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十一次讀紅樓夢,發現前面十次都白讀了
閑時能四處走走,忙時能抽空讀書,是我理想的生活狀態。隨便寫寫,錯漏難免。
我從高中第一次讀紅樓夢,後來每年暑假讀一遍,連續十年;然後就是連續十幾年沒有讀。
這是我第十一次讀紅樓,卻發現前面十遍都白讀了。紅樓夢這本書,到底是要到一定的年齡才能讀出它的好處來。
研究紅樓夢的專家學者太多太多了,細到每個章節每個句子每個字都有人考證分析過,我自然寫不出什麼新意來,目前只看到第四十五回,隻言片語、粗略談談。
紅樓夢寫人生:最繁華時卻是最悲涼
《紅樓夢》又曾名《風月寶鑒》,風月寶鑒一出場就提醒讀者「千萬不可照正面」!《紅樓夢》一書,正面寫的是兒女情長,青春年少不識愁,背面卻是要講述人生繁華與幻滅、極盛與悲涼,大起大落的滄桑,荒涼慘淡、空幻一場。秦可卿說「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且莫去追究秦可卿的原型是哪位王爺或廢太子,只這一句話,便是曹雪芹的如椽之筆。
鳳姐生日那天,賈寶玉出城祭奠金釧,說「正要冷清清的地方好。」偏於熱鬧鬧時去往冷清清處。紅樓夢裡有許多這樣的對照文字,正是風月寶鑒正反之理。
比如冷香丸的配方,雨雪露霜,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吃時卻要用十二分黃柏煎湯送下。甜極之時,忽然加入黃柏,苦極,人生滋味蓋如此。
再比如鸚鵡學念黛玉的詩「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引得黛玉等大笑。脂批「哭成的句字,到今日聽了,竟作一場笑話。」我們的人生亦然,有多少以為過不去的坎兒、以為忘不掉的情、以為流不幹的淚,待到日後回想,也不過是自己感動自己的笑話。
再比如第四十一回寫到各樣小點心玲瓏剔透,巧工細作,然而眾人有嫌油膩的,有隻嘗了一半的,也有揀愛吃的吃一兩點的;我讀至此,想到後來曹雪芹「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窘況,不禁悲從中來,讀書人尚如此,寫書人情何以堪。
賈寶玉說:「等我化成一股清煙,風一吹就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可是現實是未等到你化為清煙,反而是她們先你而去,家敗人散,她們管不得你,你也顧不得她們,任由她們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彼時,可曾想起年少時此語。
第八回中,脂批有段話講三十年前奉承自己的老奴皓首駝腰,仍侍奉在側,聽主人念到書中語句,潸然淚下。想來這老奴,也曾鞍前馬後執鞭墜鐙,也曾花麻掉嘴跟小主子戲耍玩笑,書中語句竟是當年自己常掛在嘴邊,歷歷在目,聲聲在耳,叫人焉得不傷悲。任是誰,面對時光的洪流都免不了一把辛酸淚。
想我們十幾歲的時候,青春少年,只覺得歲月漫長揮霍不盡,何曾想過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何曾想過人生在世變幻無常,有多少不可說亦不可解的變數。
小時候看過趙雅芝版的《京華煙雲》,情節沒什麼印象了,仍記得主題歌中一句「最明亮時總是最迷惘,最繁華時卻是最悲涼」。我想,《紅樓夢》正是要告訴我們人生如此。
紅樓夢寫性格:人不止是一面
以前讀紅樓夢,受一些評論影響,天然戴了有色眼鏡,覺得寶釵襲人處處存有機心,事事都有目的。如今以四十歲的心態來讀,似乎更能體會曹雪芹的寬容與平和。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因不同的言行而個性鮮明,他一定是懷著深深的感情在追憶,在懷念,在書寫,在喜愛。寶釵是個十五歲的女孩,豆蔻年華,家境富裕,性格溫良,善於站在他人角度考慮,特別是對長輩,點熱鬧戲文也好,點甜爛之食也好,是一顆孝心,若硬要給她扣上刻意迎合奉承一家之主的帽子,未必是曹公本意。
黛玉的多心敏感有時挺可愛,有時也挺可厭。她本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總是主觀呈現過多的思慮。她在賈府的地位其實是很高的。只是她心底里根深蒂固地覺得自己自幼喪母寄人籬下身世飄零。對,是她自己覺得。沒有人不愛你,是你覺得大家不愛你,而且不管大家如何表達對你的愛,你都會理解成別有目的。當然,這是改不了的。不過,我依然是黛玉的死忠粉。
以前覺得賈瑞就是個猥瑣男形象,其實仔細想想,也是十八九歲的少年,應是唇紅齒白,布衣綸巾。雖然家世敗落,但也是代儒這樣知詩書的爺爺教化嚴管出來的。只是他的情慾無法控制,並不是不可原諒的。青春期的引導十分重要,管教太嚴不可,太過溺愛不可。
再有,趙姨娘未婚時也是個嬌憨可愛的小姑娘?夏金桂未嫁時也是個有點驕縱的小仙女?珍珠也好,魚眼睛也好,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我想,曹雪芹並沒有在字裡行間褒誰貶誰之意,沒有心機婊,沒有宮斗戲,每一個女孩子都是個性鮮明而可愛的。
電影鏡頭般的寫法,極淡的筆觸
第十四回鳳姐寧國府點卯安排家務一段,穿插的真妙啊。地下還跪著領罰的人,這邊一會兒領物,一會兒支錢,有的數目相合,有的存在出入讓重新去算。這文字疏密有致,布排得真是好看又真實。安排完了,再回頭繼續跟遲到的那人理論,這裡接得真順,如同電影畫面,一個鏡頭接一個鏡頭,沒有一句閑話,連「鳳姐這才轉過身來說道」這樣的過渡都不需要。
第二十回寶玉和麝月梳頭,晴雯「忙忙走進來取錢」,這段寫得真好看,也是電影鏡頭一般,直接可以照著文本拍攝的——摔帘子,鏡中對視擺手,晴雯出去又跑進來反擊,麝月安撫,晴雯念叨著「等我撈回本兒來再說」一徑出去了,去看原文吧,真真好看得很。
紅樓夢文字妙在這種穿插和編織。第二十一回中,平兒收拾賈璉衣物,和賈璉隔窗對話,王熙鳳兩番出去又回來,賈璉殺雞抹脖使眼色,平兒指著鼻子晃著頭微笑,畫面感極強,三人言語對白各有趣味和深意,人物形象十分立體化,如同站在讀書人跟前。
第四十二回薛寶釵說「你們細想顰兒這句話雖淡的,回想卻有滋味」。正是這個理兒,說話寫文都如此。紅樓夢通篇都是吃吃喝喝過生日逛園子作詩看戲,最平實的日子、最生活的語言、最淡的對白,連談情說愛都沒有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不過是或笑或淚幾句口角兩三方舊帕子,可是讀來卻有滋味,最淡而無味的又最耐咀嚼。
曹雪芹的天然呆
曹雪芹一定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本色、有生活情趣的人。
第五回本寫仙境,偏不是一塵不染,而是「窗下亦有唾絨,奩間時漬粉污」,唾絨是古代做女紅從口中吐出的線頭,粉污是女子化妝時不小心蹭在化妝盒或鏡桌上的妝色,這兩樣顯示此處女子是有生活氣息的,故而寶玉「更喜」,他喜歡這份接地氣的美。
賈寶在大觀園初建成時題匾聯對額,顯示了他的文字功底,不喜歡八股、不喜歡四書的寶玉喜歡詩經楚辭這樣旖旎多姿的文字,於其中結識了許多香草美人。孔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賈寶玉祭奠金釧,沒有香燭,隨身荷包里找了些散香,「再想自己親身帶的,倒比買的又好些」,曹雪芹常有這樣文字,家常舊帕子、貼身汗巾子、親身帶的散香,都因有淚水汗水、有歲月的痕迹、有溫度和情感,而更加親切體貼。就像我們住慣了的屋子不捨得搬離,用久了的器物不忍心扔掉,因為有時光在其中。
還有平兒跟劉姥姥要的晒乾的豇豆葫蘆條,並不貴卻讓人心頭喜歡;還有探春跟寶玉要的那些柳枝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子,只因充滿生命力和天然配色的小物件,來自於手工,帶著手作者的情感和溫度。
探春說這些小東西「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脂批說「是論物是論人?」探春以此八個字論物,而實則這樣的喜好恰恰表明了探春本人的性情,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便是他的性格表現。這八個字也正是曹雪芹對探春的一句評價了。
其他的
讀書要站在書中所寫時代和書中人物身份去感受。黛玉稱劉姥姥「母蝗蟲」讓很多人覺得黛玉過於刻薄,不過我想,黛玉是個富家千金,不事稼穡,不懂人情,不識窮愁滋味,也從不知賈府之外路有凍死骨。所以以她的身份,看不起劉姥姥這樣的窮俗之人很合情理,若讓她哀民生之多艱反而不真實。
四十歲看寶黛愛情的膩膩歪歪、三天兩頭哭了鬧了,不為個啥事就不理人,著實覺得這樣的小兒女情態有點「作」,但這樣的「作」,正是十幾歲水一般的少年、夢一般的年華才有的純真感情。別怪黛玉敏感,愛之深、愛之深啊。
寶玉對黛玉情深,但並不是沒有黛玉就不行,寶玉博愛,即使沒有黛玉這樣的靈魂愛人,也能繼續在世俗中渾渾噩噩;而黛玉的痴情就是「沒你不行」,有句歌詞「你來過一下子,我想念一輩子,真像個傻子……」黛玉就是個傻子,嘆嘆。
第四十三回賈寶玉說水仙庵里的洛神「原是曹子建的謊話,誰知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著」,不由得想到朋友圈裡接財神的、轉文曲星的、還有為母親祈福的、生兒子必轉、屬豬的屬狗的必轉……社會進步了,有些愚昧由廟裡改到手機上,換了更為先進的表現形式。
「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金銀煥彩,珠寶爭輝」
「花招綉帶,柳拂香風」……
你就說好看不好看!
歡迎關注「像風一樣自由」
娟姐的碎碎念
和我們的生活
記錄溫暖的情感
和有故事的人
分享美好的事物
愛與美
像風一樣自由
TAG:像風一樣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