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 合集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 合集

於食知量(佛教的飲食觀) 合集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三:

於食知量

云何名為於食知量?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第六於食知量中初先廣辨,次明略義,後結廣略。廣中有三,初標列五句,次釋,後結」

《雜阿含經》卷第十一·: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係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罪觸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難陀知量而食,乃至無罪觸住,是名難陀知量而食。

怎麼叫做「於食知量」呢?受用飲食應注意的事相。於食知量就是佛教的飲食觀。

謂如有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乃至廣說。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六(之上):「諸句者。景云:此列五句而釋之,一正思擇食於所食,二不為倡盪,三不為憍逸,四不為飾好,五不為端嚴。今准下釋具有七句,一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三不為憍逸,四不為飾好,五不為端嚴,六為身安住,七為暫支持。以後二句入於乃至廣說故。雖句有七而判為五段,一思擇所食,二不為倡盪,三不為憍逸,飾好端嚴,四為身安住,五為暫支持。」

修行人吃飯的時候,心裏面要有正念觀察思惟的,然後再吃所吃的東西。吃飯的目的不是為了「倡盪」,也不是為了「憍逸」,也不是為了「飾好」,也不是為了「端嚴」,「乃至廣說」,這叫做「於食知量」。

韓清凈《披尋記》:「乃至廣說者:如前已說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即此廣說應知。」

「乃至廣說者:如前已說」,前面文說過。

「然食所食,為身安住」,修行人為什麼要受用飲食?目的為了身體安住。

「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暫時支持生命體;為解除饑渴;為有力氣能夠修離欲的梵行。

「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了斷除舊病,故受;不要因為受用飲食產生新的毛病。

「為當存養、安隱而住」,為了生存、長養生命得到力量,以利修行。

「力樂」也為了安樂,因為身體健康才會安樂,身體好,心情才會愉快,才有堪能修行。

「無罪」所受用的飲食來源要如法。

「安隱而住」,受用飲食使令身心安隱而住。這就是正文上「乃至廣說」所略去的,這裡補上了。

合集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第三略義(1)別辨相
貪嗔痴之間的關係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