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醫用藥 化痰

名醫用藥 化痰

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每次吃完飯後總感覺喉嚨很不幹爽,唾液變得很粘稠,感覺像有痰,但是咳又咳不出東西?這種感覺也常常出現在感冒期間以及後期,老感覺喉嚨有異物,很不幹爽。

其實這些讓你覺得不幹爽的東西就是中醫所說的。中醫所講的痰比較廣泛,只要唾液粘稠度變高,都可以稱之為痰,而很多時候痰是咳不出來的。這真的、真的、真的、很!不!爽!

GIF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樂界大醫養的名醫是怎麼治痰症的,趕緊學習一招治痰!!!

痰是怎麼形成的?

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一說,所以脾失健運是痰形成的重要原因。脾是體內運化水濕最重要的器官,具有喜燥惡濕的屬性。如果脾失健運,體內水濕沒有得到及時的運化,則脾易為濕困,久而久之形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所以痰是體內水濕得不到及時運化而形成的,而脾失健運是形成的源頭。

如何化痰?

化痰當然要用化痰葯。中醫講痰,根據寒熱可以分為寒痰和熱痰兩種,寒痰顏色基本上是透明的,熱痰則主要是黃色為主。痰有寒熱,自然化痰葯也分寒熱,常用的溫化寒痰的中藥有半夏、白芥子、白前等,常用的清化熱痰的中藥有貝母、桔梗、瓜蔞等。

單單使用化痰葯能不能解決痰濕?

答案是:不!能!

那要怎麼辦?

痰是脾失健運形成的,化痰僅僅使用化痰葯就是治標不治本,雖然可以清除已有之痰,但是脾為濕困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痰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因此化痰要治本還需健脾,恢復脾運化水濕的功能,痰則化生無源。

所以化痰標本兼治的方法在於化痰葯搭配健脾葯共同使用。

健脾

白朮白朮味甘、苦,性溫,是「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葯」。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用來治療脾氣虛導致的痰飲、水腫、不欲飲食等癥狀有很好的療效。白朮雖然不是直接化痰,但擅長於健脾燥濕,能夠解決體內水濕停聚的問題。中醫認為水濕是痰形成的物質基礎,只要把水濕內停的問題解決了,痰也就解決了一半。(ps.白朮溫燥,因此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渴則不宜使用,或者需要搭配滋陰葯使用。)

陳皮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陳皮最主要的功效在於理氣,但兼有健脾和化痰的功效。陳皮用於治療痰濕有多種功效。中醫認為人體內的水要靠氣的推動才可以周流運轉,因此要解決水濕內停的問題,除了要燥濕之外,就是要理氣,讓不流動的水重新流動起來。陳皮理氣、健脾、燥濕三個功效兼具,理氣則促使水順暢流動,健脾則水濕得以運化,燥濕則化痰,標本兼治。

化痰

化痰說來簡單,就是吃化痰的中藥。但化痰的中藥千千萬萬,該如何選擇?

通常來說,熱病寒葯,寒病熱葯是個基本的原則。然而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剛開始有痰的時候是白色的,也就是中醫說的寒痰,但是過幾天之後痰就變成黃色的了,或者是白中帶黃,那這算是寒痰還是熱痰呢?又應該如何用藥呢?

為什麼剛開始是寒痰,過幾天會變成熱痰呢?中醫認為寒熱之間的關係和陰陽一樣,是會相互轉化的,寒熱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寒痰停聚在體內日久,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就會郁而化熱,變成熱痰,或者是寒熱兼有。因此在化痰的時候,常常會溫化寒痰葯和清化熱痰葯共同使用治療痰濕。

法半夏法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常常被用來治療痰多咳嗽、痰飲眩悸、內痰眩暈。法半夏性溫因此常常用於治療寒痰停聚。在用來治療痰濕之症時,半夏常常與陳皮相須為用,理氣、健脾兼化痰,例如祛痰經典藥方二陳湯就是以陳皮和法半夏為主要藥材。(ps.半夏有毒,需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桔梗桔梗味辛、苦,性平,具有開宣肺氣,祛痰排膿的功效,常常被用來治療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等症。桔梗性平,搭配溫化寒痰葯一起化痰,可以解決寒痰郁而化熱,由寒變熱,由白變黃的癥狀,且無助熱之虞。桔梗常常搭配半夏用以治療寒痰郁肺。由於桔梗不溫不寒,所以也可以搭配清化熱痰葯,例如浙貝、瓜蔞等,用於治療熱痰。

痰由水濕化生,脾主濕,化痰需健脾。痰分寒熱,寒熱無絕對,治痰需兼顧,寒熱葯合理搭配,痰方能根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化痰 的精彩文章:

第三屆國醫大師醫道傳承——梅國強:六經辨證裁經方,化痰散瘀療胸痹
你還用豆腐燉鯽魚?它才是鯽魚的最佳搭檔,清香鮮美,還消脂化痰

TAG:化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