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爾街正視比特幣為「競爭威脅」,中國場外交易依舊活躍

華爾街正視比特幣為「競爭威脅」,中國場外交易依舊活躍

美國當地時間2月27日,摩根大通在年度報告中首次將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列入了可能影響其業務的「風險因素」,並承認對於其業務而言,數字貨幣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競爭形勢。

摩根大通在報告中寫道:「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其非銀競爭對手,都面臨著他們的支付處理業務和其他服務可能會受到如加密貨幣等無需依賴中介的技術的干擾的風險。」

就在上周,摩根大通的競爭對手之一的美國銀行也在年度報告中表達了類似的擔憂。美國銀行在報告中指出,其面臨的潛在風險是客戶可能流向能夠為加密貨幣等投資提供相應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對手。而此前,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曾稱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具有投機性、高危險性,摩根大通甚至曾稱比特幣為一場騙局。

隨著1月下旬韓、美等多國監管機構紛紛加強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監管,加密貨幣在1月底和2月初迎來大幅跳水。

據數字貨幣行業網站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從1月28日至2月6日,比特幣價格迅速從11700美元上方跌至6300美元附近。不過隨即反彈,並曾一度強勢上漲,2月21日價格更是逼近12000美元的關口,但隨後比特幣價格再次開始震蕩下行。

2月28日,比特幣曾於14:30左右再次突破11000美元關口至11089.8美元,不過截至發稿前的20:50,該價格重新回落至10500美元附近。

傳統金融機構態度轉變

一直以來,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曾在各種場合對比特幣進行攻擊。就在去年9月,他還曾怒斥比特幣是一場「騙局」,宣稱其終將破滅。去年10月,在表示「再也不想談比特幣了」之後僅不到一周,Dimon又再次表示:「如果愚蠢到投資比特幣,遲早有一天你會付出代價。」

稀財匯創始人、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相較於高盛等業務更傾向於為用戶服務的金融機構,摩根大通對待加密貨幣的態度一直較為保守。「高盛其實很早就開始做一些比特幣行情分析和研報,但摩根大通主要還是專註於傳統金融業務。」 肖磊說,「服務的話,只要轉向服務加密貨幣用戶即可,但如果生意是基於傳統業務,比如銀行、券商、投行,加密貨幣就會對其造成衝擊。」

肖磊指出,一方面,在區塊鏈資產從投資到退出的過程中,傳統投行根本「插不上腳」,而另一方面區塊鏈資產的比重雖在提升,但目前市值也還不足1萬億美元,其體量還不足以驅使傳統金融機構去冒險做出相應轉變,這也可以解釋一些傳統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抵觸情緒。

但在對待區塊鏈上,摩根大通並非保守。早在2017年3月,其就曾攜手微軟、英特爾等多家企業成立了企業以太坊聯盟,旨在合作開發相關技術及標準,簡化以太坊區塊鏈代碼的使用,以加速分散式賬本系統的進展。

2017年5月,摩根大通又宣布與新成立僅一年的加密貨幣公司Zcash進行合作,開發支持隱藏交易的衍生自比特幣技術的軟體。2017年10月,摩根大通透露,已將Zcash的隱私技術整合入其開源區塊鏈平台Quorum,後者正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私有區塊鏈平台,其開發已持續了超過2年。

如今摩根大通對加密貨幣的態度似乎也在發生著變化。2月9日,摩根大通旗下全球研究部門發布了一份名為《解密數字貨幣:技術、應用和挑戰》的長達71頁的報告。與Jamie Dimon此前表態不同,該報告作者表示:「加密貨幣並不會消亡」。

報告中寫道:「如果過去的收益率、波動率和相關性持續存在,(加密貨幣)可能會在使全球債券和股票投資組合多元化上發揮作用。」

報告指出,如果加密貨幣能夠在未來數年成功活下去,並繼續作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其將很有可能結束目前高投機性階段,進入擁有較為常規回報、波動性和關聯性的階段。相對現在,其波動將明顯降低,而在關聯性上,它將更類似於黃金等資產。

國內加密貨幣交易依然活躍

美國老牌金融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正在轉變的同時,已數次遭遇「重挫」的國內代幣交易市場依舊活躍。

加密貨幣信息網站Coinhills數據顯示,在2017年9月時,以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交易量最高還曾佔到全球總量的22.36%,但自那之後,其所佔比重急速下降,在當年10月31日之後就再未高於1%。目前,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交易佔比僅為0.05%。

但是,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儘管這一數據說明中國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亂象的管控效果明顯,但這一作用更多體現在散戶渠道的切斷上,對於已經持幣的玩家和一些大炒家的影響卻較為有限。在他看來,國內加密貨幣方面的交易依然相當活躍。

肖磊認為,目前已幾乎沒有任何一家交易所繼續提供通過人民幣充值的比特幣交易服務,這也是數據統計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的交易佔比已僅剩0.05%的原因。但考慮到現在依然大量存在的場外交易,人民幣計價的加密貨幣交易量佔比依然很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登錄國內某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網站發現,目前用戶依然可以通過法幣交易、幣幣交易、槓桿交易三種方式對加密貨幣進行買賣。而在法幣交易頁面中,比特幣、以太幣和USDT三種加密貨幣依然可以通過該平台進行場外交易,且平台支持以微信、支付寶或銀行轉賬的方式進行支付。

肖磊指出,以上述平台為例,以支付寶、微信、銀行轉賬等支付方式進行的法幣交易均為場外交易,交易量等信息僅交易所自己可見,他人根本無法將其納入統計,而目前場外交易又分散在世界各地,國內玩家的交易在其中依然佔有很大一部分。

對於交易所,肖磊進一步表示,目前加密貨幣交易最核心的問題就在於交易所(平台),如果拿證券市場類比,數字貨幣交易所既是證監會,又是承銷商、會計公司、交易所,集各項功能於一身。「數字貨幣交易的信息不對稱非常嚴重,股市中會有財報和信息披露,還有證監會的監管,但是數字貨幣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交易所。上什麼幣,是合格或違規,都是他說了算。」

這也造成了數字貨幣交易所在投放廣告上的亂象。肖磊指出,像上交所、紐交所等證券交易所,其不可能會宣傳招徠股民「來炒股」,但數字貨幣交易所則可以大量投放廣告,吸引投資者前來購幣。

方頌則指出,儘管監管政策在對散戶的遏制方面行之有效,但由於前期已有大量炒家入場,很多已大量持幣的玩家已經並不需要使用人民幣支付進行炒賣。此外,由於比特幣挖礦主力軍在中國,即便是停止了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之後,這些「礦主」依然能夠繼續的生產比特幣,並通過國外的交易市場兌換成其他貨幣後再投入交易。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員工大規模被裁,股東相繼退股,萬達怎麼了?
滬銀監局召開 「一帶一路」外資行和代表處座談會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