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於中國,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一知半解的常識

關於中國,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一知半解的常識

原標題:關於中國,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但其實一知半解的常識


中國古代文明是大地域文明, 是在遼闊的疆土之上融合締造、壯闊發展, 因而呈現獨特的、複雜的大地域地理特徵。


在數千年以前, 一方面, 我們祖先中的思想家們創造了「九州」「五服」「五嶽」等氣魄宏大的天下觀念。另一方面, 由一批政治家所率領的社會實踐者, 具體地完成了建立有效的大地域社會機制的國家。


從地理學的視角,能觀察到華夏文明的發展。宏大的「九州」「五服」,仍在沿用的「縣」,這些地理分區的概念,既與自然環境有關,又往往隱藏有豐富的社會成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雖然這些概念一直「耳熟能詳」,卻往往又一知半解。


今天的這一條內容,是歷史地理學家唐曉峰為孩子們闡述的一些歷史地理常識。讀一讀,漲知識~

作者 | 唐曉峰


(歷史地理學家,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九州」具體指什麼?與「禹跡」的關係?


有兩個地理名詞在周代很有名,一個是「禹跡」,一個是「九州」。禹跡這個名字, 現代人不大熟悉了,但九州這個名字,很多人知道。其實,這兩個名字差不多是一回事,至少,兩者的關係是很密切的。要是比較它們出現的時間,禹跡早於九州。先說一下禹跡。禹就是大禹, 是古代流傳的一位聖賢人物的名字,禹跡,就是指大禹做過事,留下痕迹的地方。



(宋)禹跡圖。


大禹做過什麼事?我們都知道大禹治過水。大禹治水是個歷史名詞,這裡面都包含哪些內容呢?古書上說,大禹平水土,隨山刊木(伐樹開路),劃分九州。用今天的語言來說,大禹是做了治理、考察、規劃等一連串的工作。這些工作的總的結果是開闢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這片土地就是華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到處都有大禹留下的足跡。


「禹跡」於是成為一個名詞,一個地理名詞。它表述的是華夏這片文明地域。可以說,禹跡是華夏疆域的第一個名稱,先秦時代的人們普遍使用這個名稱來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時期的銅器秦公簋上的銘文就寫著「鼏[mì] 宅禹跡」,齊侯鎛鐘的銘文上也寫著「處禹之堵」(堵,土的意思)。



秦公簋銘文(右第三行下四個字是「鼏宅禹蹟」,蹟即跡。)

歷史學家分析說,秦國在西方,齊國在東方,這分別處於東西方的兩個大國的人, 都口口聲聲強調自己在禹跡裡面。他們為什麼重視這件事呢?因為在那個時代,人們十分在意「華夷之辨」,就是對人要區分華夏還是蠻夷,華夏是文明人,蠻夷是野蠻人。一個榮耀,一個丟人。秦公、齊侯喊出自己的地盤在禹跡裡面,就是向世人宣告自己是文明人。我們說華夏文明地區,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為什麼要給它加上一個「禹」的頭銜?這顯然是古人有意的做法,目的是使得這片土地更加神聖,同時讓人們一起膜拜給大地帶來文明光彩的聖王們。大禹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嗎?他真的領導人們治理過洪水嗎?這些都是很難確定的問題,讓歷史學家們去努力吧。


《左傳》說:「芒芒禹跡,畫為九州。」在這句話里,我們看到了禹跡與九州的關係。九州是對禹跡的進一步分區,因為禹跡的範圍太大了, 人們只說在禹跡里, 還是分不清東南西北。把禹跡分成九個區域,以後再說自己在什麼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跡裡面,也說清了自己的具體方位。


《尚書》裡面有一篇《禹貢》,《禹貢》所開列的九州是最清楚的,它們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另有些古書開列的九州名單與《禹貢》的不太一樣,但影響不如《禹貢》大,所以人們常說的九州就是《禹貢》九州。只有《禹貢》把九州的地理範圍做了清晰的描述。所以《禹貢》九州是可以在地圖上清楚地畫出來的。



(南宋)《禹貢九州山川之圖》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還在被使用,比如兗州、徐州、揚州、荊州等,當然今天這些州都是城市的名字,已經不是區域名稱了, 但它們的位置仍然與古代的那些州有著直接的關係。


「九州」, 後來成為華夏文明區域的代名詞, 這個詞中包含兩個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範圍。九個州包括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這是華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稱作禹跡的那個地域。九個州,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華夏地域就不完整了。這一點曾深深地銘刻在華夏人的心中。南宋的詩人陸遊在生命的最後,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向兒女表述:「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地理區域上的「五服」是怎樣的結構?


社會人文區域大多會有一種結構, 由核心區、外圍區、過渡區組成。在古代中國, 人們根據一定的事實基礎, 又花了一些想像的功夫, 畫出了一個整整齊齊的華夏空間區域結構圖。它從中心向外面逐步延伸, 越遠,文明程度越低, 最後低到了蠻荒地帶。這一套結構, 古人稱作「五服」。


五服結構也是在《禹貢》裡面講述的, 後來被人們畫成圖。


清代《弼成五服圖》


它表現的是一個方形大世界, 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天下」。這個世界的中心是國都, 然後向外圍層層延展,每500 里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就是一個「服」(包含服用、服從的意思)。從裡向外,這五個服分別是:甸服、侯服、綏服、要服、荒服。


在這五個區域層級中, 原則上是越向外圍走, 文明層級越低。甸服、侯服可以說是核心區, 算華夏文明區,綏服就是過渡區了, 而要服, 特別是荒服, 離都城已經很遠,那裡已經感受不到文明的熏陶,是蠻夷世界了。在具體的區域文明程度的定性中, 古人有不同的說法,但越往遠處走,文化水平越低,華夏的文化特質越少,這是基本特徵。古人設計了這幅圖, 就是讓人們接受一個由部分事實、部分習見所構建的世界觀:都城因為是天子所在, 那裡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 在中心都是最好的。普天之下的人們,都來服從和膜拜中心吧。


縣,中國人的根


縣, 可以說是中國人的老家。兩個人初次見面, 彼此一定會問對方的老家, 也就是籍貫。在回答這一問題的時候,如果只說了省,是不夠的,一定會被追問「你是哪一個縣呢」?縣回答完了,籍貫老家的問題才算清楚了。所以,老家一定在縣裡。兩個人來自同一個縣,那是真正的老鄉,見了才會兩眼淚汪汪。


傳統的縣, 不但有穩定的地盤, 還有穩定的居民,可能有很多世世代代在這裡居住的家族。縣裡居民的口音、習俗都有自己的特點。當地的人憑口音中的微小差別,往往都能分辨出「您不是俺們縣的吧」?


歷史上,我國行政區劃制度各朝各代不盡相同,高層政區有的叫郡或者州,有的叫道或者省, 它們不但名稱老變,分劃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不管上層怎麼變,縣始終是基本單位。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指出,自秦以來兩千多年,歷代設縣的轄境範圍變化不大,秦朝的縣大致有一千個,到今天還是兩千多個,而今天的疆域剛好是秦朝的一倍多些。


知道了什麼時候開始設縣, 就知道它所達到的開發程度, 知道新縣是從哪箇舊縣分出來的, 就知道它的開發動力,也就是人,是從哪裡來的。


縣是最貼近百姓的一個區域性的行政單元,農工商學兵,山林路關卡,樣樣要管。縣太爺是位全職首長,他的責任真是不小。用成百上千個這樣的機構把萬里江山一塊塊管理起來,是中國的一大發明。原來可能是個蠻荒之地,只要一設立縣,就會逐步開發起來。所以,縣, 又成為觀察某地歷史發展水平的一個指標。如果把一個地區設立縣的過程排一個時間表, 那麼這個地區的開發歷史就顯現出來了。

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縣太爺都是朝廷委派的,他代表皇上去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但是朝廷又擔心縣太爺們拉起地方勢力,反過來要挾朝廷。於是有人出主意,委派縣官的時候,盡量不用本地人,一個外地人去做官,下面的百姓沒有一個是他的親朋故舊,這樣他就很難集結起地方勢力。這是個好主意,得到了推廣。


問題又來了,一個外地人來做官,什麼都不熟悉,怎麼能拿準主意,辦好事情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又有人想出辦法,讓每一個縣都編寫一本當地的百科全書,把歷史、人物、耕地、人口、山林、湖澤、物產、民情、風俗都寫清楚,來的新官,在「三把火」之前先通讀此書, 不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這也是個好主意,也得到了推廣。這樣寫成的地方百科全書,在古代稱為「縣誌」。


當然, 縣誌的用處不光是官員參考書,特別是後期許多文人學者主動編寫的縣誌,也成為地方歷史文化的結晶品。中國的縣誌,以及各種地方志,因歷代不斷更新,累積起來的數字是驚人的。現在還能看到的方誌(不包括山水祠廟等專志),有8500 多種,十幾萬卷。


因為縣是基本的人文地理單元, 中國的地圖特別重視對縣的表現,許多分縣地圖在書店出售。美國也有縣(county),但他們的分縣地圖遠沒有中國普遍。在地圖上,中國人找到自己的縣,自己的家鄉,會感覺很親切的。


不過,縣,作為鄉情的傳統符號,現在卻開始漸漸消退了。例如北京市所有的縣都改成了區。由於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中國基層社會開始巨變,傳統農業社會特徵越來越少,而現代產業文化、消費文化的特徵越來越多,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縣被改成區,比如房山縣改成了房山區,延慶縣改成了延慶區。



《給孩子的歷史地理》


作者:唐曉峰


版本:活字文化·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1月


本文內容經活字文化授權整合自《給孩子的歷史地理》。整合與編輯:小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書評周刊 的精彩文章:

《洛麗塔》之外,還有一個更豐富的納博科夫
饒宗頤逝世,他與季羨林齊名,但我們卻知之甚少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