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真實
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很火爆,我是能理解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吃貨大國,用央視這樣的高端資源,走遍天南海北,深入山林、菜地、餐館、廚房拍攝好吃的,那畫面,那台詞,那音樂,一定能勾出人們嘴裡的哈喇子和心底的思鄉情。說實話,從《舌尖1》到《舌尖3》,我都沒怎麼正經看過,只是有一天老家的一位同學發微信說,我們那裡的蒿子粑粑都上了央視《舌尖》了,我才看了一下她發來的一段視頻,然後從網上看了這一集。
因為我始終認為,吃就是吃,沒有那麼玄虛。要把吃的拍成系列電視節目,我閉著眼睛都能想到,一集幾十分鐘的節目,單靠食材、刀功、做法、吃法這些一定支撐不了,斷然少不了歷史、文化、人物、典故、傳說……這樣一來,又會像文物、中醫、武術這些「國粹」一樣,把樸實的食物人為地糊上一層玄虛,弄得面目全非。
民以食為天,吃是最真實的。一個地方的人能吃到什麼,首先取決於當地能種植什麼,能生產什麼,能採集到什麼。住在海邊的人吃海鮮,住在內陸的人就只能吃河鮮了。住在山區的人能從山林中採摘到蘑菇,住在平原的人只能從屋檐下撿拾「地皮」了。自然環境、氣候,地上長什麼,水裡游什麼,當地的老百姓才會吃什麼。吃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刻意選擇,而是就地取材。所以,一種食物、一道菜品,它的誕生哪有那麼多美妙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伴隨著飢餓的煎熬。如果你能穿越時空,找到最初發明一種食物、一道菜品的人,問他是怎麼靈光閃現、構思出來的?他一定會幽幽地來一句:我特么還不是被餓的?
至於做法,無非是最大化地利用食材的價值,盡量多地把食物都吃進肚子里,盡量延長這種食物的保存時間。至於營養、口味、色澤、刀功、火功,用什麼鍋,燒什麼柴……那都是飽暖的人才會有條件去講究、花心思去研究的。我老家的鄉親們到了冬天喜歡腌制臘貨,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過去太窮。家裡宰殺了雞鴨鵝,捨不得當新鮮菜吃掉。一個正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就指望著這點葷菜來待客和改善生活,所以一定要保存得久一些,這樣就只能靠鹽來實現了。誰都知道新鮮食物好吃,誰也不願吃齁鹹的,可是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老百姓有條件選擇嗎?
如今,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們也越來注重健康了。老家春節的飯桌上也在起變化——油膩、重鹽的臘貨少了,新鮮、清淡的魚蝦和素菜多了。所以,對於食物和菜品,不要過於迷戀過去的做法,認為越是手工的越好,越是土法的越好。過去的做法是限於過去的條件,在今天看來不一定不科學,也不一定健康。一些餐飲商家鼓吹「傳統土法」、「獨家秘笈」,那只是一種生意手段而已。我們心裡一定要清楚,吃也是一門科學,也要與時俱進,千萬不要陷入「懷舊」的誤區,該改的飲食口味和習慣還是要堅決改掉。
一個人對於某種食物的味道、做法的偏好和想念,實際上不是這種食物有多好、多稀奇,而是這種食物在你的記憶中所打下的烙印有多深。很多人都對小時候媽媽、爸爸做的某道菜念念不忘,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味道。其中原因一是經常吃,記憶深刻;二是菜里有父母的愛。一個背井離鄉幾十年的人吃到兒時的一碟泡菜都會淚流滿面,他吃的一定不是這碟泡菜,而是充滿溫情的回憶。
食物和伴隨的記憶都是樸實的,電視節目中作太多的附加,猶如做菜時添加了太多的佐料,反而失去了食物的原味。對於眼花繚亂的美食世界,請相信自己的舌尖,並忠誠於自己舌尖上的那份真實。
TAG:深水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