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刑到死緩,簡訊拜年還能繼續逆襲嗎?
狗年春節中,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拜年簡訊的接收量和發送量竟然比以往有所增加,被早已宣判死刑的簡訊服務好像被改判為「死緩」。
根據工信部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期間(2月15日—21日),在拜年方式視頻化、流量資費大幅下降等因素推動下,我國移動數據流量共消費了84.9萬TB,同比增長236%。在防火防盜安全提醒等各類公益簡訊、企業拜年簡訊的拉動下,春節假期期間,全國移動簡訊發送量123.7億條,同比增長6.6%。
2013年春節期間全國移動簡訊發送量累計311.7億條,但到了2014年的春節全國移動簡訊發送量累計只有182.1億條,同比下降42%,首次出現大幅度下滑,除夕當日發送量達到110.4億條,是日均發送量的9倍,但比2013年除夕下降了8.0%。此後,人們已經不再關注簡訊拜年,而運營商們也終於可以在大年三十不再擔心簡訊擁堵帶來的用戶投訴。
確實,微信中的拜年信息增長很多。正如微信所公布的數據,2018年的春節期間,除夕到初六凌晨的六天內,微信發送總量達2297億條(當然,這些並非都是拜年簡訊,也有約打麻將的),朋友圈總量28億條,音視頻通話總長175億分鐘。
此前一年,據微信發布的《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天,利用微信傳遞春節祝福的音視頻通話時長達21億分鐘。其中,男性撥打給女性的音視頻通話時佔比為31%,位居首位,其次為女性用戶之間音視頻通話,佔比29%,女性撥打給男性音視頻通話佔比為26%,男性之間音視頻通話時長佔比則為14%。
所有的通信業務都是有明顯的周期性的的,沒有例外。從1998年簡訊起步之後,就經歷了爆髮式增長的周期。2000年中國手機簡訊息量突破10億條,2001年達到189億條,2004年飛漲到900億條,2012年全國移動簡訊發送量達到8973.1億條。
此後就進入了簡訊的快速下滑周期,2013年,中國簡訊數量降幅1%;2014年數量下降了14%;2015年下降至6992億條。我們看到,這幾年正是中國3G到4G的快速發展期,也是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期,人們都開始使用流量上網。
近幾年來,隨著4G網路的快速提升和家庭寬頻WIFI 的普及,音視頻通話越來越成為流行,人們也開始克服了傳統的視頻通話心理障礙。微信視頻聊天的使用量大幅增長,2017年11月騰訊發布的《2017年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每天有2.05億人次音視頻成功通話記錄,音視頻通話月人均成功通話次數達到19次,人均時長139分鐘,較2016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35%和114%。在2016年12月28日,微信團隊在2017微信公開課PRO版上發布了《2016微信數據報告》曾顯示,微信日成功音視頻通話總次數1億次,較去年增長180%。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雖然騰訊官方發布的數據採取了不同的口徑,外界難以準確的進行同比計算,但還是能發現,從2015年開始,音視頻通話的量就在快速增長,增長率保持在100%左右。事實上,微信音視頻通話的增長是騰訊又愛又恨的事情,不僅不會提升微信的價值,還會讓微信進一步在電信運營商之後變得「管道化」。微信需要尋找新的盈利模式,而從歷史上看,音視頻的互聯網價值遠遠不如圖文為高。
簡訊拜年曾經在差不多五年時間裡是中國的「新年俗」,但這種信息技術造就的「年俗」顯然缺乏長久的程式感,很容易被替代。當微信火爆以後,基本「不用花錢」的微信群發拜年就成為了時尚。而隨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音視頻也會火一段時間(當然達不到簡訊或者微信那樣的程度)。所以,我們看到,淘寶與央視合作,明星大拜年。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除夕夜共有1.5億用戶打開手機淘寶,接收明星的春晚視頻拜年和紅包福袋。
這些年,親戚朋友之間的簡訊發送量越來越少,但商業用途的簡訊卻在增加,簡訊強送達硬反饋的特點一直具備微信所無法實現的能力。確實,很多人也注意到,包括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唯品會等等,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多的利用簡訊在做營銷,不管是優惠券還是理財提醒,更不要說登錄驗證碼,都少不了這個渠道。數據顯示,10月11日-11月11日,360平台監測的數據是,77.5%的簡訊是從106開頭的商業服務號碼發出的,電商平台及商家是垃圾簡訊的主要發送者。
簡訊已去,但未到終了。即便是苟延殘喘,也會讓簡訊活到5G時代,在物聯網成大勢以後,簡訊會不會借屍還魂迎來又一個春天呢?
※線下實體商業與互聯網巨頭誰在玩誰?
※阿里巴巴、亞馬遜和沃爾瑪上演全球新零售「三國殺」
TAG:北國騎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