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嚴迅奇:讓文化建築形顯於外,神寓於內

嚴迅奇:讓文化建築形顯於外,神寓於內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早在去年年底,香港就公布將在西九文化區建設一座展示北京故宮文化的博物館。這則消息在當時引發業內的熱議。如今,正在施工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將在五年後落成迎客。負責這一項目的建築師,正是擁有眾多文化建築作品的香港本土建築師嚴迅奇。他的文化建築,尤其是博物館建築,通過充分吸納當地文化特色,以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呈現出一地的文化景觀。




距離香港不遠的廣州,就有一座嚴迅奇設計的文化建築廣東省博物館。整座博物館建築四方周正,給人一種古代寶匣的聯想。外立面獨具特色,色彩和質感以現代主義的手法進行安排,而玲瓏通透的形態,其靈感則源於中國古代的手工藝品象牙球。同時,博物館內部空間的組織,也以這種極富中國色彩的藝術品為靈感,塑造出層層遞進的空間關係。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效果圖





建築時間更近的雲南省博物館,呼應了雲南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自然風貌。在考察當地自然與人文生態之後,嚴迅奇說:「我們見到不同的民族,發現這裡的文化不是單一的;地貌有山有水,物產也很豐富;村落之間交通隔斷,讓文化保留得很好。」這座在昆明滇池之畔的博物館建築,採用雲南當地「一顆印」式的方形民居形態。而雲南石林的嶙峋山體,則化為貫穿建築的狹長造型,而且利於採用自然光和通風。由其分割出來的形狀,就好像一個個寶箱。這蘊涵著博物館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容器這一語義。外立面使用的紅銅色金屬材料,則考慮到了建築在不同光線條件下的不同樣貌。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效果圖





在香港設計營商周,嚴迅奇詳細介紹了他剛剛設計完成不久,正在施工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於博物館的主題是圍繞北京故宮的文化,所以博物館也有著北京故宮建築的影子。嚴迅奇將北京故宮的中軸線概念,融入香港的西九故宮館設計,立體串聯故宮館中庭,形成中庭空間垂直遞進。在地面以上的五層建築空間中,他設置了三個中庭,對應著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保

和「三大殿」。在博物館二樓的中庭,人們將可以觀賞維多利亞港和香港島的

天際線。同樣在這一層,還設有可讓遊人坐下來休息的階梯。拾級而上,四樓

中庭可眺望大嶼山,並且還有翠竹嘉木,營造出休憩的安謐空間。






>  雲南省博物館





整個空間氛圍和意境的營造,也是以故宮的文物為來源。博物館上寬下聚

的外形,參考了中國工藝品及建築形態,往往是上寬下聚、頂虛底實,希望

公眾從故宮館的外形,聯想中國傳統視藝文化,至於它實際象徵什麼,嚴迅

奇說:「有人看到是碗、是花樽、是盆、是摺扇,都不重要,你看到什麼,就

是 什麼。」




嚴迅奇說:「建築如人,形顯於外,神寓於內,形神乃超乎體之存在意義。」博

物館不應當只是為了外形而做,而是要給人們帶來一種關乎文化和精神的非

凡感受和體驗。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這些竟然是綉出來的?請收下我的膝蓋!
曾與張藝謀合作,現在他又打造了一處「未來之地」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