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悲觀主義一定是件壞事嗎?

悲觀主義一定是件壞事嗎?

北京時間3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你是否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只要你相信某件好事會發生,它就一定會發生?從心理學暢銷書,到「雞湯」研討會和博文,人們常常拿「積極思考的力量」大做文章。的確有很多證據支持這一觀點,有大量研究顯示,積極的心態往往會帶來正面回報,如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幸福等等。

但悲觀主義者要怎麼辦呢?悲觀一定是件壞事嗎?實際上,最新研究顯示,某些形式的悲觀也許亦有一定益處。

悲觀不止意味著消極思考。人格科學研究顯示,它還包括對結果的關注,即對未來的預期。樂觀主義者更傾向於預期積極結果,悲觀主義者則認為消極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更大。

有一類悲觀主義者比較特殊,又被稱作「防禦型悲觀主義者」。他們將消極思考帶到了新的高度,將其作為一種實現目標的手段。研究顯示,這種思考方式不僅能幫助他們取得成功,還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不過,更主流的悲觀主義往往會因為結果不理想而自怨自艾,積極作用無疑弱了許多。

表現與自信

但防禦型悲觀主義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又有什麼好處?研究人員認為,悲觀心理是人們感到焦慮時、用來管理焦慮感的工具。如果不這麼做,焦慮感就會導致他們與實現目標背道而馳。

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對特定計劃或情境的結果不要期待過高,比如在面試後要抱「我肯定過不了」的心態,然後想像所有會導致最差情況發生的細節。這樣一來,防禦型悲觀主義者就會提前採取應對措施,如仔細準備面試、早早到達面試地點等等。

防禦型悲觀主義的好處也體現在真正的表現上。一項研究顯示,這與消極情緒有很大關聯。當防禦型悲觀主義者心情很好時,在字謎遊戲中往往表現很差;而當他們被要求想像可能產生負面結果的情境、因此心情很差時,反而表現好得多。這說明他們能利用消極情緒調動自身積極性,讓自己表現得更好。

在你等待出結果的過程中,並且你無法改變結果時(比如等待工作面試結果),悲觀主義也比樂觀主義更有利。如果結果不符合樂觀主義者的預期,他們就會受到更大打擊,感到更加失望和痛苦。

奇怪的是,這一類悲觀主義甚至還有助於提升自信。一項研究對受試者的大學生涯進行了全程追蹤,結果發現,防禦型悲觀主義者的自信程度遠高於其他滿懷焦慮的學生。事實上,他們的自信水平幾乎與樂觀主義的學生相當。這也許是因為防禦型悲觀主義者總能提前預測、並成功規避他們想像出的負面結果。

健康

防禦型悲觀主義者通過提前準備規避負面結果。這種策略其實還有利於健康。雖然他們在爆發傳染病時更容易憂心忡忡,但他們往往會採取預防措施,比如勤洗手、及時就醫等等。

而如果悲觀主義者得了慢性病,他們會更現實地看待未來,並聽從醫生的建議、更好地管理疾病。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兩組患有炎症性腸病(IBD)或關節炎的受試者從「很差」到「極好」給自己未來的健康狀況打分。關節炎和炎症性腸病都是長期慢性病,並且會逐漸加重。患者似乎不可能對未來的健康狀況有多好的預期。

然而,樂觀主義者仍認為自己未來的健康狀況會有所改善,悲觀主義者則覺得自己會沉痾日重。這種心態會使悲觀主義者更積極地參與治療,改善疼痛等癥狀。話雖如此,患者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樂觀心態,這種策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防禦型悲觀主義和其它消極心態(比如焦慮或抑鬱)的關鍵區別就在於不同的應對方式。被焦慮和抑鬱折磨的人往往選擇迴避潛在的問題,而防禦型悲觀主義者則會利用這種消極的預期,激勵自身採取積極行動,從而做好準備,更好地控制結果。

所以,做悲觀主義者並不一定是件壞事(雖然你可能會把別人惹毛)。你如何利用自己的悲觀心態才是關鍵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皮皮蝦有助於開發航天材料
人類越來越接近於永生 未來學家稱70後就有機會

TAG: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