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為戰爭準備的不止是大米而已

日本為戰爭準備的不止是大米而已

在太平洋地區,日本和美國都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將來如果爆發戰爭的化,他們之間一定會發生較量。

雙方雖然相距幾千里,為了爭奪太平洋這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不得不說,這就是緣份哪。

20世紀20年代,日本從上到下都覺得是歐洲列強讓他們在中國的利益被不斷壓榨,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東西,被這些大鼻子強盜搶走,尤其是日俄戰爭,如果不是有歐洲列強的干涉,日本本來有極大的機會讓沙俄和後來的蘇聯徹底從亞洲事務中出局。

基於此種理論,日本決定發動戰爭,徹底佔領中國,或至少佔領東北地區。他們的處境跟美國一樣,都沒有受過一戰的洗禮,沒有在歐洲讓人絕望的戰爭泥沼中掙扎過,因而對於大規模戰爭都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甚至有些躍躍欲試。

在中國的戰爭,日本的戰略家並沒有把中國列為主要對手,而是時刻顧忌到歐美列強的態度和反應,尤其是美國,當在中國的全面戰爭爆發時,美軍在西太平洋和亞洲的海軍力量將起到關鍵的作用,更別提日本的戰爭物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從美國進口。

1930年,日本軍隊一共17個師,20萬人,但預備役,接受軍事訓練的人,大約在400萬人。

軍事訓練課程在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大量開展,甚至小學也有軍事訓練課,當一名日本的小學生從小學畢業後,基本的新兵訓練所要求的技能,他們就都已經掌握,只等成年後,戰爭需要,就可以補充進軍隊,普通的新兵期可能需要三個月,日本只需要一個月,就可以讓一名新兵符合要求。

與此同時進行的,是日本特有的思想教育,每一名日本士兵都相信,自己的生命屬於天皇,活著的意義,就是為天皇效命。

但是與全民備戰的大形勢不同的是,日本的指揮系統稍顯混亂。天皇是日本的總司令,下轄三個大臣,作戰大臣、總參謀長還有訓練監察長。

理論上,天皇最大,其他人都需要服從他的領導,但真實的情況卻是三個大臣各自為政,像看家狗守自己的地盤一樣,誰都不準撈過界。

此外,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所謂滿洲關東軍,是獨立的區域性派系力量,駐紮在台灣、朝鮮的軍隊,一樣是有割據一方的意味,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甚至還有自己的外國援軍,也就是滿洲護國軍。

20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國防開支大量增加,陸軍得以趁此機會,對自己的武器裝備進行了更新換代,從日俄戰爭時期的以步槍和火炮為主,加入了機關槍,坦克等現代化武器。

與歐洲列強不同的是,這些武器無論技術水平,還是數量,都遠遠低於歐美,除了自身的研發水平確實要差很多,還有一點就是跟喜歡敗家的歐美國家相比,他們還很窮,造出來的武器除了要質量好,很重要的前提要滿足製造方便,成本便宜,維修便利,最好再耐用一些,所以你會發現,他們在二戰時期使用的裝備充滿巧思,顯得很精緻,但就是技術含量一般,且無法與歐美國家的武器裝備硬碰硬。

這只是一種客氣的說法,真實的情況是日軍與歐美國家的軍隊有著無法逾越的距離,針對自身的裝備不足,武器較差的劣勢,日本開發了許多他們認為歐美國家所不具備的優勢。

在訓練大綱中,日軍強調夜襲、滲透、伏擊、狙擊、偽裝、陣地設防,還有充分利用地形,但是指揮官在指揮戰鬥時,卻更喜歡用簡單的,風險性極高的手段來調動部隊,與日軍掌握的複雜而實用的技能無法相匹配。

這種結果就是當防守時,日軍可以做到非常出色,但是進攻的時候,日軍變得很容易受到打擊,而且日軍不鼓勵下級的主觀能動性,強調絕對的服從,當上級的意圖是正確的,對面的敵人是戰五渣的時候,日軍往往會取得比較大的戰果,如果碰到成熟老練的對手,作戰計劃再出錯,日軍就會兵敗如山倒,變得不堪一擊。

至於日軍糟糕的後勤保障,那更是無力吐槽的存在,從日本加入現代化戰爭以來,無論日俄戰爭,還是一戰後的發展軍備時期,還是整個二戰時期,日軍的後勤始終是讓他們感到絕望且無可奈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清 的精彩文章:

德國——惡魔蘇醒
捷克悲歌——慕尼黑陰謀下的背叛

TAG:視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