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國政壇撲朔迷離 應侯范雎全身而退

秦國政壇撲朔迷離 應侯范雎全身而退

上黨戰役後期,由於秦昭襄王的急功近利,在進攻趙國都城邯鄲時,秦軍被趙、魏、楚聯軍擊敗,損兵折將,倉皇退卻,而武安君白起間接因此事而被賜死(詳見《秦趙上黨戰役之分析與新評(下)》和《一代名將武安君白起之悲情結局》。在經過這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後,此時秦國的政局概括如下:

第一、調整是主基調。

從前265年秦昭襄王清除魏冉勢力,到秦趙圍繞爭奪上黨而進行一系列的鬥爭,最後在前257年秦國進攻趙國邯鄲兵敗,白起自殺,在這前後八年時間內,秦國政治家們的精神始終高度緊張。如今,秦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勝績,但自身也是疲憊不堪,秦軍進攻的勢頭大大受阻,此時,秦國上下進行一次系統的修整,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范雎處境尷尬。

前255年,河東郡郡守王稽因通敵而棄市,王稽就是當初范雎覲見秦昭襄王的推薦人。在兩年前(前257年)的邯鄲戰役中,秦將鄭安平,就是當初冒死隱藏范雎而救他一命的恩人,被趙軍包圍而投降,這兩人都與范雎有很深的個人感情與利益關係,發生這種事情,即使范雎沒有牽涉其中,也脫不了干係,畢竟你們是一黨成員。秦昭襄王沒有直接指責范雎,但話語中已帶些許不滿,范雎因此非常恐懼。

鄭安平投降可以理解,求生本能嘛!王稽圖什麼?財富?王稽本來就是秦王的人,與范雎交往應該也不錯,而秦國的平台是其他諸侯所不能比的,王稽會缺錢嗎?那是信仰?王稽能夠推薦范雎,應該與秦王、范雎的世界觀是相同的,這也不應該呀!所以,對王稽事件很不理解,而史書也沒有更詳細的記載了,我們就無從更深入的分析了。

第三、接班人問題

此時,秦昭襄王已經是接近七十歲的老人,不論是在位時間還是年齡高低,他在歷屆秦王中都是數一數二,所以秦國的接班人問題必須提到日程。秦昭襄王的直接繼承人選倒是沒有多大懸念,太子安國君地位倒是比較穩固,問題是安國君的世子始終沒有確定下來。由於安國君年紀也不小,發生不測的概率也比較大,所以秦國的第二繼承人人選遲遲未定對秦國的政壇是一個隱患。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其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沒有子嗣,所以,秦國王室公子以及各宮夫人暗地裡拉幫結夥,爭鬥角力非常激烈。

對於上述第一點,本文認為秦昭襄王的選擇是正確,秦國此時確實需要調整;對於上述第三點,後面會有專門一章進行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現在,本文主要針對第二個問題進行如下論述和分析:

秦王重用范雎,其根本原因前面已經分析過,就是秦昭襄王需要一個體制外的人幫助其清理內部的政治勢力,應該說范雎很好的完成了這一任務。現在,范雎已然是秦國位高權重的寵臣,秦王該如何面對這一狀況呢?如果任由范雎勢力做大,是否又是一個穰侯呢?而如果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很明顯,這也不是明君所為。此時,正好趕上范雎的親密戰友王稽、鄭安平出事,范雎該何去何從呢?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拯救范雎的人出現了。

蔡澤,燕國人,游仕於魏、趙等諸侯,始終碌碌無為。此時正客居秦國,聽說范雎面臨困境,認為機會來了,就故意讓人把一些話傳給范雎,說「蔡澤能力很強,一見到秦王就會被重用,取代你的位置」。范雎很氣憤,《資治通鑒》記載「應侯怒,使人召之」。很多人會有疑問:蔡澤為何要用這種方法結識范雎?而范雎見蔡澤又是出於什麼目的,他心裡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呢?

本文認為:蔡澤想在秦國出人頭地,就要得到權勢人物的青睞,秦國頭號人物自然是秦昭襄王,那范雎就應該是二號人物了,而二號人物正處在一個尷尬時期,了解一點內情的人也許認為這時接近應侯大人有點危險,而不了解內情的人也無法靠近范雎,而蔡澤在此看到了接近二號人物的機會。所以,蔡澤的目標定位明確、準確。

可是,通過什麼途徑接近這樣的權貴呢?參考以前的案例:一是通過特殊關係來引薦而得到晉陞機會,像商鞅、范雎等;二是已經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了,像子夏、孔斌等;三是委身於某一權貴門下,再尋找機會展示自己,像毛遂、藺相如等。蔡澤沒有第一、二種那樣的機會,而第三種既費時間,還可能不符合他的個性(張揚外漏)。此時,要想讓你的目標客戶關注你,就要不走尋常路了!范雎身居高位,通過拍馬溜須、低三下四、賣弄才幹、吃托請送等手段想要結識他的人太多了,應侯大人一則應接不暇,二則也會心存輕視,而蔡澤的做法卻正好刺激了范雎敏感神經,「應侯怒」就是需要的效果,「使人召之」就是目的。

而范雎的心理活動又是怎樣的呢?就是范雎為何「怒」,又為何「招之」?本文的觀點:就地位、聲望而言,范雎和蔡澤之間是天地之分,若是以前,范雎會把蔡澤的話當做狂徒的肆意妄言,不會太作理會,但是,現在是微妙時期,范雎心理很清楚,秦王對自己有點意見,只是礙於老情面沒有為難自己。而蔡澤的話正好觸動了范雎內心最敏感的一塊,應侯大人既惱怒這位小人物的尖銳之言,又想見見此人是不是真有能力,所以,「怒,使人招之」。

關於兩人見面交談的細節,《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描述的已經非常精彩了,尤其是蔡澤,侃侃而談,思維清晰而嚴謹,論證絲絲相扣,言語揮灑自如,如果學習演講,可以借鑒一下蔡澤的發言,具體內容不再贅述。蔡澤說了那麼多,核心的意思就四個字:見好就收。范雎內心是矛盾的,不是沒想過退休,但既不舍又害怕,高官厚祿誰肯輕易放棄?而放棄權柄是不是就等於把身家性命交與他手?蔡澤的出現,堅定了范雎退隱的決心,而且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范雎把蔡澤推薦給秦王,秦王很欣賞蔡澤,范雎便借故辭去相國之位,秦王就讓蔡澤擔任此職。如此范雎也算善終了。但蔡澤任相幾個月,沒有突出表現,被免職。

從秦昭襄王、范雎、蔡澤的個人結果看,這樣的結局很完美:君王仁愛寬廣,功臣光榮退休,政治投機者也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辰四海歷史地理篇 的精彩文章:

傳統政治倫理與思想理念的最後捍衛者-宋國
齊燕大戰之樂毅田單高手對決篇(五)

TAG:北辰四海歷史地理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