。……家山萬里的窮學生,經常飢腸轆轆,一拿到稿費就直奔文林食堂打牙祭。有時深更半夜還冒著雨到翠湖去逛盪,享受免費的湖光夜色。那些日子,相依為命,樂在苦中。」
聽「大爹」介紹,西南聯大時期,聯大的學生很多都在文林街上租房子住。當時這條街上有飯館、米線館、洗衣店、教堂,更多的則是茶館。茶客們幾乎全是聯大學生,他們常在茶館裡讀書、抄筆記、聊天、辯論問題。
「當然,聯大學生泡茶館還和當時的學校條件密不可分。那時,西南聯大圖書館僅可容六七百人,每到考試的時候,同學們天不亮便擁在門外等開門,門一開,蜂擁而入。座位有限,搶不到的只好去茶館,於是茶館似乎成了學生們的第二自習室。」 據記載,在文林街一帶居住過的,還有時任聯大教授的錢鍾書、沈從文、羅廷光,雲南經正書院的掌堂陳榮昌,全國經濟特科狀元袁嘉穀等,老舍、金岳霖等文化名人也曾在沈從文的邀請下造訪,在一座小樓里談論著小說、戲劇和哲學。
不過,在那個抗戰年代,無論教授還是學生,日子都過得異常清貧。錢鍾書就曾在一首題為《昆明舍館》的詩作中這樣描述過他的住處:「屋小櫞深晝不明,板床支凳兀難平,蕭然四壁埃塵銹,百遍思君繞室行。」彼時,學生們多在文林街的店鋪里勤工儉學,教授們也要放下教書先生的身段在外面營生以補貼家用。然而,艱苦、清寒的生活並沒有讓聯大的師生們膽怯,他們教育救國的信念從來不曾動搖過。
文林街的南面,有一條坡路通向翠湖,叫做「先生坡」,因這裡曾經住過謄寫考卷和做考務工作的「先生」們而得名。先生坡現在已經是一條夾在居民樓之間的小衚衕,巷子兩旁開有棋牌室。此外,文林街街道兩廊,還有小吉坡、府甬道、文化巷、錢局街依次相連,每條小巷無論歷史還是名字,都附著些許文化的影子。唯有與府甬道相連的西倉巷,名字無關風雅,大概取自舊年倉庫。
從茶館到酒吧 「六十餘載匆匆過去,西南聯大早已成為歷史陳跡。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布滿文林街的茶館也漸漸消失了,茶館文化卻保留了下來。作為昆明酒吧最早興起的街道,文林街至今仍然是附近學生談天論地的場所。」
如今,咖啡店、西餐廳、洋酒吧……文林街延續著舊時茶館文化的余脈。逗留於此的,半是本地青年,半是遠方遊客。 慵懶的午後陽光里,咖啡館二樓的小貓趴在窗台上看著街上行人,樓下坐在店門口的外國人打著小盹,圍桌而坐的學生正在進行課題討論,隔壁的麵包店裡飄出小麥發酵的濃郁香氣,年輕情侶牽著手走過,馬路兩邊毗鄰而居的數十家酒吧尚未開門營業,只有牆上色彩奇異的塗鴉向人們訴說著入夜後年輕人們的放肆和張揚,遊人舉起相機將這一切定格下來。
文林街成了旅遊小冊子和雜誌旅遊專欄里推薦的昆明必游之地。胡九小吃、豆香園、嗎哪、和民、印象閣、薩爾瓦多咖啡館、蘭白紅、布拉格等數十家中西餐館、咖啡廳和個性小店都紛紛登上推薦榜單。「綠色的小植物縈繞著白色的窗欄,各種盆栽裝點著木窗,這家歐式田園風格的咖啡館是昆明青年的大愛。在這裡,你可以消磨時間,借閱一下他們的圖書,還可以坐在外國人中間測測你的英語聽力。坐在二樓窗邊看著人來人往,也許來瓶寮國啤酒,會更有度假的感覺。」一篇旅遊專欄的文章里這樣寫道。
今天的文林街也許退去了幾分文人氣,路面拓寬了,小汽車來來往往,銀行和現代教育機構落地兩旁。不過,這裡終究為喧囂的都市留了一片凈土,沒有濃郁浮躁的現代商業氣氛。所有設計別緻而古樸的小店都恣意盎然地宣告著「讓時間慢一些」的生活態度;「文林記憶」音樂酒吧常年聚集著昆明本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樂隊和歌手;靠近東風西路一側,一座土木結構的老房子斑駁落漆,臨街鋪面是售賣漫畫書籍和雨傘、包包的老店,數十年如一日地熱鬧著,守望著。
文林街,似乎永遠也不會老去。
黃昏後的集市 聽街上鋪戶老人回憶,舊時的文林街,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都有各種吆喝叫賣的聲音。「總有一個中年女人,專收舊衣爛衫,她這一聲真能喝得千門萬戶開,聲音很高,拉得很長:『有舊衣爛衫找來賣!』黃昏以後,直至夜深,又有一個極其低沉蒼老的聲音喊著:『壁虱葯!虼蚤葯!』有時,也有苗家打扮的女孩,戴一個繡花小帽子,頭髮梳得亮亮的,秀氣的聲音叫著:『賣楊梅——!玉麥粑粑——!』」
如今,這些吆喝聲已隨著城市發展失去了蹤影。然而,文林街上走街串巷擺攤做生意的風俗卻沒有隨著吆喝聲消失。每每到了傍晚,便有很多新奇玩意在擺賣,如熒光打火機、古董小型吉他、手工製作的髮夾等等。昏黃的燈光下,窄窄的街道人擠著人,年輕人總是喜歡這樣的地方。
文林街,就這樣文藝而又市井地棲息在翠湖湖畔,為昆明注入一段柔軟的午後時光。
異國"文化巷
文化巷漫步「洋人街」,亮起「昆明味」的燈火歷史起源
文化巷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因沈從文老人、冰心老人、李公朴先生……一代文豪,經常坐在文化巷裡某個小茶館裡,談笑風生。文化巷也因為他們,將自己的名字最終由蒼麻巷改為文化巷。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文化巷將被拆掉了。文化與商業在今天為什麼顯得如此對立?也許我們急於想從文化那裡得到什麼,但在商業手段下,文化處於被退讓的地位。
現代文化巷
文化巷如今很有名了。它那獨具校園文化特色的喧鬧,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們關注,以各種形式張揚在媒體上。然而在「老昆明」的記憶中,它卻只是昆明當時眾多古樸、安靜的普通小巷之一。
文化巷是昆明的一條很有名氣和人氣的小巷。形成它名氣大、人氣旺的原因,也許是由於它的「三多」吧!
第一是老師學生多。文化巷因為毗鄰幾所小學和大學。雲大、師大、理工大與文化巷形成三角鼎立之勢,遠一點的有電大、民族大學;小學校呢,也不乏名校。師大附小名冠雲南;還有蓮華、龍翔、先鋒等等小學。真是名校薈萃,人傑地靈。有學校自然有學生老師。早上佔領文化巷半壁之地的是小學生。身背各式書包,脖子上飄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再加上護送他們上學的家長,把文化巷擠得水泄不通,連空氣也彌散著孩子們的笑聲,跳躍的腳步聲,文化巷被小學生喚醒了。
第二多是小飯館和賣時尚衣服的小店多。全長約2公里多的這條小巷,鱗次櫛比都是小吃店、衣服店。可別小看這些店,僅說吃的,你就能找到韓國餐飲、日本料理、大理風味、滇黔美食。衣服店呢,老闆頗懂大中學生的心理,什麼時尚、前衛就賣什麼。休閑裝、T恤衫、牛仔褲,還有那種頗受大學生青睞的舊衣褲都在這些小店中琳琅滿目地陳列著。晚餐時分小飯館中滿是來就餐的大學生。各色大傘下一桌桌男女學生談笑風生在會餐。也許是為了慶祝某位學友的生日,也許是實行AA制,犒勞一下辛苦一天的自己,雖無名菜佳肴,卻也新鮮可口,有的還斟上了金黃色的滿是泡沫的啤酒。真是文化人,用餐的大學生吃得氣氛雖熱烈,但都文明儒雅,絕無酗酒獨放的出格調。
第三多是過往行人和車子多。上面說過這條巷可以兩邊通過,所以不論行人和車子都為了方便喜歡往這巷子通過,或抄近路上文林街,或走便道上雲大、師大等等,這就使文化巷成了一條擁擠不堪的小巷。當然早晚是學生多,餘下的時間就是各種類型的人和車多了。本來不可能使兩張小車並行的巷,有時也會由於對頭車無法相讓而阻礙交通。文化巷已沒有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步行此巷時那種「空谷足音」的寧靜感了,住在這裡的居民常有行路難的感嘆。過往行人中值得一提的是還有老外。他們也許是學校里的外教吧!白人、黑人都有;有的老外還背著他們金髮碧眼的小老外往巷中通過呢!文化巷也常常堵車,那種堵車的陣勢,絕不亞於昆明的熱鬧地段。紅、綠、藍、白、黑種種顏色的私家小車,堵得開車人束手無策;還有那靈活新穎的電動單車、自行車穿梭其間,這不算寬的小巷,行人只有站在店鋪中等待時機穿越車流。
小資"翠湖環路
翠湖環路「昆明眼睛」的環湖路翠湖北路
據1930年出土的明洪武僧塔殘石記載:明洪武年間(1386年至1398年),此地稱佛護里。清代因位於菜海子(今翠湖)北面,故名北海子邊。清末,因附近有小玉龍寺、黑龍祠、白龍寺等,故有玉龍堆之名。1966年改稱翠湖北路。
翠湖東路
原稱東海子邊,因位於菜海子東畔,故名。1936年後改用今名。
翠湖南路
形成於清代,東段原名南菜海子邊(意為菜海子南邊),西段名承華圃。三十年代後期,統稱翠湖南路。
翠湖被成為「昆明的眼睛」,像一塊綠色的翡翠鑲嵌在昆明城中,加之周邊文物保護建築居多,並與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遺址)等高校相近,西南聯大時期文人墨客、專家教授都有相關文章記錄翠湖,翠湖也因此成為昆明的文化地標。
整個翠湖環路周邊多匯聚高檔餐廳、茶室、咖啡館以及珠寶店,其周邊房價也屬於昆明高價位的。
愜意"海埂大壩
海埂大壩昆明的外灘 唱歌的、散步的、聊天的、跳舞的、騎自行車的、談情說愛的……入夜,我認為昆明最熱鬧的地方不是市中心,也不是電影院,而是海埂大壩。
周末和朋友找停車方便的地方吃飯,想來想去覺得海埂那邊停車會好些。沒想到,到了那裡才知道遠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長長的路上停滿了車,要找一個車位要走好遠。幾家餐館都是座無虛席,一位難求。
吃完飯,有人提議去大壩上散散步,消消食。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的嚇了一跳,大壩上全是人,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輕人。長長的大壩,微風吹來,在夏天的夜晚無疑是一個納涼的好去處。但也太多人去納涼了,要知道這裡離城不算近啊,而且周邊也沒有多少小區,有一些也都是別墅之類的,這些人是哪裡來的?仔細觀察才發現,大壩上的年輕人多是外地人,說昆明話的非常少。
大壩上有好幾撥人架著音箱在唱歌,住在附近的一位朋友把我們領到了一個小夥子面前,他說這個小夥子唱得還行,他每天晚上在周圍鍛煉時,會常常在他面前停下來聽他唱,也會放一點零錢。 如朋友所說,小夥子唱得還行,雖然燈光比較暗,但還是可以看到他唱得很認真,很投入,本來想問問他為什麼每天晚上在這裡唱,但最終還是忍住了,也許是喜歡,也許是為了生活……一時間閃過一個念頭,其實為什麼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歌聲能給聽的人帶來些許愉悅,至少我們那個朋友是這樣覺得的。
突然間想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上海外灘,那個時候人們的居住條件不如現在,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年經人約會、談戀愛都會到外灘去,外地人到上海,也會去外灘「看」上海人約會、談戀愛。 昆明海埂大壩的年輕人也多是外地人,對他們而言,在這個長長的大壩上彈著熟悉的樂器,跳著自己民族的舞蹈,跟朋友聊聊白天有趣的事,與戀人十指緊扣一起漫步……也許正是他們工作了一天最好的放鬆,也許在這裡,他們找到了與這個城市的交集點。
夏夜的海埂大壩,呈現的是與白天不一樣的風情。
TAG:昆明旅遊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