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44.少年弟子(4)表演節目

44.少年弟子(4)表演節目

第二篇 建廟與弘法

三十四歲至三十六歲

公元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三年

(4) 表演節目

上人鼓勵弟子們探討發掘真理,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之中,在日用倫常中領悟佛法的真諦,自己去體會什麼是對和錯。正是上人嚴慈相濟,啟迪了弟子……

【後記1】譚果正居士日記:

中國人認為觀音菩薩是妙庄王的女兒妙善公主,因為想要出家,經過很多困難最後成道,但這不是源自佛經的故事。我們從《楞嚴經》和《大悲心陀羅尼經》,知道觀音菩薩成道的真正故事。當時因為不懂,我們曾演過一出妙善公主的戲劇,我想應該是我的主意;但是師父沒有說我們是錯的,他希望我們自己體會什麼是對和錯。我做了很多這類愚蠢的事,到現在才知道自己是做錯了。像我在舊金山的金山寺幫忙《金山通訊》,有一次嘗試解說師父上堂說法的偈語。當通訊出版後,我稟告師父,師父告訴我,「上堂說法」是有禪意的偈語,是讓人自己去體會,不用解說的,有智慧的人聽到一個字或一句話就會開悟了。

【後記2】譚果式居士敘述:

我們都很親近師父,他對我們就像慈父一般,什麼都教我們,也帶我們玩。在法會的最後,我們也會做一些話劇表演,這些節目都是和佛教有關係的。我記得第一個話劇是師父的經歷,姐姐的中文好,她花了很多功夫去編劇本和準備,大多數的節目,她都是盡心地去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何積功德?
105.雲門訣別 宣化上人事迹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