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為什麼不叫「湯圓節」?這回終於明白了
正月十五,本應是一個闔家團圓、喜氣洋洋的日子,然而事實證明,哪裡有地圖炮,哪裡就有戰爭。
堅硬的元宵君VS軟糯的湯圓妹,誰能代表元宵節?
根據觀察,這個世紀大混戰主要分以下幾派:
1、不明真相吃瓜群眾
「難道元宵和湯圓不是同一種東西嗎?!」
2、普通吃貨
「不管是什麼,好吃就行了……」
3、資深吃貨
「我還知道元宵炸著更好吃,湯圓煮著更好吃。」
4、和稀泥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無罪,理解萬歲!」
5、讓我用哲學的力量終止這場戰爭!
「元宵是元宵!湯圓是湯圓!」
正在隱身觀戰之際,一個角落裡默默無聞的聲音引起了我的注意:
如果湯圓真的能代言元宵節,那正月十五為什麼不叫湯圓節呢?
這個機智的問題,我們還是可以來認真解答一下的。
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原來和吃什麼一點關係都沒有)。
但據此我們可以發現,元宵節的重頭戲是在晚上!
相傳,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長安城的燈市規模很大,花燈花樣繁多,皇帝欽命工匠製作的巨型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滿清入關後,宮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辦燈會的習俗已成,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不過這幾年的燈會是越來越少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去哪裡看燈。沒關係,現在教你在家自己動手做花燈。
材料如下:氣球、麻繩或者毛線、乳膠或者丙烯酸塗料或者油漆、剪刀、電源、電線、燈珠
步驟如下:
第一步:吹氣球,吹好後用毛線束口,留出一截,方便晾乾的時候掛著。
第二步:把乳膠均勻的塗抹在氣球上,可以塗得薄一點。(土豪小夥伴也可以直接把毛線泡在乳膠里。)
第三步:往氣球上繞毛線,開始繞得空隙大一些,後來越繞越密,直到把氣球層層包裹。
纏啊纏啊纏啊,終於纏成個球
當然你也可以纏成這樣
STEP4:繞完之後放在陰涼的地方,晾乾。
STEP5:接著在毛線上均勻塗抹乳膠,這次要塗厚實。(土豪小夥伴可以把剩下的乳膠直接傾盆倒在氣球上)
第六步:徹底晾乾後把氣球戳破,在頂端剪一個小圓孔,把氣球取出,燈罩大功告成。
第七步:極客風的小夥伴可以內接燈泡,節儉風的小夥伴也可以直接內插蠟燭,但是要小心燒掉外殼!
第八步:接好燈泡和電源,再加一個小把手,氣球燈籠就做好啦!
效果還是不錯的
最後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吃元宵去咯~
※人類越來越接近於永生 未來學家稱70後就有機會
※太陽能為美國新增最多就業 特朗普卻要阻礙它
TAG: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