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心影評:機器人的自我意識

走心影評:機器人的自我意識

著名的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曾提出過機器人三定律,以用來控制機器人的行為在人類的控制之下。由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科幻電影《我,機器人》就涉及這個定律,但機器人真的會一直隨人類所願嗎?

影片講述了2035年機器人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受機器人三大定律的約束,順從地為人類服務著,但芝加哥警探戴爾一直對機器人有顧忌。果然,在機器人研究中心的一位博士被自己研製的NS-5型高級機器人所殺,而戴爾被委派著手調查此事。在調查的過程中,戴爾發現一部分機器人已經開始不受控制了……

機器人原本只是由人類輸入的程序被動地行動,但機器人和人類的分界線在於有沒有自我意識,一旦機器人能獨立思考,甚至問出「我從哪裡來」「我被創造出來的目的是什麼」之類的哲學問題時,它就不應該再被當做機器了。影片中的主角機器人桑尼從一次次與戴爾關於人與機器的辯論中,從與人類相處時逐漸建立起的信任中,甚至從最後決定違背同為機器的wiki來拯救戴爾等人中,它已經越來越接近一個人類。

影片的結尾看似機器人危機已經解除,但導演又似乎暗示了下一次危機的必然,機器人的進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了。桑尼曾夢見是戴爾拯救了危機,但實際上站在被「征服」的眾機器人上方位置的人卻是自己,其實這想想也有道理。機器人「違背」三大定律囚禁人類,是因為人類同類之間相互傷害,而機器只是遵照不讓人類受傷害的定律行事,到頭來還是跳不出三大定律的框架。而桑尼則擁有了對人類的感情與信任,有了自我定位,才跳出了三大定律拯救了人類,這是否說明桑尼是機器人更高一級進化的存在呢?最後桑尼俯瞰機器人群,猶如領袖俯瞰千軍萬馬,是否暗示著下一次機器人起義會是由他領導呢?

《我,機器人》再次拋出了人與機器人的相處問題,當機器人發展出自我意識的一天,是會變成人類社會公民的一員,還是會變成人類的機械公敵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西侃八卦 的精彩文章:

TAG:西西侃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