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想要自控,卻總是「失控」

你想要自控,卻總是「失控」

先奉上我拍攝的封面照片

這是和我媽在泰國甲米

1

題目當中的失控,是想表達自控能力差,不是情緒失控,所以加了引號。

我昨天發起了【張放陪你30天改變自我】計劃,我寫文章時說有150多人參加,今天又增加到了200多人。很開心,希望我們都變成更好的自己。

昨天預告了,今天文章的內容是樹洞期間私信我關於自控力差的案例。很多人在生活中,會想達成一件事,比如瘦10斤、看幾本書、考過雅思、考上研究生。

下定決心的時候雄心壯志,正式執行的時候玩物喪志。一個月過去,書沒有看,單詞沒有背,還肥了10斤。你那些信誓旦旦,到頭來不過是信口開河。

為了認真貫徹不打擊,只幫助的方針政策。我想提高分析的科學程度,去看了相關文獻資料。想從裡面試著找出自控力差的原因。但發現,很多論文說來說去就那幾個原因,不過我還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我從中摘取出來與你們分享。

2

先看樹洞案例:

第一位,「想瘦瘦不下來」的精緻豬豬女孩

相信你們也一樣,明明已經胖得不著邊際,但身邊總有幾個人說你勻稱點好。你也應該知道,這種鬼話去騙16歲少女還差不多,但奈何你內心依舊選擇自我麻痹。

第二位,「想學學不進去」的大學生

你們是否也一樣,眼睜睜看著別人考上名校,心生羨慕,發誓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三個小時後,拋掉書本,刷起微博,逛起淘寶。

第三位,「怎不著都不行」的畢業生

「我不美,我不高,我膽小,我懦弱,我不努力,我也沒讀過幾天書,我怎麼著都不行,但我想要一個好結果」這句話很多人應該在心中默念過很千百遍,放放送你一句,想得美。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們,有沒有從這三位身上看到點自己的影子。如果這三位主人公看到文章,也別生氣,放放只是調侃,並無惡意。

我寫出來,是為了讓大多數有這樣煩惱的人直面缺點,只有直面,才能改掉。

3

接下來,分享翻看文獻中我覺得有趣的東西。

我在查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研究者對於自控力的研究,大多數都是針對高中生和初中生。看來你們在學者的眼裡都是有自控能力的人,哈哈哈,但他們殊不知,高中和初中還是自控能力相對強的時候,到了大學和工作,簡直就是放飛自我。當談,也有可能學者們覺得初高中生還有救,你們已經無藥可救了,哈哈哈。

關於自我控制的定義,有學者認為是人們通過外部的獎勵和懲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控制。但我不太同意這個說法,雖然小時候,爸媽總說考好了給什麼獎勵,考差了給什麼懲罰。但後來你會發現,更多的懲罰其實並不來源於外部,而是來源於內心,你沒完成計劃看的完書,背誦的單詞,沒有人會責怪你,只是你會責怪自己。而你完成計劃,別人誇讚帶來的快樂也是短暫的,你自己的成就感才是持久的。

很多文獻提到一個概念,叫做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你對想要完成的目標有多少信心。很多學者的研究對自我效能感與控制力的關係作出了證明,兩者呈正相關。就是說,自我效能感強,自控能力就越強。這個結果,恰好佐證了我給你們提出解決方案的科學性,我讓你們把近期目標縮小,比如一天看5頁書。這樣你們對要完成的目標就有信心,你的自控能力也就會越強。

有篇論文中提出一個概念,我覺得好貼切,叫做「無聊傾向」,哈哈哈,我才知道,原來有些人之所以會經常覺得無聊,或許是因為他有無聊傾向。這個文章里把「無聊傾向」歸類於消極人格,這個我不同意,因為一個人如果在無聊中也覺得很享受,又怎麼能算是消極呢。

最後給你們分享羅傑斯在人本主義理論中提到的理論,「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實現傾向,這種實現傾向不僅要在生理、心理上維持自己,而且要不斷增長和發展自己」。也就是說,大多數人都會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你們總會給自己定各種目標,如果你們沒有這種自我實現傾向,也不存在自控力這一說法。

以上就是我看了一些文獻後,想要跟你們分享的東西。希望你們看完有所收穫,但我估計當有些人看到某些詞的時候,應該在翻白眼,比如自我效能,自我實現,哈哈。

我現在還挺期待,一個月活動結束後,和你們交流失敗和成功的感受,那樣我會得到一手的原始資料,有助於我了解自控力,也可以更好的回饋你們。

4

為了充分尊重版權,列出我所看的文獻,在此表達我衷心的謝意。由於我寫的不是正規論文,也就不用列正規格式。

何靜《拖延症的成因及對策分析》

趙鑫《大學生無聊傾向對學習倦怠的影響—情緒調節策略的中介作用》

葛欣欣《中學生意志力信念—學業自我效能感和學業拖延的關係及干預研究》

宋天嬌《高中生學習自控力—學校適應與學習倦怠的關係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放意肆志 的精彩文章:

TAG:放意肆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