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應該銘記的兵部尚書——畢節人李世傑
地處雲貴高原上烏蒙大山之中的貴州省,由於處在西南邊陲,加上大山的阻隔,歷來經濟蕭條、文化落後。被中原之士稱之為蠻荒之地。但是貴州雖然邊遠貧窮,歷來也知道學而優則仕的道理,從古至今湧現了很多波山涉水不遠萬里赴京城趕考而一舉高中的名人先賢,諸如雲貴首位狀元趙以炯、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的丁寶楨、進士出身,位列《康熙字典》編撰官第三位的周漁璜等等,不勝枚舉。今天說說一位為貴州讀書人在乾隆皇帝面前爭取利益並得到乾隆恩準的大人物。
李世傑像
在眾多從貴州走出去活躍在政壇頂端的諸多貴州先輩里,有一位讀書不多,卻官至一品大員、兵部尚書,他就是畢節黔西縣走出去的李世傑。據相關資料記載,李世傑(1716——1794),字漢三,號雲岩,貴州黔西縣隱者壩人(今黔西縣城關鎮黎明村),李世傑自幼喜歡騎馬射箭,廣交朋友,喜好打抱不平。就是這樣好武輕文的性格,導致李世傑對四書五經的荒廢,以至於鄉試屢屢落榜。年稍長,由於寫詩諷刺州官而惹禍上身,為了避禍,其父為他捐了一個到江蘇任職的小官。
李世傑塑像
自幼豪爽的性格,註定他辦事能力很強,由於辦事能力超強,在江蘇很快就得到了升職,當上了常熟黃浦泗巡檢,後又升任金匱縣主簿。在此期間,由於得到了江蘇巡撫和兩江總督的讚賞,於是這兩位上級為他出資弄到了一個泰州知州的六品官,從此正式走入仕途,開始了他以後長達幾十年的清官生涯。後來屢次升遷,先後任鎮江知府、安徽寧馳太廣道道台、湖南巡撫、四川總督、兩江總督、直至兵部尚書位極人臣!
李世傑塑像
百姓是否永遠銘記一位權貴,並不是看他的官有多大,權有多重,百姓應該銘記的是那些為人民爭取利益的好官,清官。而李世傑就是一位值得百姓永遠銘記的大官、清官、好官。他在各地任職期間的清廉公正、明察秋毫自有史料記載,在這裡不做贅述,今天要說的是他為貴州讀書人在乾隆面前爭取利益的大事。
位於黔西水西公園正門的李世傑尚書坊
李世傑身為一品大員的兵部尚書,自然能有很多機會接近皇帝。在他即將告老還鄉之時,他想起了貴州由於山高水遠,道路崎嶇,經濟貧窮,很多讀書人因為貧窮籌不出這一大筆路費進京而只能「望試興嘆」,即便有勉強籌足赴京路費的,也因為這陡峭山路的耽擱而延誤考期終究白費一場辛苦。於是他在金鑾殿上面奏乾隆皇帝,陳訴了貴州萬千學子的艱難之處,並說因這些考生不能按時參加應試,給朝廷淹沒了很多棟樑之才。沒想到尚書大人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居然說動了乾隆皇帝,於是乾隆皇帝下旨:飭沿途府州縣,凡貴州舉子進京應試,均以火牌(相當於今天執行緊急公務的憑證)資送!於是貴州考生享受這個待遇直至清末。
李世傑塑像
由於李世傑讀書不多,他深深知道讀書之好處,在各地為官期間,大力倡導建立書院,並規勸百姓送子弟入學讀書。李世傑告老還鄉之後,對家鄉文化教育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捐資建立了文峰書院,開創黔西書院先河,並捐資辦學,讓農家子弟入學讀書。
文峰書院
不是科舉出身,以一個捐來的小官一路飆升直至封疆大史,再到身居一品的朝廷重臣,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這在中國歷史上怕是罕見的。《郎潛紀聞》有這樣的記載:「黔西李漢三世傑,以巡檢至兵部尚書;廣順劉松齊清,以拔貢至總兵;松桃楊誠村芳,以吏員取通侯,並天挺異才,兼資文武,皆不由科目進身,時稱黔中三奇男」。
文:納雍趙遠鴻
參考資料:博雅人物網
TAG:古今暢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