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探秘(三):五種不同的宗教

文化探秘(三):五種不同的宗教

文化探秘

>>>字數約6.2千字

>>>閱讀約16分鐘

在文化3中,通過四個象限的劃分,科學、哲學、技術和藝術都可以被安置在各自所從屬的區域。相比之下,宗教要複雜一些。首先,如何界定宗教都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什麼是宗教的本質特性?是對神的崇拜,還是對人的超越?是預設超自然精神的存在,還是對人類有限性的體認?是組織、儀式,還是內心體驗?

在紛繁的宗教現象中,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共同的特徵。我們看不到本質,倒是可以看到一些「家族相似性」。我們可以以典型的宗教形式為核心,然後通過重要的相似性把宗教的領域延伸出去。但是無論怎樣延伸,宗教的領域都不可能侵犯到科學、哲學、技術和藝術的領地。

對神靈的崇拜可以看作是宗教的典型特徵。之所以說它是典型特徵,是因為它是絕大部分宗教的共同特徵。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宗教,包括印度教、佛教、古希臘和羅馬的神話、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崇拜各自的神靈。下面我們會看到,由於它們所崇拜神靈的不同,這些宗教又具有不同的形式。但是總的說來,基於上述共同的特徵,我們可以把它們統稱為狹義的宗教

相對於狹義的宗教,我們還可以討論廣義的宗教。廣義的宗教與狹義的宗教共享一些重要的性質,但是這些共享的性質並不是統一的。這好比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貌相似關係。每個孩子都會在不同的方面像父親和母親,但是在一個家庭中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相貌。在廣義的宗教中我們具體地討論兩種形式:巫術和自然主義的宗教。前者與狹義的宗教共享超自然主義,後者與狹義的宗教共享對人類有限性的超越。

巫術

人類學和民俗學的研究大大深化了人們對巫術的認識。在原始蒙昧的面紗後面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精神的源頭。巫術是每個民族精神發展所必經的階段。它依然還活生生地保留在少數部族之中。即便是在高度發展了的文化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巫術的殘留物。

巫術和宗教的關係很複雜。弗雷澤在所寫的幾個《金枝》的版本中,對巫術和宗教的關係就曾持有不一致的觀點。他開始把巫術歸入宗教,但是在最後一版中則明確地把巫術和宗教區分開來。他區分的理由是,巫術交感原則中的相似律和接觸律是固定的、不受偶然因素和主觀意識影響的規律。這與科學的定律有相似之處。而對於宗教來說,世界的進程總是受到某種精神的支配,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因此,他說巫術是科學的近親,與宗教有本質區別。

這種觀點似乎過分強調了巫術的手段,而忽視了巫術基本世界觀念的大背景。巫術作為人類文明初期的活動,它的思想大背景是泛靈論的世界觀念。在這種世界觀念中人類把自己的意識直接投射到整個世界。由此,山川、河流、樹木都被賦予了靈性,更不用說各種各樣的動物了。與這些精靈的對話和溝通構成了巫術活動的主要部分。

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土著部落的如下鏡頭:一群人臉上畫上鮮艷的彩色圖案,身著各種飾物,一起按照節律載歌載舞。這實際上是在和精靈進行交流。這種隆重的活動往往發生在部落的大事之前。例如,在一場戰爭之前舉行這種活動,顯然是想得到精靈們的幫助。在起初,與精靈溝通是每個部落成員都可以做的事。但是到了後來,這種活動變得專業化,成了一種特權。於是便誕生了巫師。當巫師出現之後,與精靈的溝通變成了巫師的專職。部族的集體活動變成巫師的「跳大神」。

巫師跳大神

這是哈爾濱開江節開幕式上當地土著巫師跳大神的情景。動物服飾和鼓是跳大神的兩個顯著特徵。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交感原則是原始思維的一個基本原則。它同樣被應用在與精靈的溝通之中。原始人類相信,如果想和某個動物的精靈交流,把自己裝扮成那個動物的模樣會更容易一些。這實際上是在運用「相似律」。此外,大家知道在巫術中少不了咒語。咒語的魔力的基礎同樣是語言與事物之間的關聯。交感原則的某些實例可能不涉及到精靈。例如,在一個敵人的偶像上插針以達到傷害他的目的。原始人類可能相信,針可以直接通過偶像作用於敵人,並不需要藉助任何神靈的力量。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精靈在巫術中的作用微不足道。

泛靈論是巫術的一個思想基礎。精靈在整個巫術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可以把巫術歸入宗教的範疇。巫術和狹義的宗教都擁有超自然的世界觀念。它們都相信在人類之外還存在著別的精神。人可以與這些精神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就像他可以與別人進行精神交流一樣。

然而,巫術與狹義的宗教之間又有重大的區別。在巫術中,人與精靈的關係是對等的。精靈可以與人為善,為人類做好事;也可以與人為惡,對人類做壞事。精靈可以用法力影響人類,人類同樣可以用魔術去影響精靈。當精靈與人為善之時,人類可以供奉它;當精靈與人為惡之時,人類可以懲罰它。在中華文化中,龍王是掌管下雨的精靈。久旱不雨之後,有些地方有把龍王的偶像放到太陽底下暴晒的習俗。這便是巫術中懲罰精靈活動的殘留物。

巫術是人類文明萌芽時期的宗教。那時人們對世界和自身的認識還處在非常直接、簡單的狀態。他們像對待自己的族人一樣去對待世界。人和世界的關係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因而,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並不是那麼的卑微。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人們對世界和自身認識的深入,人們逐漸地意識到人類自身的有限性和自然力量的宏大。

人類認識的深入是他們從巫術走向神靈崇拜的心理基礎。當人類意識到在自然力量面前自身力量的渺小時,便需要通過與一個具有超人力量的實在發生精神聯繫來擴展自身的力量。所以在宗教中人類卑微處境的面紗之後,我們也可以看到人類積極超越自身的努力。我們把對神靈的崇拜看作狹義的宗教的本質特徵,但是對神靈的崇拜又有多種形式。這裡我們主要討論三種基本的形式:原始崇拜、多神教和一神教。

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的對象基本上都直接來自於生活。當生活中的人或者事物被賦予超人的力量時,它們便可以成為崇拜的對象。當無生命的物體被變成崇拜的對象時,便有了拜物教。西藏人把某座山當作神山來崇拜。印度人把恆河當作神河來崇拜。這是拜物教的兩個典型例子。在現代社會中,當人們把金錢或科技當作萬能的力量來崇拜時,實際上便構成了現代的拜物教。

藏人的神山崇拜

在西藏人的心中,巍峨矗立的大雪山就是保佑著自己生活福祉的神靈。因而,大雪山受到藏人的崇拜和供奉。藏人在一生中也會不時地與神山進行精神的溝通。

(圖片來源:360doc.com 天上才一天)

原始崇拜的另一種形式是圖騰崇拜。圖騰崇拜的對象是某種植物或動物,以動物居多。其基本特徵是把崇拜的對象看作部族的原始祖先。華人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龍就是華人原始氏族圖騰崇拜的對象。龍不是一種現實的動物,而是多種威猛動物的直接組合。在別的部族中一種現實的動物會直接被拿來當作崇拜的對象,如熊、鷹、牛等。

最後,原始崇拜還可以以人為對象。這便是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先輩在世之時呵護著子孫後代,在辭世之後依然會呵護後代。而且祖先在辭世之後會被賦予超人的力量。這是祖先崇拜的基本特徵。華人的家族觀念很強,因此祖先崇拜在中華文化中有深厚的基礎。修家譜、供祖先牌位在華人中是普遍現象。這其中多少帶有祖先崇拜的成分。英雄崇拜的對象不是自己的祖先而是英雄人物。華人修關帝廟和岳王廟是為了表達對關羽和岳飛的崇拜。這是英雄崇拜的典型例子。

吉隆坡的關帝廟

關羽受到華人的崇拜,一來由於他的勇武,但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的忠義。對於華人來說,忠義是做人的神聖準則。而關羽則成了這一神聖準則的化身。

(圖片來源:馬蜂窩網站)

在原始崇拜中,被崇拜的對象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直接原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人類開始創造出更複雜的崇拜對象。這些對象由具體變得抽象,而它們的能力卻由籠統變得具體。原始崇拜對象的超人能力是很含混的。只要人類感到自己的無助,就會希望從崇拜對象那裡得到幫助。

多神教

後來被崇拜的神靈有了明確的分工,往往一位神只掌管著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面。這樣便形成了多神教系統多神教中的神通常以具有人格的職能神的形式出現。

在古希臘羅馬的神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多神教的一個很好例子。在古希臘神話中,儘管宙斯是萬神之主,但是人類的生活由多位神操控著。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日神阿波羅,酒神狄奧尼索斯,海神波塞冬,智慧女神雅典娜,藝術女神繆斯。他們分別負責人類生活的某個方面。古羅馬的神話總體上繼承了古希臘神話的多神教系統,只是更換了一些神的名字(如酒神變為巴庫斯),另外加了自己的一些神(如農神塞特恩)。與古希臘羅馬神話相似的另一個具有很大影響的多神教系統可以在印度教中找到。由此也可以透視印歐之間在語言之外的文化親緣關係。

印度教眾神

印度神廟上總是供奉著眾多的神祗。和古希臘羅馬神話相仿,印度教也屬於多神教。在其中有一兩位神主導,但不存在唯一一位神主宰一切的局面。佛教的情況也類似。

狹義宗教的超自然主義源自巫術的超自然主義。但是由精靈過渡到神靈是人類思想觀念的一個重大發展。人與精靈之間是對等的關係,而人與神靈之間則是崇拜和被崇拜的關係。而且在宗教的演變中我們看到的是人與神的天平在不斷地倒向神的一邊

在原始崇拜中人類剛開始走出樸素的巫術思維方式,意識到了自身的一些有限性。於是在身邊試圖發現並求助於超人的力量。在原始崇拜中人對神的需求只是時而發生的。人只有在危難之時才會想到向神求助。到了多神教系統我們看到神被專職化、抽象化和體系化。神不再是一種具體的、籠統的存在,而成了具有特殊超人能力的抽象存在。而且神被體系化,掌控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人對神的依賴顯然加深了許多。

然而在多神教中,人和神的關係還沒有達到絕對的主從關係。人修神廟來供奉神,神就會施與人類以恩惠。神與神之間會像人一樣發生衝突,產生怨恨,甚至發動戰爭。人與神之間會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古希臘神話中,神甚至可以與人結合,生出半神。人的所有這些權利和地位在一神教中都喪失殆盡。

一神教

在一神教中只存在獨一無二的全知、全能的神。他不僅掌控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整個世界都是他的創造成果。他在創造了世界之後,便時時刻刻在監控著它的運行。如此,神達到了極端的抽象化和絕對化。他在本性上只能是一種精神存在。

在神被絕對化的同時,人被在相反的方向上絕對化。人從出生之時便帶上了原罪。這整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贖罪,以求在末日審判之時被判入天堂,進入極樂世界。可見,人生的旅程只是一段短暫的序曲而已。它的意義在自身之外。

在一神教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人與神處在對立的兩極,其間存在著無限的張力。與永恆的、純潔的、神聖的、深刻的神的世界相比,人的世界總是短暫的、污濁的、低俗的、膚淺的。這樣,人與神的天平完全倒向了神的一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一神教當屬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前者是後兩者的發展源頭。

The New Synagogue, Berlin

柏林的這座猶太教堂毀於二戰期間盟軍的空襲之中,並於戰後重建。作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種一神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文化親緣關係生動地體現在各自的教堂上。

(圖片來源:flickr.com?Fran?ois Philipp)

狹義宗教的三種形式,原始崇拜、多神教和一神教,都以對神靈的崇拜為共同特徵。但是我們看到三者所崇拜的對象有很大的區別,其中人對神的依賴程度也有所不同。至於為什麼不同民族會最終採納不同宗教形式的問題,我們也許可以總結出一些總體的規律。一個民族的生活越艱難,受到的挑戰越大,他們對神的依賴就越強,他們的宗教中神的力量就會越大。

這又引出了宗教的物質和心理基礎。宗教之所以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原因在於人類個體能力的有限性。另一方面,人類又能夠意識到自身的有限性,並且努力地試圖超出這種有限性。宗教正是人類超出自身有限性的一種努力。當人類個體通過崇拜與超人的存在取得聯繫之後,自身的力量也就增強了許多。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對狹義的宗教做另一種形式的延伸。這便是自然主義的宗教。

自然主義的宗教

自然主義的宗教如何可能?摒棄了神靈之後,我們還可以談論宗教嗎?如果我們固守著宗教對神靈崇拜的表面特徵,那麼自然主義與宗教就是格格不入的。如果我們進一步追究宗教的深層基礎,那麼我們又會發現崇拜神靈只是宗教的一種形式而已。它有實在的歷史根源,但又不是宗教的本質特徵。顯然這裡我們是在討論廣義上的宗教概念。這種意義上的宗教是人類個體試圖超出自身有限性的努力。

這在摒棄了神靈的自然主義世界中依然是一個現實的,並且具有根本意義的現象。我們可以完全接受現代科學為我們揭示的世界圖景,我們可以完全相信現代技術的巨大能力,然而這並不會把我們變成全知全能的存在。人類個體的命運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是同樣的卑微和脆弱。一場戰爭可以讓千百萬人流離失所。一次金融危機可以使千百萬人失業,生活無法維持。一次核泄漏可以把方圓幾百公里內的居民長期置於恐怖狀態。

人生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測事件在等著我們。這不僅是地位低下的人的處境。不論地位如何,我們都共有著一個根本上相似的人生境遇,只不過每個人的具體生命旅程不同而已。即使命運很好的人最終仍然逃脫不了所有人的終極命運——死亡。總之,人在本性上就是一種有限的存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政治體系並沒有改變人的這種本性。因此,宗教賴以存在的基礎仍然沒有改變。

在現代社會中還有許多人在堅守著傳統的人格神的宗教。然而,他們要想忠實地維護傳統的教義,就面臨著調和現代科學世界圖景的艱巨任務。實際上在自然主義的世界圖景中,人們同樣可以實現對自身有限性的超越。

愛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情感」是自然主義宗教的一個極好的例子。在愛因斯坦的宇宙觀念中顯然沒有神靈的成分。所謂「上帝不投骰子」的命題也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他的宇宙是一個受著確定、統一規律支配著的和諧的宇宙。正是這種和諧性讓人對宇宙產生敬畏之情。愛因斯坦對宇宙的敬畏之情與傳統宗教中人們對人格神的敬畏之情是類似的。它們有著共同的心理基礎,即人類個體試圖通過與一個超人的存在發生聯繫來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當我們在精神上與浩瀚和諧的宇宙融合在一起,我們這種卑微有限的存在便得到了升華。事實上,這種自然主義的宗教並不是一個現代的創造。長期以來它就構成中華文化核心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

人與天的和諧共處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的一個核心主題。但是天人合一的更重要內涵是個人在精神上與宇宙大全的融合。這是中國文化人追求個人超越的最高目標。天人合一以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念為基礎,但同時又具有宗教的超越特性,因而屬於自然主義宗教的範疇。

(圖片來源:唐寅山水畫,大英博物館藏)

上面我們從以對神靈的崇拜為共同特徵的狹義宗教出發,在兩個方面對宗教的概念加以擴展。從超自然主義的角度來看,巫術和狹義宗教有著共性。雖然在巫術中不存在對神靈的崇拜,但是巫術同樣相信超自然精靈的存在。儘管在自然主義的世界中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靈,在超越人類個體自身有限性的意義上,自然主義的宗教和狹義宗教有共性。在狹義的宗教中按照不同種類的神人關係,我們又區分出三種不同形式的宗教。

兩種廣義的宗教加上狹義宗教中的三種具體的形式,我們一共討論了五種形式的宗教。它們分別是:巫術、原始崇拜、多神教、一神教和自然主義的宗教。上述主要內容可以展示在下圖中。

在對宗教幾種不同的具體形式所做比較分析的基礎上,最後我們來考察一下宗教在文化四象限中的位置。首先,儘管宗教與技術和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繫,它主要關涉人的世界觀念,所以是認識世界的活動。

在宗教的五種形式中巫術與技術和藝術的關係最緊密。許多巫術活動具有直接的功用,如乞雨和治病。而且,在巫術活動中常包含有繪畫、歌唱和舞蹈。這些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的萌芽。實際上,巫術作為人類文明的開端,孕育著文化的多種成分。這樣,在巫術中認識和創造世界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後來的宗教中認識世界的成分越來越佔主導地位。尤其是到了一神教,神被賦予了極度的創造力,同時人的創造力被降低到了極限。人的根本使命在於認識神和聽從神。

其次,我們來看看各種宗教認識世界的自由度如何?

巫術和原始崇拜是人類精神發展初期的現象。它們受到了人類思維水平和知識的限制,所以在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後便漸漸消逝了。相比之下,人格神的宗教則一直保留到現代社會。然而它卻帶有另一種限制,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這種宗教中存在著許多人類不可質疑的信條。這和哲學中沒有固定前提的無限追問形成鮮明的對照。

儘管人格神的宗教是對人類個體有限性的一種超越,但它是在沒有窮盡人類理智能力的半路上做出的,所以這種超越是不完全的。自然主義的宗教則以科學知識為基礎,以哲學的無限追問為先導,是在窮盡了人類理智能力之後對人類個體有限性的超越。因而它是一種真正的超越。人格神的宗教的局限性不在於它超出人類理性,運用信仰,而在於它沒有用盡人類理性就去接受一些先定的教條。相反,自然主義的宗教則是在用盡了人類理性之後的信仰。因此,它是一種無限的、自由的信仰。

版權申明: 嘉山岩峯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中包含的所有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和設計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知識財產。任何不合法的侵權行為都可能受到起訴。如欲使用,請與作者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山岩峯 的精彩文章:

攝影是一門選擇的藝術

TAG:嘉山岩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