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城裡的「狗衚衕」 打狗巷狗尾巴二郎廟你都知道在哪嗎?

京城裡的「狗衚衕」 打狗巷狗尾巴二郎廟你都知道在哪嗎?

今年是農曆狗年。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狗的存在和進化都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狗在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狗是十二生肖中重要的一員,狗也是人類忠實的守護神,人們也用詩詞以及藝術作品對它加以頌揚。「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風雪之夜,輕輕的一聲狗叫,給遠歸的旅人多少家人的溫馨。「隔牆猶吠折花人」等詩句也將有狗相伴的田園風光刻畫地富有詩情畫意。

製圖:馮晨清

因為狗與人類的親密關係,人類的諸多生活痕迹中,也留下了狗的身影。在老北京,就有不少與狗相關的衚衕,而且因為傳說故事中哮天犬與二郎神的親密關係,民間的二郎廟,又俗稱狗神廟,在北京,有幾座狗神廟。這些與狗相關的,在狗年新春,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老北京有不少帶狗字的衚衕名,比如狗鷹衚衕(今高卧衚衕)、狗尾巴衚衕(高義伯衚衕)、打狗巷(今大溝沿衚衕)、狗尾巴衚衕(壽逾百衚衕)、高柏衚衕(狗尾巴衚衕),天壇西北西草市東街以前也叫狗尾巴衚衕……明代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收錄了北京上千條衚衕,名為「打狗巷」的就有三處,被稱為「打狗巷」的地方,衚衕內都開有狗肉鋪。明代在東單路口北側有個楊狗頭衚衕,在魏公村附近有個乖狗村,在菜市口的爛縵衚衕一帶,還有個狗營。老北京有很多走向彎曲的小巷,被叫作狗尾巴衚衕,清代的《京師坊巷志稿》就收錄有九條狗尾巴衚衕。

老舍在小說《正紅旗下》里寫道,因為「我」生於戊戌年底的十二月,屬狗,被姑媽稱為「小狗尾巴」,因此每逢路過狗尾巴衚衕都會臉紅……

錢鍾書《容安館札記》說過高義伯衚衕等衚衕雅化改名的問題:「北京坊巷名此類尤多,以余所知,如狗尾巴衚衕改為高義伯衚衕,羊尾巴衚衕之改楊儀賓衚衕,王寡婦衚衕之改王廣福衚衕,羊肉衚衕之改羊溢衚衕,牛蹄筋衚衕之改留題青衚衕,皆欲蓋彌彰,求雅愈俗。尤奇者,臭×衚衕(西四)之改受璧衚衕,幾如文學家之改稱文學工作者矣。」

高義伯衚衕,清代稱狗尾巴衚衕,清代屬鑲紅旗地界,1911年改名至今。位於北京西單北大街東側,屬於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轄界,衚衕南北彎曲走向,北起太僕寺街,南至力學衚衕。全長140米左右,解放後因狗尾巴名不雅諧音改為高義伯衚衕,不少人曾誤以為這裡住過一位很講義氣的高姓老伯。衚衕東側為機關宿舍樓,其餘的為平房。

衚衕里很是熱鬧,因為有一個旅館,走進去就遇到一大隊拉著箱子往外走的遊客。看我拍衚衕牌,他們也很好奇。這條衚衕以前還真沒橫穿過,雖然衚衕口不遠就有我最愛去的一家舊書店和西單明珠……衚衕的走向有點彎曲,走著走著,還真能夠聯想到「狗尾巴」。

這條衚衕的歷史不多,但南北的兩條衚衕都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南側則是力學衚衕,為明朝大學士李東陽的府邸,,明朝稱這條衚衕李閣老衚衕,1965年才改為叫作力學衚衕,1911年這裡有一所著名的大學——法政大學,就是今天的力學小學的所在地。

北側出口的太僕寺街,也就是太僕寺街69號,就是當年衍聖公府第遺址。「衍聖公」是宋仁宗賜予孔子後裔的封號,一直到1920年孔子77代嫡孫孔德成繼承「衍聖公」的封號,總共延續將近900年。因孔子在中國古代被尊為「聖人」,因此亦有稱衍聖公府為「聖人府」者。 ?這座位於太僕寺街的府第,是明代英宗皇帝賜給孔子後裔孔宏緒的府第,稱「衍聖公第」。《明史?衍聖公傳》記載:「英宗復辟,孔宏緒人賀,朝見便殿,帝握其手置膝上語良久。宏緒才十歲,進止有儀,帝甚悅。每歲入賀聖寺,帝聞其賜第漱隘,以大第易之。」《燕都雜詠》中這樣寫道:「賜第西華近,崇儒禮更加。牆高瞻數仞,知是魯東家。」隨著時光更替,這裡的古迹都已成為過去,遺迹全無了。

高卧衚衕,始建於元代,其名稱與典故「袁安高卧」有關。位於現北京市的西城區東北部,雙東口均在景山西街。清代稱狗鷹衚衕,1911年諧音改成今稱。1965年將三炷香衚衕併入。

高卧衚衕連接恭儉衚衕和景山西街,由於衚衕狹窄所以沒有車輛路過,行人也很少,環境很靜。屬於西城區廠橋街道辦事處管轄,曲折走向,兩側以灰磚平房為主,有少量紅磚平房,房屋斑駁破舊。

高卧衚衕本身見諸記載的不多,但是其周邊卻是「鼎鼎有名」:站在高卧衚衕向西是北海公園;向東眺望,就能夠看到景山公園;而在景山公園北面,高卧衚衕東面走一點,就是許多小朋友成長的記憶紀念地——北京少年宮,這裡是歷史上有名的壽皇殿。壽皇殿古建群是中軸線上古建築群中除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築群。它建於乾隆年間,用從十三陵那裡取來的材料,整個大殿仿太廟的風格建成的。東北角一個獨立的院子是更早期的建築,壽皇殿建立之前用來儲藏畫像,後來是埋葬之前停放皇帝和皇后棺材的地方。北牆角落的兩個塔是明朝的建築,庭院東側的房子是皇家罪犯的監獄,雍正在這裡關押過不少反對他的兄弟……1955年,壽皇殿交由少年宮使用。2013年12月,掛了57年的「北京市少年宮」牌子被摘下,少年宮佔用的壽皇殿古建築群移交給景山公園。?

壽逾百衚衕,清代稱狗尾巴衚衕,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內。屬於二龍路街道辦事處轄界,東西走向。東端原來起千百戶衚衕,西至筆管衚衕,衚衕短小,在清代屬於鑲藍旗地界,1911年改名至今,兩側皆為平房住宅。

壽逾百衚衕的門墩

走到這裡,感覺衚衕很安靜,甚至從西走到東沒有遇到幾個行人。衚衕里的衚衕牌子沒有找到,仔細巡視後,發現東西兩邊的出口處,都沒有衚衕牌。雖然這條衚衕不甚初名,但其不遠處鮑家街卻是赫赫有名:醇親王府。清朝醇親王舊址就是光緒皇帝的出生地,中央音樂學院1958年遷至此地。

平谷燕山有座狗背嶺,據說遠古這裡的是個以狗為圖騰的小方國。外邊的人若進入此地方常常受到攻擊。據說玉皇大帝曾到此地散發糧食,不幸受到當地人攻擊,幸遇一牽狗婦女將其引入出山之路,得以安全返回。後人依此事,將其地稱為狗背嶺。


關於狗的忠義,流傳最廣的故事要說二郎神與哮天犬。傳說稱二郎神成仙前居住在灌江口,幼年修行之時偶遇流落在外的哮天犬,覺得和它有緣,就三渡犬於草莽之中,授犬以修身之術,並作為獵犬和後來收養的逆天鷹一起帶在身邊。哮天犬對二郎神很是感激,所以忠心耿耿一世追隨?

關於二郎神,中國古代傳說中名二郎神的有四種說法:一為戰國時水利家李冰之子二郎,傳說他奉命在灌口治水斬蛟;二為玉皇大帝外甥,女神三聖母(華山聖母)之兄楊戩,因不滿三聖母與凡人成婚而怒劈華山,禁壓三聖母於華山之下;第三人為隋代斬蛟的趙昱;第四種說法指晉代襄陽太守鄧遐。這四種說法中,除楊戩是神話中的戰神外,其餘幾乎都和治水有關。明清時期,受《封神演義》、《西遊記》、《劈山救母》等文藝作品影響,大多人認為二郎為楊二郎楊戩。

不管二郎神具體是指誰,二郎神的故事廣為流傳是不爭的事實:在民間的俗神信仰中,凡驅儺逐疫、降妖鎮宅、整治水患、節令賽會等各種民俗行為,都會請二郎神很多地方為此建有二郎廟;為了紀念他,還建了很多二郎神廟。因為二郎神有哮天犬相伴,所以民間又被俗稱二郎廟為狗神廟。北京歷史上,在燈市東口、永定門外、丰台劉家村、三家店等地都有二郎廟。?如今,或多或少還有一些遺存。

燈市口大街,如今是東城區一條寬闊的大街。明朝和清朝時候,燈市口大街兩邊都是經營各種燈籠的商店與鋪子,正月十三到十八燈節的時候,這裡擠滿了來觀燈的人,後來,民國政府多次廢除燈節,以避免人群擠傷和發生火災,後來燈鋪就漸漸衰落下去。

在這條街上,有一座二郎廟。據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美國劉易斯查爾斯·阿靈頓(《尋找老北京》的作者)的遊記里記載,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都稱它為狗廟,廟前有一塊記述寺廟歷史的石碑(或為唐代篆刻)。碑文記載,唐貞觀三年(629年)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紀念李冰的寺廟,開始供奉的李冰的像,後來換成了他兒子二郎的像。後來,這裡突然出現了蛟龍,引發了洪水,一名叫蕭遙成的道士剛好路過這裡,席地而坐,祈神殺龍,大家驚訝地看見他突然變成了二郎手持寶劍的樣子,水退後,二郎不見了,蕭道士還坐在哪裡,不斷祈禱。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此廟均重修過。

乾隆欽定的《日下舊聞考》對此廟也有記載,「二郎神廟在今燈市口大街東,存小殿一楹,本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因為二郎神廟門前有一對石雕的哮天犬,所以又被俗稱為狗神廟。1936年,有個居住北京多年喜愛北京風物的洋人富蘭克,繪製了一副標註中英文地名的《老北京風俗地圖》,就將二郎神廟標註為「狗神廟」。

圍繞著這座廟,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在老北京中流傳較廣的故事是這樣講的,廟旁邊有個肉店,生意一直很好,可每天晚上總有隻狗溜進鋪子,偷走一大塊肉,屠夫想抓住這隻偷肉的狗。一天夜裡,屠夫拿著刀等著,可狗還是溜走了,順著血跡找去,狗竟然是從廟裡出來的。從那以後,狗再也沒來過,那家肉店的生意也猛然衰落了。

清代的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過這樣的畫面,早晨的日出時會有一縷金光射入燈市口這座坐東朝西的二郎神廟,當時有人認為這是皇宮裡的中和殿屋頂上的鎦金寶頂折射的金光。從地圖上看,中和殿確實與二郎神廟牌東連線上。

燈市口「狗廟」殘存的哮天犬石雕

見過廟宇的老人曾經描述過廟裡的情景:廟裡有泥塑的哮天犬和二郎神像,石頭供桌擺在廟門外邊,經常有小孩子爬上去玩。那時廟門口還有兩隻石雕的哮天犬。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已經成為民居的狗神廟房屋倒塌,被改建成了紅磚房子。一隻殘破的哮天犬與石頭供桌都和房渣土一起被運走,另一隻略為完整、但也面目模糊的哮天犬被移至燈市口大街138號院的北側,如今在一家商店門前。?筆者常去史家衚衕博物館聽講座,經過燈市口大街時,還常在路邊看見「二郎廟」的倖存之物——哮天犬塑像,它作為「門墩」站立在一家店鋪前。悄然矗立的哮天犬,像是依舊守候著自己的信仰,盡職盡責。


除了燈市口大街的二郎廟,北京其他地方還有幾處二郎廟。其中一處在永安門外。現如今在馬家堡路東永建里居民區一帶。?《北京寺廟歷史資料》記載:二郎廟(道廟)坐落南郊永定門外二郎廟村甲三號,建於民國二十五年。

永定門外修葺一新的二郎廟。在民間二郎廟也俗稱狗神廟。

永外二郎廟和邵飄萍有一點歷史的關聯——邵飄萍犧牲後正是埋在二郎廟。1926年4月26日凌晨四時,邵飄萍被押往天橋先農壇二道壇門刑場槍決。湯修慧聞知丈夫已被害的消息,四處求人打聽下落,後終於在永定門外的二郎廟挖出了被敵人嚴刑拷打已摧殘的體無完膚的邵飄萍屍首。湯修慧忍痛將邵飄萍安葬於天寧寺,馮玉祥得知後對湯修慧道:「邵飄萍是為我犧牲的」;1949年邵飄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幾年前,我讀到一篇關於邵飄萍和二郎廟的細節,那就是邢墨卿的《京報生活的一斷片》。

邢墨卿是當年《京報副刊》的一位青年編輯,他與孫伏園同在京報館二樓的副刊編輯室辦公,他是邵飄萍殯殮活動的親歷者,也是京報館同事中唯一對此留下回憶文字的人。文章詳細講訴了邵飄萍從二郎廟中挖出併入殮的細節。

看完這篇短文,永外二郎廟更引起了我的關註:探賾索隱,從二郎廟的歷史軌跡中,也許能夠尋找出近代史上中國人的心路歷程。不過,進入永外二郎廟幾經周折。第一次去,是在一個周末,當時因為不熟悉具體位置,在沙子口一帶尋找了很久才找到,進入廟宇的時候已近黃昏,匆匆在兩座大殿外面拍了幾張照片,遺憾而去。第二次應當地有關部門的邀請,再次來到這座廟宇。寺廟不大,拾階而上也給你威嚴之感。殿內雖然簡陋,但能夠幸運地在如此繁華世界倖存下來,也是上蒼關愛。值得一提的是兩側牆壁都懸掛有重新畫的繪畫,而畫的背後還有真正的壁畫,當時出於保護,沒有在牆上描畫,而是另外按照原畫臨摹畫好了之後,懸掛在牆壁。流連於二郎廟,回想邵飄萍的悲慘結局,腦海中湧現出這樣的詩句:「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北京丰台劉家村「二郎廟」座落在丰台東路劉家村,現在的廟宇是2006年重修的,除初一、十五對外開放,平時山門是從內鎖著。據《北京寺廟歷史資料》1928年登記中記載:二郎廟坐落南郊第四分署第七段劉家村三十六號,建於清康熙年。前段時間,受周邊造甲村的邀請,我前去考察了劉家村「二郎廟」,從看丹橋一直走到了劉家村也不算遠。劉家村二郎廟雖沒有看到與其它寺廟相似的帶有歷史蒼桑感的原有廟宇地基、石條,但院內那棵古柏見證了原廟的歷史。在進山門右側立有一碑,碑額題有篆書「重修二郎廟記」,記述了重修二郎廟的時代背景、初衷、二郎廟的歷史等內容。

二郎廟為一進院,坐北朝南,進山門,迎面主殿為「顯聖殿」,主殿為卷棚頂,面擴三間,內供二郎神及愛犬神像,神像上面牆掛一匾,有「佑及萬戶」四個大字,神台兩側與其他村廟一樣,右邊供著關羽、財神爺,左邊供著三尊不同形態的觀音像。

院內東西兩側有配殿,東配殿門上掛有「旱船會」匾額,應是村裡旱船會組織活動的場所,其實是寫寫畫畫的活動室;西配殿門上掛有「少林會」匾額,應是武術愛好者組織活動的場所。順便說一下,考察完劉家村二郎廟,走不遠就是有名的造甲村,今天造甲村裡還有元朝時候栽種的槐樹,樹高少十五米以上,樹榦壯碩,是這裡關帝廟的遺物。附近的藥王廟、碧霞元君廟、玉皇閣等都被拆掉,在大樹邊曾經有過一口水井和小龍王廟,一切都消失在半個多世紀的記憶之中,沒有了蹤影。

在門頭溝區三家店,也有座二郎廟。記得第一次尋找二郎廟的時候,走了不少冤枉路,好在遇到了一個知道二郎廟的大爺,大爺本來騎著自行車,後來執意下車給我帶路,一直走過幾條狹長的街巷,穿過一個幼兒園,才找到這個二郎廟。

《宛署雜記》中記載,「二郎廟,一在三家店,離城五十里。」二郎廟建於明代,坐北朝南,是一座較為標準的四合院,至今仍保留著清代乾隆時期的格局及建築風格,如今是門頭溝區文物保護單位。二郎廟雖已破敗,但依然不減當年風采。據說民國初年,該廟曾是袁世凱新軍辦事公署。後來住過小學,上世紀七十年代,廟宇被改造成了居民大雜院。現在南北大殿保存下來基本完好,院里正中還躺著兩塊碑,一塊是光緒十五年的,基本還能看清,一塊可能是乾隆年間的修繕碑,碑面損壞嚴重,只能隱約看到寥寥幾個字,委實可惜?

與眾不同的是,據《門頭溝文物志》記載,其後殿供奉娘娘塑像九尊(現無存),這是為何?原來,供奉娘娘是民國期間改的,那時北京人都到妙峰山拜娘娘,門頭溝的二郎廟就成了妙峰山娘娘廟會的「分會場」,腿腳不好的在二郎廟裡拜了。二郎廟裡拜娘娘,可見二郎神在民間「俗神」信仰中的重要性。


狗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也是人類最早交上的動物朋友。因為狗天生具有的敏銳的嗅覺、聽覺以及對主人忠誠的特性,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狗都被人類認作生活中親密的夥伴,甚至是忠誠的助手。在很長的時間裡,狗與人類同甘共苦。在主人遇到危險的時候,誓死相救。我國有許多講述狗的忠義之事的傳說和故事。

據《搜神記》記載,三國東吳孫權時代有個人叫李信純,是襄陽紀南(今湖北荊州江陵區)人。他養了一條叫「黑龍」的狗,深得其喜愛,到什麼地方都帶著它,用餐的時候,也都會分一些食物給它。有一天,他在城外喝醉酒了,沒有來得及回家,醉卧草叢中。恰好遇到太守鄭瑕出城打獵,看見田野里的荒草蒼莽,派人放火燒荒。

李信純醉卧之處,恰好是順風之處。黑龍發現大火燒來,便用嘴拉扯李的衣服,李動也不動,沒有醒來逃生。

李信純醉卧處的旁邊有一個水窪,相距二三十米。黑龍馬上跑到水中,弄濕身體又回到主人醉卧處,在其主人周邊的草地上打滾,把草弄濕,這樣往返多次,煙熏火烤,加上勞累過度,狗竟然累死了。不久,李信純醒來,發現黑龍已經累死了,全身的濕漉漉的,對此很驚訝。他發現火燒的痕迹,於是恍然大悟,失聲痛哭。

此事傳到襄陽太守鄭瑕耳中,他十分憐惜此狗,說:「狗的知恩圖報超過人,人忘恩負義、過河拆橋,怎能和它相比呢?」於是令人準備棺材衣裳,厚葬了此犬。

張籌是元末明初江蘇無錫州人,曾任明朝禮部尚書。洪武二年(1369年),其父親張翼病逝,他從南京回老家奔喪,並在家裡守制。在這期間,姻親費得庵經常來拜訪他。有一次,下了十多天的雨,雨後天晴,那年六月十六日,他去回訪費得庵,其所養的一條黃狗尾隨其後。他走到新橋,泥濘沒鞋,於是蹲在河邊石頭上洗腳。沒想到河邊突然竄出一條毒蛇,纏繞其左腳幾圈,張口準備咬他。張籌驚慌失措,目視黃狗,狗善解人意,猛撲上去,和毒蛇搏鬥後把它咬死了。

明末安徽馬鞍山採石有某大姓是船老闆,家裡購置了一條大船,招募了幾位水手駕駛,運送客貨賺取運費。崇禎戊寅年(1638年),有一個徽商,僱傭了其家的船運米到蘇州銷售。行情很好,徽商的米兩三天內全部賣完了,賺了一大筆錢。他準備回到南京京口鎮繼續買入大米,之前他搭乘的那艘船還在蘇州碼頭,他便打算乘它回去。船上的幾位水手打聽到其經商的情況,知道他口袋裡有很多銀子,不禁起了謀財害命之心,但徽商沒有察覺。將要開船時,有一個屠夫牽了一條狗經過碼頭,徽商憐憫此狗,買下後放在船上。這天晚上,江風很大,船無法前進,只好停泊在岸邊。幾位水手抓住商人搶到錢後準備殺害他,商人求饒不得,便說:「請用毯子包裹我,把我扔到江中水葬了吧。」水手們照辦。徽商落水後,他所救的那條狗也隨之跳下,咬住其衣服不放,毯子輕而厚,加上有狗咬住一起浮在水面,於是商人沒有淹死,幸運地停泊在江中一個小洲的岸邊。翌日天亮的時候,有一個漁夫來到小洲邊,正準備撒網打魚。狗突然衝來,咬著其衣服往前拖。漁夫追去,見到一團暗紅色的毛毯停在岸邊,他解開後看到了徽商,氣息未斷絕。漁夫燃起篝火,搶救徽商。徽商很久後才蘇醒過來。他說自己被水手謀害了,又聽說漁夫是被狗咬衣服拖來的,徽商叫來那條狗,發現正是自己在碼頭救下的那條狗。徽商帶著狗從陸路先抵達馬鞍山採石,找到了船老闆,把自己的遭遇詳細說了。船老闆說:「你先不要宣揚,先藏在我家裡,等那幾位惡水手來了之後,我抓住他們,以此來表明我的清白,並將功贖罪。」幾天後,船回來了,船老闆安排十幾位勇士埋伏在家中,擺下鴻門宴,叫來那幾位水手,問他們那位徽州米商去哪裡了?水手們紛紛撒謊,船老闆叫徽商出來對質,水手們知道事情暴露了,驚慌失措,準備逃跑,埋伏的勇士蜂擁而出,把那幾個水手抓住了,送到官府後均被判處死刑。徽商從船中找到自己那筆錢,帶著那條狗回徽州去了。

清朝咸豐年間,蘇州府常熟縣邊上的一個村莊中,住著一位身懷六甲、剛守寡的年輕孕婦。她家有一條叫做「大黃」的狗,對女主人忠誠馴服,形影不離,如同其貼身警衛員。一天傍晚,寡婦腆著大肚子,踏著月色走親戚回家,一路上提心弔膽緩緩而行。大黃忽前忽後,忽左忽右,警惕地保衛著女主人。當她走到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老墳地時,突然從樹林中閃出兩個壯漢攔住路。還未等寡婦反應過來,歹徒便捆綁住了她。寡婦急中生智,大喊一聲「大黃」,但她剛喊了一聲便被歹徒用破布堵住了嘴巴,喊不出聲,身體也動彈不得。大黃本在前面帶路,猛聽主人求救,回頭一看,發現主人遭難,立即和兩個歹徒搏鬥起來。人狗大戰好一會兒,大黃雖然咬傷了歹徒們的小腿,但發現仍然無法救主人,便朝西狂奔。大黃奔到不遠處的一個村莊,在一家大門外狂吠,並急促地以頭撞門,用爪抓門,此家原來是寡婦丈夫的大姐家。這時,大姐一家三口還未睡,正在油燈下幹活,聽到狗求救的聲音,開門一看,認出是弟媳家的狗。大黃咬住大姐夫的褲管往外拖,大姐夫見狀,猜測一定出了事故。事情緊急,不容多想,便帶上妻子和已成年的兒子,隨大黃一路飛奔而去。兩個歹徒見狗逃跑了,便回到墳地,一個拿瓦罐舀水,一個拿出利刃擦拭,準備把寡婦開膛破肚,取出胎兒。大姐夫一行三人隨狗跑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來到墳地,大姐夫正想停下來觀察下周邊動靜,只見狗撒開四足向墳地樹林中飛奔而去,三人緊跟不舍。此時,墳地里傳出一聲沙啞、冷酷的低吼聲:「動手吧!」一個歹徒站起來,正準備舉起利刃刺向孕婦肚子。說時遲,那時快,狗如離弦之箭猛撲過去,狠狠地咬住歹徒舉刀的手往後拖。這一口咬得很重,兇手負痛在地上打滾,狗死死地咬住不鬆口。站在旁邊的歹徒愣了,他看清剛才那條狗又回來了,而且搬來了三位救兵,嚇得他急忙拉起地上的歹徒狼狽逃走了。大姐夫一家為寡婦鬆了綁,扯掉了口中的破布,護送其平安回了家。這兩個歹徒之所以要劫殺孕婦,那是清末社會上出現了一幫兇惡的歹徒,叫做「哈拉拉貝」。他們專取孕婦胎兒,用於合成秘方葯。據說這種葯可治百病,令人返老還童。那些權貴們不顧百姓死活,通過黑道購買此葯吃,縱容這些歹徒作惡。幾個月後,寡婦產下一子,為了不忘大黃救命之恩,給其取名為「義戌」。義戌成年後,考中進士。做官後,他把大黃帶在身邊,如孝敬母親般照顧到其老死。大黃死後,義戌厚葬之,並為它建墓、樹碑,記載了此事。

(原標題:狗年一起逛狗衚衕和狗廟)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祁建

編輯:TF0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晚新視覺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80年後再版竟加印31次狂銷300萬冊 整個出版界都懵了

TAG:北晚新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