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的叨叨叨》——旅行的意義
這是第1期《浣熊的叨叨叨》
本文共1651字,閱讀需1分鐘45秒
編輯按:我們中的大多數,剛從假期旅行中歸來,卻仍然在人生的旅行中。什麼是旅行?它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小浣熊擁有它的智慧。
小浣熊說:
讀高中的時候,囫圇吞棗地看余秋雨的《行者無疆》,記憶並不深刻,估計是因為看不懂,看了個開頭就直接在第二周還給圖書館了。當時覺得,什麼「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輩子就很充實了——就這麼完蛋了,如果再要咀嚼些什麼道理出來,著書立說,那也是徒勞,再怎麼努力,我也不可能寫得比李白好,哪怕是比余秋雨好。直到有一天,也是他們老余家的人,我看到余傑的《火與冰》裡面有這麼一句話:重要的,並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每一個時代,都有它各自的故事,而且,需要有人,來觀察,來總結。
所以再回頭去想想《行者無疆》這個書名,就覺得極其深遠,雖然講的是旅行見聞,體會西歐的風土人情,但作者玩了一個很高明的偷梁換柱的把戲——行者,指行腳乞食修苦行的頭陀僧人。顯然,「行者」在這裡,不僅是一個「走路的人」,更是一個「苦修的人」,旅行,即是修行,這也暗合對他前一部《文化苦旅》的輝映。
旅行便都是苦的么?也許吧,對於玄奘的孫行者來說,也許是的,用腳丈量火焰山和阿富汗,也只有抱定信仰的佛教徒,才能做到。而今,坐七、八個小時的經濟艙,努力找價廉物美的酒店,對咱們來說,居然已經是旅行中最有難度的事情了。所以時代進步、技術發展,真的是帶來極大的便利,玄奘那時候即使在西域享有外交官待遇,可一樣只能腿兒著去求取佛法真經。
到了這裡,值得反思一件事,旅行的意義究竟在哪裡?苦的意義,又在哪裡?我以為,這取決於我們出發時候的心態——這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還是純粹為了上路的上路?
如果是帶著目的去看景、看人、求學、求佛法的,那估計怎麼樣都不會輕鬆,謀劃交通工具、落腳的旅店,到了某個地方就要安排處理的事情,一二三四,一一羅列,做完一個打一個勾,要是時間有了出入,那就是最頭疼的數學和邏輯難題。當然要是誤入了小雷音寺,求來假的「一本正經」,絕對是天塌地陷的災難了。而漫無目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像美國的公路片兒一樣,開車上路的目的,就是為了開車上路,去兜一圈,能回來就回來,回不來,就在別的地方落地生根,就和那德州沙漠里的風滾草一樣,風不停,我就一直走。
我們去一個地方看看、體驗,如果先決條件,已經定義了它是「旅行」,那終究還是要回到「家鄉」,重複之前的生活,但是帶回來的記憶和感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收穫,是我們繼續面對令人生厭的陳腐生活的薪火燃料。對於「故鄉」,世界每分每秒都在運動變化著,我們心中所謂的故鄉,永遠都是我們再也倒不回去的過往,既然如此,不如不要戀棧,勇敢地,在世界上遊歷,用觀察和感悟,去充實自己的背囊。當然,旅途難免孤寂,這也是為什麼「伴侶」和「旅伴」這兩個詞兒長相如此相似的緣故了——要充分了解一個人,和他/她,一起去旅行一趟就好了。在旅行當中,你就能充分體會到,你自己的好惡、脾性、人格,包括他/她的好惡、脾性、人格,感謝彼此,作為一面鏡子,映照出彼此的真實模樣,於是最終你就能明白,這個旅伴,會不會變成自己的伴侶。因為空間上的旅行,和時間上一輩子的旅行,其實是觸類旁通的,所有我們的共同經歷,組成了我們——而所有我們痛苦、悔恨或者難堪的更早的過往,只是給我們一個機會,在找到正確的伴侶之前,提前醒悟自己的好惡、脾性和人格,準備好與他/她的相逢,而已。
能張開心眼去看世界的人,都會在每一天的旅行里,獲得提升乃至升華,然後第二天的我們,就是全新的自己,而告別了的昨天,成為了再也回不去的故鄉。所以從時間這個維度擴展開去講,我們這一輩子,其實就很像是來地球這個孤島的,時間旅行者,單程,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目的。
只要是在自己湮滅之前,弄清楚自己來到這個地球的意義,那就算達成了這趟人生之旅的目的——孔老夫子的這句話還是說得很中聽的,「朝聞道,夕死可矣」。死闊矣奈!說得出這樣的話人,一定也是個很棒的旅行家,因為他點出了旅行的終點在哪裡。在我們這個時代,可以稍微改一改——只要有了你/我們就有夢為馬,隨處可棲/朝聞道,夕死可矣。
物質世界,對一個人來說,是一根k為負數的拋物線,盛極之後,就是不斷做地減法,在我們旅行的最後,背囊里除了自己,空空如也。
PS:順祝元宵節快樂!
編輯:猴
插圖來自網路,侵刪 文字原創
TAG:俞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