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殺劉邦

鴻門宴是楚漢爭霸史上比較有轉折意義的一場盛宴,期間范增多次要求項羽誅殺劉邦,項羽都不為所動,究其原因,筆者芳魂分析有主客觀兩邊多方面原因。

客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項羽不具備殺劉邦的實力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心存疑問:史記里明明記載,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確實40萬打10萬綽綽有餘了,而且當時項羽部下已經攻破函谷關。

我們先來分析這40萬軍隊的成分,項羽入關中之前剛剛奪了增援趙國的楚軍兵權,參加了巨鹿之戰。增援趙國的楚軍有多少,史料里沒有記載,不過從章邯殺項梁,滅楚軍後認為楚國不足以憂慮,轉而北上攻趙(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以及宋義帶領楚軍增援到安陽停滯46天不敢和秦軍死磕來看,楚國此時實力大減,援趙軍隊不會太多,同時項羽能順利奪取兵權,離不開項氏叔侄起家的八千江東子弟兵和早期陳嬰歸屬的部隊,再加上當陽君(英布)、蒲將軍將卒2萬,巨鹿之戰前夕項羽實際統率軍隊應該有數萬,和秦軍血戰到大勝秦軍再到坑殺20萬降軍,項羽的直屬軍隊始終沒有怎麼增加(坑殺降軍就是因為不信任秦人,項羽不可能在秦地擴軍),一直維持在數萬人的規模,加上趙國軍隊,援救趙國的各路諸侯,一起拼湊了這40萬大軍。

天下一起反秦,諸侯就有十幾路,巨鹿之戰後,諸侯都聽項羽的號令攻秦(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不過也就是大面上聽你指揮,你真奪他兵權試試,不跟你死磕才怪。這也是為什麼滅秦之後項羽不稱帝,而是分封18個王(誰不想統一天下當皇帝,春秋戰國打了數百年都是為了這個,可是實力不夠,諸侯不答應啊)。所以說項羽此時只是威望比劉邦高,實力略強於劉邦。這個時候要不要殺劉邦,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巨鹿之戰到鴻門宴前後這段時間內,項羽一直是北路諸侯的帶頭大哥(南路是劉邦的十萬人先入了關中滅秦)殺了劉邦固然能剷除一個有野心的勁敵,天下待定而殺諸侯,會讓其他諸侯心存恐懼,此時項羽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剷除最強的那個諸侯,而是維護自己帶頭大哥的地位(悲劇的是在那個近乎叢林法則,實力說話的年代,項羽的幾萬軍隊並不能一手遮天,剛分封18個王就有田榮、陳余、彭越、劉邦四個王公開反叛,項羽到死都沒能消滅這四個叛軍)。

我們的教科書一直說項羽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而不殺劉邦,是不是優柔寡斷不好說,不過從項羽擊殺會稽郡守,活埋襄城所有軍民,誅殺宋義父子,新安城坑殺20萬秦卒,屠戮咸陽城殺秦帝,殺義帝等各種類似黑社會性質手段來看,婦人之仁是無論如何談不上的。

2.殺了劉邦並不能瓦解劉邦的軍隊

政治鬥爭從來不像武俠小說和演義里的大火併,政治鬥爭中自然會有趁宴會、開會之際殺人、抓人的,但是這一切,通常都是浮在水面的冰川一角。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幕後的複雜利益博弈。突襲殺一個人很簡單,殺人之前作為一個政治家要考慮的是如何擺平這件事。比如韓復渠就是被蔣介石開會時抓捕槍殺的,蔣介石敢殺韓復渠就是實力不對等的體現,韓復渠部下那點兵無論如何不敢嘩變的。再比如老蔣在北伐勝利前後一直是帶頭大哥,北伐勝利幾個大佬結拜兄弟時候,如果有人告訴老蔣,馮玉祥是咱們最主要的敵人,咱們趁此機會,摔杯為號把馮玉祥亂槍擊斃,就可以不戰而得西北了,老蔣一定會覺得這人腦子進水了。顯而易見,老蔣如果擊殺了西北王馮玉祥,馮玉祥的小弟會擁戴新的領袖與老蔣死磕,李宗仁、馬步芳、閻錫山也會聯繫馮玉祥的力量一塊攻打老蔣,你一點也不講江湖規則,大家還和你講什麼規則,這就會變得沒法收場。

事實上,歷史上幾乎沒有擊殺領袖而使其軍隊散亂的例子。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楊宇霆等人立即擁戴了張學良。張學良一時氣盛扣押了蔣介石,扣押之後馬上懵逼了,國民革命軍並沒有作鳥獸散,老蔣的小弟紛紛行動,要來西安收拾張學良,張這才迫不得已陪老蔣回南京。再有比較經典的是王允成功的殺了董卓,但是卻讓董卓的小弟逼死了。孝庄帝殺了爾朱榮,卻讓爾朱榮的小弟殺了。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殺掉劉邦,劉邦的小弟也會與項羽死磕,此時項羽直屬的軍隊還沒劉邦的多(各路諸侯不打你這個不守規則的項羽就不錯了,不會幫項羽),兩邊死磕,就算項羽能夠取勝,實力也會大減,失去諸侯裡帶頭大哥的地位。

主觀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是項羽沒有戰略預見性,這個其實有點牽強了,我們後人從結果去看,劉邦當了皇帝,所以我們覺得,項羽當時應該要幹掉劉邦。可是在天下諸侯爭雄之際,誰能看出來劉邦這一路能夠笑到最後啊。如果讓垓下之刎的項羽穿越回到鴻門宴,我想他一定會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殺了劉邦。

從史料看,范增有戰略預見性,預見到了劉邦的不一般,只是項羽聽不懂,一意孤行(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其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這只是史記單方面的記載,沒有其他史料佐證,成了孤證。史記還說劉邦的老媽被怪物×過,劉邦走到哪裡頭上都有五彩祥雲之類的,這些都不足信。

史記的記載和近代教科書的洗腦,使得很多人認為項羽是一個力大無腦的政治嬰兒。比如史記記載鴻門宴後,有人勸項羽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項羽思念家鄉,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在實力不夠強大的時候放棄易守難攻的關中,回到家鄉四戰之地固然可惜,從道理上講,項羽考慮更多的應該是關中是秦地,自己剛剛坑殺20萬秦卒,在這裡必定呆不安穩,回到家鄉利用自己的威望更容易招兵買馬。事實上項羽並不是大力勇夫,巨鹿之戰、彭城之戰展示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錘殺宋義奪權表現出了政治上的老辣,納降殺死自己叔父的章邯並對其封王更充分顯示了其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忍的本色。

綜合來看,一是鴻門宴時候項羽沒有絕對的實力,一是後來一直沒有逮到合適的機會誅殺劉邦,最終導致了項羽的悲劇。

漢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聲,

君王義氣盡,

姬妾何復生。

本來「求真歷史」公眾號筆者芳魂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真歷史 的精彩文章:

百團大戰究竟消滅多少日軍

TAG:求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