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資本王淮:理性冒險家的AI投資秘籍
獵雲註:線性資本儘管成立時間較短,卻在天使輪就投出了地平線機器人、Rokid、中科視拓、桃樹等著名的人工智慧項目。本文中,小飯桌邀請到線性資本CEO王淮,講述他的創業經歷以及線性資本的投資方法論等。文章來源:小飯桌。原文如下:
王淮說,他要做最懂悶騷科技極客的投資人,在他的身上既能看到IT男縝密的邏輯思維又不乏溫州人的商業特質。
9年美國生活,斯坦福碩士學位,也曾任職雅虎,後來放棄谷歌offer進入當時差點被當成皮包公司的Facebook,成為Facebook第二位中國籍工程師,第一位華籍研發經理,並保持著Facebook近100人的人才推薦記錄。
回國後王淮和薛蠻子、京東高管張川曾成立投資公司試水VC,而後成立線性資本成為職業「天使」。一家成立三年多的年輕基金,卻在天使輪就投出了地平線機器人、Rokid、中科視拓、桃樹等著名人工智慧項目。
王淮說,剛開始投的這些人都像過去的自己,既是很好的工程師又帶有技術的理想主義。早期天使投資的出路是更加專業化,讓大數據、人工智慧創業者想要找錢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線性資本。
如何精準捕捉隱形獨角獸?看項目看人是否有一套標準的方法論?外界對這家基金總是有太多的好奇。2017年12月,王淮榮獲小飯桌「卓·2017年度40歲以下卓越投資人」,小飯桌對王淮進行了一次專訪。作為一家年輕基金的掌門人,我們試圖從他的身上找到問題的答案和一些投資的「秘訣」。
Facebook第一位華人研發經理
在雅虎這樣的大公司里工作久了,在面對當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Facebook發來的邀約時王淮還是有些懵。
「一家沒聽過的小公司,當時的主要用戶群體還是學生,我也沒有它的賬號,心想八成是個皮包公司。」
同時發來工作邀約的還有谷歌,兩家公司截然不同的面試風格讓王淮對這家「皮包公司」心生好感。
谷歌的面試風格像是做題,對錯分明。而Facebook的面試更像是一場討論來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這種沉浸其中的過程讓王淮感覺很棒。「感覺面試我的是一群頭腦古怪甚至有點變態的人,他們很聰明,我更喜歡跟這種人一起工作。」
一個是互聯網巨頭,一個是初創公司。最終王淮不按常理出牌的選擇了Facebook,雖然當時扎克伯格比王淮還要小兩歲,雖然在王淮看來扎克伯格最大的專長肯定不是其編程能力。
現在看來,王淮選擇加入Facebook無疑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時間撥回到2003年。
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王淮決定去美國留學,考慮到博士更容易拿到獎學金,王淮直接申請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博士學位。
但俄亥俄也給了王淮兩個選擇:碩士和博士都可以讀,差別就在於每個月博士學位可以多拿100美金的獎學金。
碩士學位更大的自由度對王淮顯然更有吸引力,2003年,王淮順利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碩士,入學第一年便連著發了兩篇論文,這讓他覺得做學術似乎也沒那麼難。順利通過考試後,王淮又轉成了博士學位。
如果沒有那場芝加哥之行的話,王淮或許真的會安心做學術直到博士畢業。
2004年的冬天,王淮去和當時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做交易員的表姐見面。14年過去了,王淮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場景:就像電影畫面一樣,在這所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里,所有的交易員站在交易大廳的坑裡手裡攥著單子吵嚷吼叫。
「大家互相隔空比劃著手勢,我出5塊錢,OK?那這單交易就這麼定了,一下子就是幾千萬上億的生意,有意思極了。」這樣的情景給讀博的王淮極大的心理衝擊:原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新奇好玩的東西。
返校之後,王淮決定輟學。那一年,他24歲。
「回去跟老闆說我不想念了,所以拿到碩士學位後就『溜了』。」
王淮自己也清楚,他真正感興趣的是通過計算機來改造世界,而不是在學術上鑽牛角尖。
但當王淮真的找工作時卻並不順利。畢業後導師給王淮介紹了一份工作,對方也發出了offer,但王淮拒絕了。要知道,如果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王淮就要面臨回國的選擇。
結果王淮又等了幾個月,同時接到雅虎和甲骨文兩家公司的面試通知。
兩場面試在同一天進行,第二天王淮便收到了甲骨文的offer。頗具戲劇性的是,當王淮飛到另一個城市把好消息分享給老師朋友時,三個小時後便得到通知,原來的部門被整體裁撤,offer只能取消。
現在想起當時的情境王淮還會略顯尷尬,當時王淮給自己的一個plan B是同時申請了斯坦福大學,那次芝加哥之行帶給王淮的刺激在於,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選擇專業時並沒有繼續他所擅長的計算機專業,而是轉向了更偏商業的管理科學與工程。
「如果拿不到雅虎的offer就慘了,那就只能去讀書。」所幸幾天後雅虎也向王淮拋出了橄欖枝,王淮選擇進入斯坦福,邊工作邊讀書。
在雅虎一年多的時間裡,王淮在大數據部門負責做後台、寫系統、搭模型。「老實說還是蠻辛苦的,而且系統性的工程都不那麼有趣。」
而入職Facebook時它的體量還很小,不久公司舉辦了一次活動慶祝註冊人數超過2千萬,只是後來這樣的活動便沒有繼續下去。「用戶數量開始爆發,動不動就新增2千萬用戶,發展太快了。」
作為公司里第一位華人研發經理,一開始王淮參與了社交廣告的後台和NewsFeed的第一個後台系統,再後來做了Facebook上的生日提醒,隨後又負責Facebook的虛擬貨幣,最後一段時間還通過機器學習負責Facebook的支付安全。
更重要的是,很多早期加入Facebook的中國工程師都是王淮推薦進去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著 Facebook100多人的推薦紀錄。對於一家飛速成長的創業公司來說,人才是關鍵,而王淮把最好的人才都帶到了 Facebook。
國內VC圈的「闖入者」
5年後,Facebook牢牢佔據了社交網頁端的壟斷地位。對於王淮來說,自己做的一個小小功能就會有幾億人在用,那種創業帶來的興奮感慢慢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審美疲勞和麻木。「沒那麼好玩有趣了,想換個環境。」
5年時間裡,Facebook讓王淮有機會接觸到國際一流的工程師,當然更直接的是大把的財富。
2011年,王淮賣掉Facebook的股票實現了財富自由。那一年,王淮30歲。
離開Facebook之後做什麼呢?完全沒有答案。
從矽谷搬到西雅圖之後,王淮有半年的時間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每天的生活無非就是臨窗聽雨、看書聊天、陪家人逗孩子。
王淮一直有的習慣是找各種牛人聊天,在這樣完全放空的狀態下,王淮開始接觸創投圈。在2011年的美國,創業是「非主流」的,做天使投資更是一件「不太靠譜」的事:項目不一定懂,創始人還不是很熟悉。
在這種沒有人懂的情況下,更多人投資的方法是看到一件事情靠譜,直接連人帶錢都投進去,自己跟著做。就算是真的天使,也不過是給信得過的朋友投去至多三五萬美金。
但王淮覺得好玩,懵懵懂懂就撞進了創投圈。
如果沒有那通電話,王淮或許真的會在美國成為一名「非主流」的職業天使。
2011年底,王淮接到一通國內的電話,最好的朋友病危,第二天便買了機票飛回國內。
正是這次突然回國,王淮得以快速打入國內的創投圈。那段時間,王淮加入百姓網和大眾點評擔任CEO顧問,這才開始了解中國互聯網公司具體的運作方式。而後來王淮寫的一篇名為《我在Facebook的十點經驗分享》成為爆款文章,並引起周鴻禕、丁磊等國內的互聯網大佬的關注,隨後便據此寫完了熱門書《打造Facebook》。
也是在這時,王淮在薛蠻子家裡第一次和張川見面,張川曾是京東的副總裁,二人一個懂技術,一個懂商業,按照王淮的說法,兩個人是「惺惺相惜、一見如故」。
2014年9月,王淮和張川正式創立線性資本。
第一期募資,王淮和張川前前後後搞了四五個月,最後來自亞洲的頂級對沖基金入局,LP又有來自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大眾點評,去哪兒等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以及薛蠻子、周鴻禕、梁伯韜等投資元老。
線性資本的第一期基金,王淮並不知道自己要投什麼樣的項目,只是第一期基金結束時他發現,投的案子中大數據、人工智慧方向佔了近7成。本是無心插柳,但這也印證了自己的技術背景是能夠吸引技術型創業者的。
於是線性資本的第二期,王淮開始聚焦,主要看數據智能的基礎架構和行業應用上,致力於成為最懂悶騷科技極客的投資人,幫助創業公司少走彎路。
每一次出手都是一場戰役
當年在Facebook面試時,整個流程下來要近5個小時,甲骨文的面試更是耗時近10個小時。
這樣的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作為投資人的王淮,對他來說,每一次出手都是一場戰役:先花上一兩個小時和項目初次接觸,這叫做「珍珠港戰役」,預示著戰爭正式打響;隨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則意味著創業者要頂得住投資團隊的層層進攻,過了前兩關則正式進入D-Day(重大計劃的行動日),線性資本的三位核心團隊成員會組成「別動隊」進入被投公司從早上九點一直到晚上九點和創始人展開「拉鋸戰」,從產品、技術、市場、運營等方面展開交流。
「找份工作都要搞上10個小時,現在要給你幾千萬耗時12小時不過分吧。」這也折射了線性資本的投資風格,不輕易下手,每一個投資決定的背後必然有紮實的分析,確保自己對項目和團隊有充足的認識。
但這樣的投資流程也有例外,同盾科技是線性資本出手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唯一一個聊完一個小時便決定投資的。
當時還在阿里巴巴負責風控和反欺詐的蔣韜找到王淮,但他卻興趣不大。「還沒出來真的開始做,有什麼可聊的?」幾個月後,已經拿到幾家天使投資的蔣韜再次找到王淮,二人相談甚歡,一是王淮覺得蔣韜本人靠譜,更重要的是,蔣韜在阿里巴巴負責的業務跟王淮當年在Facebook時幾乎一模一樣,王淮知道蔣韜的這套技術到底行不行。並且當時國內的互聯網金融正在飛速崛起,金融科技這個賽道值得押注。
一反常態地快速出手後,剩下的事情還是超乎王淮的預料,同盾科技一路高歌猛進,拿下了7000多家客戶並建立起自己的數據護城河,在同盾科技的B輪和B+輪,線性資本又持續加註。當然,對同盾科技的退出也讓線性資本賺到了成立後的第一桶金。
另一個「反常」快速出手的項目是Home AI項目Rokid,創始人Misa曾掌管過阿里巴巴最神秘的部門—M工作室。王淮還記得當時在酒店咖啡廳見到Misa的場景,「只是覺得他的眼睛裡有一團火,這種感覺像極了自己當年在Facebook時的樣子,這件事要做好很難,但他背後是有一個理想在支撐著的。」
當時,被稱為「阿里土豪」的Misa在王淮面前鋪開一張圖紙,大致說了一下要做的事情:用人工智慧技術做一個能夠進行語音交互的音箱。
項目聽懂了,但是智能音箱到底有沒有能夠成為趨勢的可能,王淮心裡也是打鼓。要知道在2013年,亞馬遜的Echo還沒有面市,誰也不知道未來的智能音箱戰場究竟是什麼樣。
王淮的投資帶有很強的個人印記,人對了,那就賭一把。結果隨後幾年,谷歌、亞馬遜在全球挑起智能音箱爭奪戰,在中國市場上,Rokid在去年雙十一當天就賣出超過1萬台。
投資Rokid給王淮帶來的經驗是要對未來場景多一些樂觀主義,畢竟場景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否則完全按照投資人的標準來看,大多數項目都是不靠譜的。
「Misa是一個創造者,他能把這玩意兒給搞出來就很厲害,雖然我覺得第一代Rokid沒Misa說的那麼漂亮。」
尋找手上「沾滿鮮血」的人
剛回國時,王淮被國內動輒百萬美金的天使投資嚇了一跳,這和美國的天使投資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國內投資機構遍地開花,想要搶到好的項目,必須打造屬於自己的特點。
2017年底,一篇《早期VC已死》的文章刷屏,但王淮覺得,早期VC死不了,早期投資會更加專業化、垂直化,並做好賺長期的大錢的準備,只是如果還是按照之前大而全的路子來,想著投進去兩三年再退出撈一筆,基本就沒辦法玩了。
對於被投公司,線性資本提供四類幫助:在項目發展的關鍵節點上提供諮詢建議、核心人才招聘、核心客戶介紹,並且在項目後面一到兩輪募資時,發揮免費高質量FA的作用。
目前線性資本只有8個人,小而精的團隊讓王淮在招人時更加慎重,花費的時間越多,招進來的人才會更有把握,這也讓線性資本想要在眾多投資機構中拼殺出來需要更高的效率。
效率來源於兩方面:一是看項目時給團隊成員放權,王淮想要培養整個團隊的投資能力,而不是讓團隊簡單地找項目,投不投全靠王淮自己一拍腦袋;但同時王淮對項目有一票否決權,如果項目真的不行團隊就無需耗費過多的無用精力。
為了追蹤決策的科學性,線性資本會對團隊每個人的投資過程做準確的記錄,不管是誰,決策質量究竟如何靠數據說話。
在項目源上線性資本不會依靠人海戰術,因此看的項目主要依靠熟人推薦,被投項目的創始人推薦或者舉辦小型沙龍活動來篩選。「我們還是相信朋友之間信任的傳遞。」
同時Facebook五年的經歷對王淮投資時的幫助在於:這樣的巨頭也是從小公司慢慢成長起來的,所以在看項目時並不會戴著有色眼鏡。
王淮曾發過一條微博,「創業就是少數的夢想家帶著一群劊子手做事。」這也是線性資本的看人3P3C模型:Professional(專業)、Passionate(激情)、Persistent(堅持)和Consistent(一致)、Crucial(決斷)、Credit(信用)。
線性更樂於去投那種手上沾滿鮮血、打過仗的那群人,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只是去看人,去相信創始人要做的事。
「我到現在依然覺得天使投資在看人上是很尷尬的一件事,如果真的只是看人的話,那幹嘛還要去搞一個D-Day折騰呢?」
王淮也不是沒有失手過。早期投資時,王淮曾在一個O2O項目上押注了7000萬,項目快速起飛也快速跌落,最終只得低價出手。這次失敗的投資經歷對王淮後來創立線性資本時思考問題幫助很大:項目要投自己擅長的,不管是方向還是人,都要和自己產生共鳴。
目前線性資本內部看項目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論:
第一,看目解決的是不是一個「Right problem」,問題是不是夠大夠難,如果項目成功了能否發揮巨大的作用,這也反映了線性資本主要投的都是技術型的創始人。
第二,通過3P3C理論找到那個「Right people」,產品技術水平能夠做到國內前三,或者團隊組合獨一無二。
第三,在合適的時間投錢,拿到「Right price」。
第四是「Right timing」,項目如果三年內沒有迎來市場爆發就要有充足的造血能力,如果超過五年,那麼這就是一次失敗的投資,畢竟基金的周期在那裡擺著。
但投資本身就是一場和時間的博弈,關於第四點,王淮自己也無解。
在看項目上,整個線性資本團隊對技術細節的把控佔據了很大的精力。見到太多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王淮在看技術型項目時具有先天的優勢。
數據從哪裡來?維度幾何?如何清洗?處理後怎麼存儲?用哪一套演算法?整個投資團隊要在這些細節上死磕。
死磕的結果是,成立三年多的線性資本共投資了47個項目,其中包括地平線機器人、Rokid、點融網、同盾科技、神策數據等優質項目。
2017年上半年,資本催生了大批優質的AI創業團隊和項目,但是到了下半年,AI創業的熱潮開始降溫,好項目少了,拿錢也比以前更難了。
在王淮看來,這種「大起小落」的趨勢下馬太效應便出現了:大的AI創業公司更容易拿到大錢,強者愈強。
此前王淮曾經判斷在2017年底國內AI泡沫將會到達頂峰,而王淮最新的觀察是,AI泡沫的形態開始發生改變:之前是整個AI市場都有泡沫,而如今更多的泡沫集中在頭部,一些優質的AI項目天使輪融資動輒上億,存在估值虛高的情況,而至於這一波泡沫什麼時候會被擠掉,就要看這些公司能否順利融到下一輪。因此線性資本的打法會更加聚焦,在泡沫越堆越大的時候不去湊熱鬧了。
「我們要找那些有啤酒泡沫的項目而不是肥皂泡,找到真正的牛人而不是名人。」
理性的「冒險家」
王淮給自己投資風格的定位是理性下的冒險,尤其對於新事物,下注的時候異常果敢,為此也會做充足的前期準備,但這些準備究竟有沒有意義,老實說他自己也不知道。
這樣的風格讓王淮在面對外界風口時更加冷靜,僅剛剛過去的一年,共享、文娛、消費升級、無人便利店等風口頻出,不少投資機構跟風押注,王淮卻對追風口持保守態度。因為相比於向外看,向內去審視自己擅長什麼更加重要,如果只是一味的「追」也意味著永遠無法引領風口,背後隱藏的往往是巨大的風險。
「真正好的投資是在風口來臨之前就看到,這需要對一個領域有長期的積累。」
因此儘管風口頻出,線性資本的打法和節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投資速度上線性資本也算不上快,因為快的前提是足夠專業。所以在一些融資速度足夠快的公司面前,線性資本往往錯過,但是如果拋開專業度,王淮寧願錯過。
「有些錯過的項目一直都是很感興趣的,但還遠遠沒有到遺憾的程度。」
王淮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他不是一個全能型的投資人,不會對所有類型的項目都有敏銳的感知,聚焦在自己關注的領域,就足夠了。
和各類牛人交談是王淮在美國時養成的習慣,如今這成了他在投資領域保持足夠行業敏銳度的籌碼。
每個月,王淮都要和被投公司的創始人們電話或面談一次,一是看可以在哪些方面為被投公司提供幫助,但最後總要加上一句:最近有沒有碰上牛人創業或者準備創業。這些都會成為線性資本潛在的項目來源,因此王淮也給團隊提出要求:按照被投公司創始人的標準每周新認識一到兩位牛人,在人上保持足夠的敏銳度。「項目形成後過來找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必須要在團隊和產品成形前就了解這群人。」
王淮自己看項目的邏輯是在大方向之下來考察人。「就像當時投地平線的時候,對於余凱說的利用AI來賦能其他領域這樣一個事情是認同的,在這個邏輯下再來看人又是十分欣賞的,雖然當時很多問題回答不了,但是就願意去下注。」
入行三年,投出近50個項目,王淮坦言和剛入行時不知道投什麼領域相比,如今的焦慮小了很多。
「一開始覺得哪個領域都是機會,生怕錯過,但現在更聚焦了心態也會更好。」
對於錯過的項目無外乎兩種原因:一種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另一種是出手慢了被人「截胡」。不管是哪種原因,團隊都要分析暴露出來的不足之處再不斷改進。
對於剛入行的投資新人,王淮認為投資人不僅要向外看尋找下一個機會在哪裡,更要學會向內看,找到自己擅長並感興趣的領域。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有的放矢、找到投資的樂趣,而不是變成一個焦慮的、職業型的投資人。
成立第三年,線性資本開了一場主題為「Day 2」的年會,之所以叫「Day 2」,是王淮覺得不管自己還是基金都已經從剛入行時的青澀進入一種「第二天」的狀態:項目從廣撒網到只投數據智能方向;從以跟投為主到原則上只領投;投資規模從一般只投第一輪到看好後可以跟投兩三輪。
「線性資本的目標是五年之內做成中國最好的數據智能基金,最終做成一家百年老店,我現在做的事情也是在創業。」
總結2017年,王淮投出了十幾個讓自己興奮的項目,卻並沒有讓自己感到遺憾的事情。「項目錯過了可能是沒有緣分吧,永遠有賺不完的錢,永遠有很優秀的團隊。」
※尚德機構在美提交IPO申請,融資3億美元
※Uber推出B2B醫療叫車平台Uber Health,通過座機就能使用共乘服務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