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式溺愛,越愛越心寒

中國式溺愛,越愛越心寒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錢志亮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

(ID: qzlgzs)


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楊槍槍朗讀音頻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無憂無慮,然而過度的愛變成溺愛,很可能會「坑」孩子一生。


01


特殊待遇


所謂的特殊待遇,是指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家裡有什麼好的東西都先盡他一個人享用,處處受到特殊照顧。

特殊待遇享受多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覺得什麼都是父母應該做的,是欠他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過年拜訪朋友,一進門就看見朋友讀初中的孩子玩遊戲,到了飯點,爺爺奶奶喊孩子吃飯,無論怎麼催,孩子頭也不回:"不餓,不吃!」


晚飯過後沒多久,孩子又從房間里出來喊餓,老人家彷彿習以為常,一邊說「這會終於知道餓了」,一邊又進了廚房給孩子開起了小灶。


然而老人這麼疼孩子,孩子並不領情。


當奶奶將做好的飯菜捧到孩子面前,孩子一臉不高興:「我都說了,我不喜歡吃蔥,你們偏放這麼多!「

特殊待遇的孩子,從來不懂事情的難得。



02


當面袒護


曾經有人總結出中國人著名的四大寬容定律:「人都死了」、「來都來了」、「大過年的」,第四個就是不少人反感的「孩子還小」。


很多父母喜歡用這句話縱容孩子的所作所為,推脫對孩子的管教無方。


前段時間去看電影時,看到幾個孩子不停踢椅子搖座位,甚至跑來跑去,忍不住輕聲提醒旁邊的媽媽,結果得到的回答卻是:「他還小,不懂事,別和孩子計較。」


熊孩子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袒護熊孩子的父母。


父母不讓別人指責孩子做錯了,自己也不告訴孩子哪裡錯了,孩子就無法分辨是非。


犯了錯,意識不到,也不用付出代價,對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可怕的認知。


「他還是孩子」,不是孩子逃避錯誤和責任的借口,反而,正是因為他還是個孩子,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父母的默許和不以為然,很可能成了變相的鼓勵。



03


輕易滿足


中國的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對於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家庭條件允許的幾乎都是有求必應,有些家庭即便條件不允許,也不惜一切要給孩子辦到。


中國的小孩也很懂父母,每次想要什麼,他們都能想到辦法得到。


有的孩子發脾氣、有的孩子哭鬧、有的孩子談條件,反正有的是方法讓父母妥協。


「讓我再玩一個小時手機吧!」


「我就是要買這個玩具!」


「為什麼這個月零花錢這麼少!」


滿足孩子要有度。


新聞里經常出現一些為了買手機、買電腦和父母大打出手的孩子,就是最好的警示。


父母對於孩子的要求要有選擇性地去滿足,那些不切實際、無理的要求,必須堅決而明確地加以拒絕。


中國有句古話叫「慣子如殺子」,父母越輕易滿足孩子,孩子越容易沒出息。



04


過度包辦


很多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


我們總是能在放學路上,看到不少孩子書包都是大人幫著背,孩子心安理得空著手走,在家裡衣食住行,都由媽媽一個人承包,從來不用孩子插手,怕孩子累、怕孩子做不好。


很多十多歲的孩子不會收拾屋子,不會整理床鋪。我認識一些孩子,寄宿在學校,不會洗衣服,襪子都是備著六、七雙,周末就把臟衣服打包帶回家。


父母事無巨細的包辦,最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賴性。


孩子每長大一點,做父母的就應該放手一點。



05


越溺愛,越心寒


過度溺愛的結果就是,孩子既依賴又怨恨父母。


在家中,習慣了別人替他做事情,但出了家門,很少有人會願意接受他的頤指氣使,挫敗感就產生了。


所以很多孩子怨恨父母的溺愛包辦,想要獨立,但卻又無法脫離父母獨自生活。


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現代生活很複雜,從不會對哪個孩子心慈手軟。


即使父母有知識、有遠見、有策略,也無法保證可以溺愛、袒護孩子一輩子。


給孩子獨立的意志和自主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否則,溺愛孩子,只會越愛越心寒,越愛越成了傷害。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有難處,你是找曾經幫過你的人,還是找你曾經幫過的人?
40歲以後,你的長相會替你說話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