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量化歷史研究】國家的形成:中央政府基礎教育投入的政治影響

【量化歷史研究】國家的形成:中央政府基礎教育投入的政治影響

原標題:【量化歷史研究】國家的形成:中央政府基礎教育投入的政治影響


220


阿爾豐斯·都德的短篇小說《最後一課》中的插圖



小學課本有一篇文章《最後一課》,裡面有一幕令人難忘:法語教師韓麥爾先生在黑板上為教室里懵懂的孩子們寫下「法蘭西萬歲」。


很多學者,包括著名的社會學家韋伯都強調公立教育在近現代民族國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鮮有學者量化研究公立教育的政治教化作用,比如,公立教育如何塑造了國民的政治偏好和影響了選舉結果。Francesco Cinnirella 和 Ruth Schueler利用1886-1911年普魯士199個選區的追蹤數據,發現中央政府增加對初等教育的投資和控制後,那些以支持建立德意志帝國為目標的政黨,其得票率顯著增加,這表明教育改變了國民的政治態度和選擇。

19世紀之後,普魯士王國的教育發展在歐洲處於領先位置,特別是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統一管理的初等教育體系。1871年,普魯士統一除奧地利王國外的德意志境內27個邦國,建立以其為首的德意志帝國,宣稱將用初等教育塑造出「普魯士式的國民」。一位標準的「普魯士式的國民」應當具備以下特徵:接受統一教育,參與選舉投票,忠於帝國等。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普魯士中央政府增加了獲取教育控制權事項的投入,用以增強中央對地方教育體系的影響力。


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延續普魯士的憲政統治模式,採取介於專制主義和議會主義之間的立憲君主制。當時,活躍在德意志帝國境內的主要政黨,被宰相俾斯麥分成兩大類,即帝國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前者包括民族自由黨、自由保守黨和德意志保守黨;後者包括中央黨和社會民主黨。一個標準的「普魯士式的國民」,應當是參與帝國議會投票選舉,投票給親帝國的政黨。


普魯士中央政府對帝國境內其他邦國的初等教育出資,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遞增過程。這使得作者能夠利用教育投入和議會選舉數據,觀測選區內教育資金來源結構與選民投票情況的聯動關係。作者利用Ifo這一機構提供的1886-1911年的普魯士經濟歷史數據。該數據包含每隔五年的教育普查數據(Education Censuses)。作者還從Galloway普魯士資料庫里提取對應每輪教育普查年份滯後1-2年的帝國議會選舉結果(Reichstag Elections),共獲得199個選區6輪教育與政治選舉普查的1194個追蹤樣本數據,用以觀測中央教育支出的政治結果(見圖1)。



圖1 教育普查(Education Censuses)和帝國議會選舉(Reichstag Elections)數據採集的時間軸圖

初步的統計結果顯示,普魯士中央政府對地方初等教育的投入自1886年至1911年穩步提高,特別是在1888年/1889年的補貼小學教師工資的法案、1897年的教師最低工資法等幾項提高小學教師工資的教育法案實施之後。同時期,除了1898年選舉參與率較低外(作者的解釋是1898年議會選舉的舉辦水平低導致較低的選民參與率),到1911年,各省的投票率都恢復或超過80%的比率。也就是說,普魯士中央政府在地方初等教育的教育支出佔比從1886年10%增加到1911年的40%後,帶來了議會選舉的高投票率,說明民眾開始接受作為「普魯士式的國民」參與選舉的國家義務。


作者不僅考察中央教育投入的總量,更利用分類教育投入數據,進一步觀測到教育是如何影響選民行為和選舉結果的。實證結果顯示,中央對地方初等教育的投入有顯著的政治效果,用於教師培訓和工資支付的花費能夠換來更多支持帝國的選民。從表1可見,中央政府對地方小學老師的教育投入增加1倍,對親帝國的黨派投票率可提高16.3%,回報率是投資教育設施的2倍多。作者的解釋是,當時的教師身份獲人尊重,接受普魯士中央政府培訓的教師回到地方課堂上所傳授的觀念與思想,會影響小學生及其家長的政治行為,從而選擇投票給親帝國的黨派候選人。另外,基於滯後自變數的回歸分析發現,親帝國政黨的選票受到15年前中央教師支出份額的強烈影響。


表1 分類的中央教育支出與選民政治行為表



註:親帝國的黨派得票率是民族自由黨、自由保守黨和德意志保守黨之和。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意志帝國境內各選區民眾構成在宗教、民族和語言等特徵上存在差異,作者用天主教教徒佔比、在家說非德語學生佔比、工人佔比等指標區分選區,用以檢驗中央政府教育投入的政治效果。實證結果顯示,俾斯麥政府對初等教育的控制對改善非新教、少數裔選區的政治傾向有明顯正作用。但是,唯獨對藍領工人佔優選區增加中央教育投入後,其政治影響力反而是削弱的。被喚起政治投票意識的工人們,投票給了代表工人利益的社會民主黨-其反對黨。


通過量化分析,作者發現,普魯士政府通過增加中央教育投入,加強對德意志帝國境內地方小學的教師和學校控制,從而培養出了對帝國忠誠的公民(參與選舉投票、接受教育等),達到鞏固帝國統治的目的。


與這一研究相關,Davide Cantoni等人(2017)發現,2004-2010年中國中學教材改革後,學生對中央政府的執政評價更正面,顯示了學校教育對學生政治態度的影響。


文章來源:Francesco Cinnirella, Ruth Schueler., 2018,「Nation building: The role of central spend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ol.67, P18-39.


其他參考文獻:Davide Cantoni, Yuyu Chen, David Y. Yang, Noam Yuchtman and Y. Jane Zhang, 2018,「Curriculum and Ideolog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25, No. 2: 338-392.


邢來順,2006,《論德國政治現代化初期的「防禦性」特徵》,《史學理論研究》,第1期。


輪值主編:林展 責任編輯:彭雪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重要公告】第六屆「量化歷史講習班」招生簡章
【量化歷史研究】胡蘿蔔還是大棒?地緣政治與外匯儲備選擇

TAG:量化歷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