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書房-原創作品《大哉乾元》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對元朝的奠基人成吉思汗是很推崇的。
元朝是蒙古人(族)建立的國家,算不算中國的朝代,一直飽受爭議。大蒙古國侵佔中原後,建立的元朝,狹隘民族主義認為不是漢族人建立的朝代不是中國。中國的發展進步在元朝中斷的,元朝歷時98年,中國的經濟是停滯不前的。元朝雖然啟用漢人當官,但是蒙古族的大臣非常排斥漢臣。忽必烈建立元朝時,蒙古國四大部落堅決反對。使用的漢臣大多受到蒙古人的排斥,你想想元朝的有名的漢臣有嗎?估計你不看歷史資料,你都說不上幾個漢臣的名字。
雖然朝代是蒙古人建立的,但是國家還是中國。原因一:元朝的政治體制還是沿用前朝的體制,中國的政體沒有改變。原因二:元朝繼承了漢族的文化,中華文化沒有隔斷。原因三:民族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主權才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美國沒有因為是英法後裔而不是一個國家,同樣中國也不能因為元朝不是漢族而不是中國。
元朝的建立是成吉思汗的兒子忽必烈,1271年建國。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定國號「元」。同時,也是《易經》「元亨利貞」里的「元」字。
說起元朝,不得不說北京。是誰給忽必烈建議定都北京的,是一個漢臣叫做劉秉忠。歷史應該記住這個人,沒有這個人,北京不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甚至不會成為新中國的首都。元朝選首都時,劉秉忠就建議首都定在大都(今北京),從此,元大都成為元朝的首都。北京城也因此開始大規模建設。北京離草原近,退可守;離華北平原近,進可攻;東北可以制約金、滿的入侵,牽制外族;南面有京杭大運河的漕運,交通便利;西面有巴丹吉林、毛烏素、騰格里三大沙漠作為自然屏障,抵禦外侵;東面有渤海環繞。所以說從元朝開始,北京作為一個國家首都的歷史正式開始。
元朝繼續沿用了三省六部制,雖然名稱上有所變化,但是大的體制不變。元朝還創新了行省制度,全國建立十個大行省,若干小省,這種體制也為後來的省級建制打下基礎,所以看看歷史就知道,我們並沒有走出歷史的圈子。元朝還有一個大的貢獻就是成立宣政院和澎湖巡檢司。這兩個機構非常厲害。宣政院相當於現在的中國佛教協會,掌管元朝時期全國的佛教和西藏事務;澎湖巡檢司顧名思義就是管轄台灣在內的海峽行政事物,相當於中國台灣事務辦公室。
先說宣政院。蒙古佛教原是薩滿教(黃教),後與藏傳佛教相融合。公元1247年,蒙古大汗邀請吐蕃喇嘛班智達來涼州,古稱「涼州會盟」,蒙古與吐蕃正式建立了布施關係,喇嘛班智達確認蒙古大汗的奉天承運皇位,蒙古大汗確認喇嘛班智達在西藏的統治地位,實行政教合一。後來因為滿族(清)的皇帝娶了蒙古族老婆,滿族也和藏族有了聯繫,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再說澎湖巡檢司。澎湖列島位於台灣西側,元朝時候實行海禁,包括台灣在內的諸島都實行封閉政策。但是台灣島孤懸海外,不易管理,元朝特設一個機構管理海事。
歷史是如此的巧合,700年後,新中國成立,這兩個地方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西藏在英國和印度的挑唆下搞藏獨,台灣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為國民黨的諾亞方舟。難道是元朝的統治者們早就已經預見到今天的事情嗎?
元朝在短暫的98年之後滅亡,靠侵略奪取的政權是不牢固的,蒙古人怎麼來的,又怎麼回去,從草原來,又被趕回到草原。一個叫朱元璋的人給北京的元朝皇帝追封了一個帝號:元順帝,紀念他順應歷史潮流,主動退出北京城。
元朝之後,漢人再次掌管國家政權,國號為「明」。
TAG:一座城市一間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