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施維奇∣紫銅色的天空

施維奇∣紫銅色的天空

紫銅色的天空

文∣施維奇

豆蔻年華的心田,總是最適合神話故事的生長。至今記得在瑟瑟發抖的漫長的冬夜,蜷縮著閱讀楚圖南先生譯著《希臘的神話和傳說》那樣一種熱切和喜悅。希臘的神長著翅膀,在我的印象中他們較為辛苦,飛越愛琴海似乎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中途還得在海礁上休息片刻。不像中國的神仙是在雲彩上過日子,騰雲駕霧,逍遙自在,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

「當太陽漸漸升起,離開絢麗的海面,騰向紫銅色天空,照耀不死的天神和有死的凡人,高懸於豐饒的天野之上。」這是荷馬對眾神不朽的禮讚。眾神中我最喜歡勝利女神,傳說她曾協助宙斯戰勝泰坦巨人。她衣袂飄然,從天徜徉而下,勝利便隨之而來。

勝利女神也是希臘雕塑中常見的題材,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公元前二世紀至三世紀,為紀念塞普勒斯海戰的勝利,羅得島的雕塑家創作的那尊。雕像矗立於海邊山崖之巔,迎著海風,勝利女神猶如從天而降,在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沖向前方,雄健碩大的羽翼,豐腴健壯姿態優美的身軀,輕盈飛揚的衣裙,無所不包的和諧以及莊嚴與靜穆……充分體現了勝利者的雄姿和一個民族磅礴的生命力。

與這次塞普勒斯海戰差不多同時,古老的東方也發生了秦滅六國之戰。同樣是慶祝勝利,同樣是銘功頌德,東西方選擇的表現形式不同:希臘雕塑,中國刻石。雕塑作為一種具有實在體積的三維空間藝術,用靜止實在的空間形式與時間相抗衡。而先秦李斯的六大刻石則成為中國書法史上劃時代的豐碑,從此以後,「燕然勒石」成為中國歷史上特有的文化現象。

這種微妙的差異無獨有偶,在羅馬凱旋門和秦漢碑刻中還可看到:前者浮雕,後者只有文字。相對於中國精神的主觀傾向,浸透了一種明晰的理性主義的西方精神有趣地顯現出來。在審美觀念上追求最美、最和諧的比例、形體;在藝術觀上,強調摹仿自然;重視個體生命的存在和價值,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在人體美中發現神,成為希臘藝術的顯著特色。

黑格爾說,古希臘是「整個歐洲人的精神家園」。希臘神話是西方藝術的精神本源。希臘精神鍛造了整個西方文明,並對世界文明產生重大影響。公元前三二六年,在塞普勒斯海戰不久,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率領希臘人征服印度。希臘雕塑進而影響印度佛教,產生「希臘的菩薩」,這種「犍陀羅」風格的佛教造像藝術盛況空前,以致佛教甚至還被人稱為「像教」。佛教文化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繁榮,佛教造像題記藝術也達到極高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這裡,中西藝術微妙的差異,更為有趣地顯現出來。北朝題記在清代掀起書法史上的狂飆突進運動——碑學,中國書法自此分出碑帖二派,碑派古拙凝聚原始意趣,帖派捕捉生命個體情趣。碑學的興起,由阮元、包世臣倡之於前,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總結提升於後,在實踐上成就於鄧石如、吳昌碩等。儘管北朝造像題記同刻在一塊石壁上,但碑派書家學者發現題記卻忽視了雕刻。

而西方專家恰恰相反,只看見造像,未看見文字。「魏的雕刻——無論是亡於534年的北魏或其後繼者,534年之後的東西魏——代表人類宗教藝術的一個高峰。」法國漢學家,以研究東方文化史而著名的雷納·格魯塞,在《中國及其美術》一書中高度評價北朝石雕,而題記卻被忽視了。

中西文明影響不是線性的,而是交互的。從愛琴海到絲綢之路,從勝利女神鵰塑到北朝造像題記,從古到今,中西藝術燦若星河,交相輝映。無論是阿爾卑斯山上飛翔的神,還是昆崙山上駕雲的神,紫銅色的天空陽光普照,眾神在上,芸芸眾生有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冬季男士衣服搭配
楊冪是娛樂圈的「尷尬之王」和她坐在一起的男明星都飽了眼福!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