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如今很多人選擇離婚,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為什麼如今很多人選擇離婚,更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新年剛過,一個朋友和妻子離婚了。原因的結點是因為男方嫌棄女方過年回家太懶,沒有幫自己的爸媽幹活,女方是因為回男方家過年,家裡來親戚時女方不能同桌吃飯,受到了歧視。

從過年回家一直吵到了假期結束回城上班。然後上班第一天就去民政局辦理了離婚。

然後這個朋友便打電話邀請幾個朋友相聚,名曰慶祝,但是酒至一半後,卻突然開始訴說妻子的各種不是,從結婚時如何追求對方的刁難,到婚後女方各種挑剔,以及每年回老家的各種心酸往事都一一借著酒勁一吐為快。

說著說著突然就哭起來了。一個大老爺們在飯店裡當著其他幾個男人哭哭啼啼,的確讓人覺得尷尬,但是聽完他的故事後,我能感受到的更多的則是無奈和不舍。

雖然他們離婚的理由是因為回家過年遭遇的民俗不同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瑣事,但是如果這是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那麼之前一定有無數的稻草在他們的愛情和婚姻中承載了諸多的負能量,也最終將他們的婚姻壓得喘不過氣來。

於是,離婚就成為了解脫的唯一方法。

而在大城市中,離婚如果是一種經歷過後的無奈,那麼,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則已然成為一種常態和普遍現象。

2017年民政局官網最新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558萬對,比去年下降7.5%;依法辦理離婚登記185.6萬對,比去年同期上升10.3%。

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計算,我國男女人口差在2015年已經達到3366萬,這意味著約有3000餘萬的男性人口在面臨「打光棍」的局面。

而比打光棍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主動打光棍,也就是寧願當一個單身狗,也不願意步入婚姻的「牢籠」。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的大討論,得到了2000多條評論回復。

其中,網友「馬丁.Success」說的非常明白:除非婚姻對你是避風港,輸血管,ATM,階層升降機,基因改造器,否則婚姻對現代人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

網友「青嵐」指出,到了我這個年紀,周圍的同齡人別說結婚,基本都有娃了,就連身邊的九零後弟弟妹妹結婚的也不少,但觀察了一下他們的婚後生活質量,和一些狗血劇情片(出軌、爭家產、無性婚姻、利益結合、無休止的爭吵、剛結婚沒多久就離婚)之後,我更加覺得婚姻需謹慎,我現在的想法就是,如果碰不到一個我特別想跟她組建家庭的另一半,自己一輩子我能接受,並且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起碼自己過沒人給你添堵吧。

顯然,第一種觀點是把婚姻和愛情物化了,用等價交換的法則來度量婚姻或者說結婚的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直接或者間接、等價或者溢價的利益交換。如果婚姻是一塊跳板,那就結;如果只是增加負擔和約束自由,那還不如單身更讓人覺得快樂。

第二種觀點,就是典型的自我為主和利己主義。當然,這本身並沒有什麼錯,結不結婚都是當事人自己的事情,除了父母,別人真的無法強加干涉和拿著道德的大棒妄加評論。因為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與痛。也許,很多人的婚姻本身已經形同陌路,又有很多人的維繫只是為了孩子而已。

所以,網友「渡邊純二」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父輩們的婚姻相對更長久,並不都是因為幸福,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知道不幸福,當然不知道不幸福也是幸福。

這一觀點,得到了5000多人的點贊。

身邊很多步入婚姻的親朋和同學也感嘆,原來以為結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現在有了孩子以後才發現,即使婚姻已經成了火坑,但是依然要往裡跳,幸福早就成了一件奢侈品。

當年很火的一部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講述了幾對年輕人在大城市的愛情、友情以及打拚的故事。現在看來,很多情節真的是一語成讖。

有評論指出,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以浮誇,或者說狗血的手法,重現了都市年輕人的世界。愛情,友情,背叛,奮鬥,富二代,鳳凰男。就算它是對早一年的《奮鬥》的模仿,至少看觀眾反饋,《北愛》贏了。

如今已經是30億票房加身的導演陳思誠也在採訪中直言不諱:「我在這部劇里提到了一個所有的電視劇電影都會涉及,但沒有明確歸納出來的關鍵詞,安全感。我們青年人,其實正處於一種渴求安全卻缺乏安全感的狀態。」

所以,你會看到劇中的幾位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區的年輕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和物質的戀愛中,想要選擇一段真摯的愛情,顯得是多麼的可笑可嘆!

劇中,這句台詞還記憶猶新:「現在終於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可是這些東西你給不了。但是我愛你。但是現在這三個字給不了我安全感。」

如今看來,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其實,歸結到一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還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這種安全感的缺乏,一是來自對自身不自信的焦慮,隨著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養自己都變得勉強度日,更何況結婚後要養妻子兒女,還要照顧日漸衰老的父母;一是對另一半能否一輩子相伴到老的懷疑,在一個接一個的誘惑面前,結婚後需要房子、車子以及物質生活的保障,早已將人到中年的每一個人壓得喘不過氣。

弗洛伊德早期的理論認為,焦慮來自被壓抑的利比多(性本能)。

弗洛伊德早期認為焦慮通常有三種情況,即客觀焦慮、神經焦慮和道德焦慮。

與焦慮相對應的,就是一系列的心理防禦機制,如:壓抑、投射、升華、認同等。

這一系列防禦機制,其實和內心深處渴求的安全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而一個社會人,一旦缺乏或者不具備以上五種需求,就會產生一種無法自拔的失落感和孤獨感,即沒有愛人、朋友、社會、金錢帶來的安全感,所以他們才會自我封閉,看似傲嬌,實則孤獨地拒絕一切不牢固的關係,唯有金錢是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所以他們寧願拚命工作多掙錢,也不願意付出更多的情感和另一個陌生人搭夥過日子,變簡單的生活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

這就是現代生活,尤其是大都市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身以及很多單身只願意戀愛,不願意結婚的深層次原因。

都市女性代言人亦舒說了獨立而冷漠的宣言:「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件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既然,對於獨立女性和男性來說,什麼都可以通過自己一個人的努力獲得,為什麼還要找一個陌生人管著自己,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婚姻就像是一個牢籠,等到有了孩子以後,自己就會做出全部的犧牲,成為這個家庭的「老媽子」和「全職保姆」,這又是何必呢?

易卜生說過,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驗。

維持婚姻從來都不易。所以結婚就變得更不敢輕鬆對待,因為結婚從來就不是兩個人的事,你不僅要面對對方的三觀是否一致,還要考量對方的家庭背景,考慮地域、環境、性格以及應對來自生活、工作、學習、教育等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件,還要糾結於愛情和激情變淡乃至消失後如何度過索然無味、相對無言的漫漫長夜。

如果男方出軌了,女方還要和小三爭鬥;要是女方變心了,男方還要為分割家產和孩子弄得焦頭爛額。

這樣的人生想想都可怕,更不用說在如今競爭激烈、誘惑巨大的現實社會中,生活的繁瑣與冷漠遠比電視劇中的橋段殘酷而真實的多。

所以,婚姻不僅僅只是累,更多的則是來自於社會、身心、精神、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的疊加壓力,將婚姻中的雙方緊緊鎖住,壓得喘不過氣來。

如果一個有穩定工作和收入,能夠獨自應對生活中的瑣事,有自己的交際圈和喜好,那為什麼還要找一個陌生人變成「累贅」呢?

不敢結婚,不想結婚,就變得順理成章和理所當然。一個人生活豈不是更好!

當然,你爸媽得同意和支持!

【羿雲天,非著名寫作者,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註情感、心理、影視評論原創作者。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羿雲天說 的精彩文章:

《風箏》:這樣一部「三無」諜戰劇為什麼會被人民日報評為經典
王凱與胡歌靳東一起爆紅,為什麼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將一手好牌打爛?

TAG:羿雲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