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米人——世界上最後的白人土著民族
樓主2月22日-28日,在芬蘭赫爾辛基、羅瓦涅米逗留了幾日。
在羅瓦涅米的北極圈地帶尋訪了薩米人的馴鹿農場、體驗了哈士奇雪橇犬的拉雪橇。
薩米人被稱為世界上最後的白人土著民族。
說到土著的時候,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非洲未同化甚至「茹毛飲血」的黑人部落。如果說歐洲也有白人土著,而且是在資源最豐富,收入最高的北歐區域,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北歐五國,作為歐洲乃至全球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其國民受教育程度也排在全球前列。但實際上,在斯堪的納維亞人未踏足芬蘭建國前,整個芬蘭國土都是這個土著的,連挪威和瑞典的大部分國土以及俄羅斯的科拉半島也都是搶來的。如果追溯歷史的話,這個被稱為「薩米」的土著民族在這片北極凍土上至少生活了一萬年,連古希臘以及古羅馬遺迹中都有薩米人馴鹿的記載。
挪威歷史學家經過長期考證後得出結論,薩米人曾經建國近百年並分為農漁與游牧兩大族群聚居。斯堪的納維亞人開始擴張土地後,薩米人不得不開始四下遷居,形成如今北歐五國都有薩米土著居住的現狀。其中生活在挪威的約有4-6萬人,瑞典約3.5萬人,芬蘭9350人,俄羅斯2000人,冰島以及丹麥,烏克蘭也各有數百人。
挪威王室至今仍保存有大量薩米土著資料,其中最著名的是發生在1349年的一次鼠疫,當時集中在外島和峽灣附近的挪威人與內陸貿易頻繁,鼠疫發生後損失慘重,唯獨以馴鹿以及冰河捕魚為生的薩米人因拒絕通商而毫髮無損。這也是薩米民族被廣泛承認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以及國際公約等組織隨後宣布,將薩米人列為歐洲唯一白人土著進行保護,並撥款收集薩米人語言以及文化進行整理,而挪威政府則建立薩米議會予以半自治待遇。如今議會內有薩米議員的城市都會升旗兩面旗,其中一面就是薩米「國旗」,也因此被稱為挪威的國中國。
進入城市生活的薩米人已經被同化與北歐普通人無異,約有10%的薩米人仍堅持在沿海捕魚或馴鹿放牧,如今更以「游牧體驗」和「北歐土著」為主題推出遊覽觀光項目。
在挪威大部分城市都能見到薩米旅遊的宣傳,由於薩米人急於開拓知名度,往往將旅遊費用降至成本甚至賠本也要接待遊客,為推廣土著文化走出挪威創造條件,因此,花100-150美元就可以在挪威這個高物價的國家報團,前往薩米人聚居的地方遊覽兩天一夜,不僅可以接觸他們獨特的文化,也可以品嘗鹿肉與海鮮大餐,著實是一種極為難得的體驗。
你不知道的薩米人——歐洲最後的白人土著,竟然女人說了算?!
END
本文由周海濱微說發布,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周海濱官方微信公號
微信ID:zhouhaibinweishuo
周海濱作品
1.《家國光影》
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失落的巔峰:
中共六位前主要負責人親屬口述歷史》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新京報春季好書」、「新浪好書」
3.《我的父親韓復榘》
(韓子華口述 周海濱撰述)
中華書局2013年版|「中國影響力圖書獎」


TAG:周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