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人都把他當做怪物,而他眼中的世界卻如此美好

世人都把他當做怪物,而他眼中的世界卻如此美好

莫小梵的第一篇文章要獻給自己最喜歡的畫家:文森特·梵高。

去年有一部電影非常火,也是眾多粉絲翹首等待的首部油畫電影《至愛梵高》。據說這部電影的製作團隊從5000位應聘者中選擇了125位畫家和動畫師接受繪畫訓練,在訓練課程他們必須拋棄自己的風格,以致敬的心情學習如何模仿梵高的畫作風格。

很可惜,作為梵高粉,我沒有去影院看這部電影,但是我能想像這部電影在呈現他畫作上的美好景象,關於故事也能想像到是一個探討梵高死因,講述一個瘋狂藝術家的心路歷程的故事。但是每當聽到周圍人給他貼的標籤不是瘋子,就是精神病,甚至色盲,就忍不住心痛。這就是我為什麼不願意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原因。

暫且不說他的精神狀態,先看看他的畫作,感受一下色彩帶來的內心衝擊。

[羅納河上的星夜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1888]

是不是被這深藍與明黃的強烈對比感染了呢?這幅畫也是我心中最愛,它所傳達出的浪漫與絢麗,神秘而幽靜,甚至透著點天真單純的美好,沒有誰能像梵高一樣創作出如此動人的畫作了。

喜歡梵高的人自不用說,都是把他的作品如數家珍,好在哪裡自然心裡有數,但是仍有很多人會問他的畫到底好在哪?或者說為什麼會有今天的讚譽?

其實在梵高早期創作中,大多數繪畫都顯得灰暗壓抑,眾多作品都是在表現勞動場景,或者昏暗的田間。

我想,這與他早期內心的壓抑有關,那時候他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受到非議與排擠,還不得不賺錢來給家裡人交代,作為內心敏感的藝術天才,這樣普通人的生活,他顯然是沒辦法過好的,這種痛苦壓抑表現在畫作上就是昏暗的色調,單調的色彩,黑暗的主題。但即使是這樣,他深入勞動人民期間也創作出了這幅著名的「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potato eaters, 1885]

吃土豆的人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用樸實的色彩,寫實的畫面,表現了一群最底層的勞動者的日常,吃土豆。場景簡單,卻畫的動人,樸實中透著濃烈的人文關懷,這就是梵高內心深處的憐憫與慈悲。他的畫足可以表達出他對生活的熱愛。

後來梵高進行為期一年的短暫學畫,在法國認識了當時著名的印象派先鋒畫家莫奈,我想他是受到莫奈影響最多的,把印象派傳承下來,又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這個時期他的畫作明顯色彩明亮,又帶有強烈印象派風格,注重畫作的感受,而非形象的逼真。這就是十九世紀先鋒藝術的表現,可惜,當時被接受的程度幾乎沒有。

這幅《收穫》是他人生在世僅賣出的一幅畫。

這樣濃烈的色彩已經足以打動人了,他內心應該是時刻被眼前的景色人物撼動著,他對這個世界,熱愛到無法平靜的地步,他內心像個孩子一樣,毫不吝嗇的、直接的表達著愛與喜悅。

後來在大概世人說他精神不正常開始,他創作出了一系列向日葵,那時候,他確實住進了精神病醫院,而且還是兩次。

即使在精神病醫院期間,他還畫了醫院附近花園的美好景色。

這時候的筆觸更加大膽而紛亂,顏色更強烈,我想他的內心一定是不平靜的吧,畢竟他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個病人,一個畫家被世俗當成精神病好像也再正常不過。

星空the starry night, 1889

很多人都最喜歡這幅《星空》,它現在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這幅畫代表了梵高傑出的藝術造詣的頂峰,屢屢被人探討。由於這是梵高在精神病時期所作,世人普遍認為這是梵高想像出來的美妙情景。可我看到的是一幅彷彿讓人眩暈的星空,卻透著寧靜,月亮與繁星都閃耀著漸變的光芒,這一切又都像是童話世界,又出現了天真單純的表達方式,在這幅畫作中。

他內心強烈的情感是對這個世界美好的熱愛,濃烈的表達,換句話說,他眼中的世界,就是這麼美,而世人眼中的他卻是個精神病。

生前最後一幅作品《麥田裡的烏鴉》之後1890年7月29日梵高死於槍擊。

我並不相信一個如此熱愛這個世界的天才會死於自殺,而他的精神病符號似乎也是只有理解不了他的人賦予他的。

無論他生前割耳朵也好,最後死因成謎也好,這都不是他的故事結局,他的故事一直都藏在他每一幅畫中,每一個色彩絢麗的筆觸中:簡單,強烈,單純,絢麗的美,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人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莫小梵 的精彩文章:

TAG:莫小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