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經別再忍著,最全的中醫調理方子快收好

痛經別再忍著,最全的中醫調理方子快收好

現在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非常大,很多女性都會出現痛經的現象,每到生理周期那幾天,絞痛之外還經常伴有伴有下背部痛、噁心、嘔吐、頭痛或腹瀉,影響精神狀態和日常生活。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以下幾個老中醫開的方子,可以根據不同的體質和原因進行調理,快收了試試吧!

氣滯血淤型痛經

常見經前期或經期下腹脹痛,月經少而不暢,經血顏色發暗並且淤積有血塊,當血塊排出後經痛會緩解,這種類型的痛經常常伴有胸悶,乳房脹痛等現象,主要疏肝理氣,化淤止痛。

推薦方葯:橘葉調經飲

原材料:山楂6克,清橘葉6克,干松10克,蠶砂10克,荔枝核12克。

做法:1、所有材料洗凈,放在砂鍋中用3碗水熬成一碗即可。

2、在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3-5天。

寒凝血瘀型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氣血運行不暢,經行之際,氣血下注沖任,胞脈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痛經發作;寒傷陽氣,陽氣不能敷布,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為寒凝血瘀之徵。需要溫經散寒,祛瘀止痛。

推薦方葯:溫經湯。

原材料:若痛經發作者,酌加延胡、小茴香;小腹冷涼,四肢不溫者,酌加熟附子、巴戟天。

若經行期間,小腹綿綿而痛,喜暖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畏寒肢冷,腰骶冷痛,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脈沉細而遲或細澀,為虛寒所致痛經。治宜溫經養血止痛,方用大營煎加小茴香、補骨脂。

濕熱阻絡型痛經

主要表現為經前或行經過程中小腹脹痛,經量少或多,經血顏色紫紅,小便色黃,常常出現便秘癥狀,有時出現全身低熱起伏。

推薦方葯:桃紅醬靈湯

原材料:桃仁9克,當歸12克,川芍6克,赤芍10克,五靈脂10克,敗醬草30克,紅藤15克,丹皮9克,炒山梔9克。

做法:1、所有藥方一起放在砂鍋中煎汁。

2、在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3-5天。

氣血虛弱型痛經

主要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空墜隱痛,喜歡用手按於腹部,月經量少,經色淡紅,頭暈,還伴有食欲不振,經後腹痛,心煩失眠等的情形。

推薦方葯:養血調經湯

原材料:陳阿膠9克,艾葉6克,當歸12克,炒白芍15克,大川芎6克,大熟地12克,香附10克,炮姜5克,失笑散10克。

做法:1、所有藥方一起放在砂鍋中煎汁。

2、在經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一劑,連服3-5天。

腎氣虧損型

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小便清長,面色晦黯,舌淡,苔薄,脈沉細。腎氣本虛,精血不足,經期或經後,精血更虛,故小便隱隱作痛,喜按;腎虛沖任不足,血梅滿溢不多,故月經量少,色淡質稀;腎精不足,不能上養清竅,故頭暈耳鳴;腰酸腿軟;也為腎氣虧損之徵。需補腎填精,養血止痛。

推薦方葯:調肝湯(《傅青主女科》)。

原材料:當歸、白芍、山茱萸、巴戟、甘草、山藥、阿膠

方中巴戟、山茱萸補腎氣,填腎精;當歸、白芍、阿膠養血緩急止痛;山藥、甘草補脾腎、生精血。全方共奏補腎填精養血,緩急止痛之功。

若經量少者,酌加鹿角膠、熟地、枸杞子;腰骶酸痛劇者,酌加桑寄生、杜仲、狗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經 的精彩文章:

女人痛經別再喝紅糖水啦,這樣做更有效!
緩解痛經有哪幾個小妙招?

TAG: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