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的雍正帝過春節,除了老三樣外,還有哪些新特色?(上)
原標題:勤政的雍正帝過春節,除了老三樣外,還有哪些新特色?(上)
1
清史大家孟森說:「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孟氏極口頌揚的勤政帝世宗,就是清代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聖祖皇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臨終前指定皇四子胤禛繼承皇位,次年改元雍正。雖然七天後即二十日,雍正帝才正式登基。但是,他在聖祖駕崩的第二日就發出命令,命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學士馬齊和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負責處理「除朕藩邸事件外,余俱交送四大臣;凡有諭旨,必經由四大臣傳出,並令記檔,則諸事庶乎秩然不紊,其奏事官員處亦令記檔。」(《清世宗實錄》卷一)
歷經艱險在九子奪嫡大戰中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雍正自稱哀痛不已,內心紛煩,但新始總統朝政還是臨危不亂,表現出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氣象:一、藩邸之事,不許外人插手,其中的隱情只有他清楚。二、四大臣總理事務,但必須接報人、奏事官幾處記檔,相互制衡,以便他日後查閱。
接班伊始,雍正帝便勵精圖治,早起晚睡,每日批閱奏摺百餘件,僅漢字硃批就是洋洋洒洒數千字。寫起來容易,然事關國計民生,他的每一字詞,都須經過深思熟慮,代表著國家的最高指示。
他幾乎對各項朝廷制度進行更革,同時推行一系列改革:密建儲君、修訂大清律例、攤丁入畝、耗羨歸公、養廉銀、士民一體當差、改土歸流、興辦直隸營田、試辦八旗井田、改革旗務……他從康熙手中接過一個吏治混亂、國庫空虛的政權,交給乾隆一個制度嚴明、國力強盛的國家,如果不是「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是不可能實現的。
像這樣一位勤政的皇帝,他的第一個春節又是怎麼過的呢?
第一年即雍正元年。改元之年,理應大賀新春。然而清朝的皇帝,除了太祖開國在新春之後,那麼只有嘉慶帝在元年春節張燈結綵、舉朝歡慶了。因為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為乾隆皇帝禪位之時。是日,皇太子顒琰先陪乾隆帝至奉先殿祭祖、堂子祭神行禮,然後返回太和殿行傳位大典。乾隆親授寶璽,儲君跪受大寶,群臣三跪九拜。奏樂宣表,喜氣洋洋。雖然乾隆有些失落,但他改尊太上皇帝,仍為最高領導人。此後,乾隆不時臨殿受朝,嘉慶只能侍立或設小座位於旁。
乾隆登基之初,也只在太和殿接受群臣朝賀,但因在雍正喪期內,不奏樂,不宣表。而先帝雍正登基後的第一個春節,更為簡單。
雍正先去壽皇殿康熙靈前行禮,回宮後不升殿受賀,去給皇太后問安後(這是他當時每天的必修課,起居注每日都有同樣的記載),就去上書房上班了。
關於取消元年新春朝會之事,雍正帝早在即位的第二月,就針對內閣禮部撰擬元旦、萬壽和冬至表式提請頒發時,專門作出了批示:「皇考大事未過百日,正哀慕之時,朕豈忍升殿受賀?元旦、冬至賀表,俟雍正二年舉行。至萬壽表文,過二十七月後舉行。」(《清世宗實錄》卷二)
取消了新春朝會,但雍正和大臣們必須碰面。君臣心照不宣,打著奉太后懿旨的旗號免行慶賀禮,但接受了朝鮮國王李昀遣使送來的冬至、元旦和萬壽節賀表和禮物。
《雍正王朝》焦晃版康熙劇照
雍正對來使按慣例賞賜,但不賜宴。康熙國喪期間,大規模的推杯把盞就免了。
忙完這些禮節上的事務,雍正皇帝就緊張有序地安排一年的工作了。
他在頒發雍正元年時憲歷後,一口氣頒發了訓諭各省文武官員的上諭十一道。
給哪些人呢?從總督、巡撫諸封疆大吏,到督學、提督、總兵官、布政使、按察使省級職能主官,再到道員、副將、參將、游擊、知府、知州、知縣基層官員。
面面俱到,指導性強。無疑,這十一道上諭,是雍正即將全面改革、整肅吏治的指導性行動綱領,各有要求,各有針對,各有獎懲。他強調:「此封疆大臣,以總督為最重也。總督地控兩省,權兼文武,必使將吏協和,軍民綏輯,乃為稱職。」(《清世宗實錄》卷三)
自上而下,雍正都是反覆講從嚴治吏、懲治貪腐、講求實幹。「國家首重吏治……固邦本者在吏治!」
他對基層幹部,也是要求嚴厲,認為「立志之本在州縣」,「如或罔念民瘼、恣意貪婪,或朘削肥家,或濫刑逞虐,或借刻以為清,或恃才而多事,或諂媚上司以貪位,或任縱胥吏以擾民,或徇私逞欲,以上虧國帑,王章具在,豈爾貸歟?」
雍正在自己的第一個皇帝春節,想的不是怎麼歌舞昇平、全民大慶,而是告誡天下官員「正己率屬」「潔己惠民」。
八十多年後,乾隆後期出生的清朝宗室、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卷一中寫道:「世宗萬幾之暇,罕御聲色」(《杖殺優伶》),「憲皇在位十三載,日夜憂勤,毫無土木、聲色之娛」(《世宗不興土木》),對民間傳聞的雍正沉迷酒色縱慾論大聲說不!
2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已移入景陵半年的聖祖仁皇帝梓宮,奉安於地宮。
「是日,世宗憲皇帝詣景陵行祭獻禮,欽天監奏吉時屆,迺於聖祖仁皇帝梓宮前祭酒三爵,次於孝恭仁皇后梓宮前祭酒三爵,拜禮畢,至陵寢門外向北跪哭,竢諸臣恭率校尉先奉聖祖仁皇帝龍輴入地宮,次奉孝恭仁皇后龍輴入地宮,奉安梓宮於寶牀,陳冊寶於各石案,次請敬敏皇貴妃金棺從葬,掩閉元宮石門。」(《清代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一《王禮考二十六》)
四個月後,也就到雍正二年正月初一日,勤勉了一年多的雍正皇帝,已經大權在握,基本穩定了政權。
所以,雍正帝要開心地過他即位之後的第二個春節。
當日一大早,雍正帝就去堂子行禮。這是滿人奉行薩滿教的一種祭祀社稷的儀式。堂子祭祀,皇帝御祭,序禮繁嚴,為有清一代奉為皇宮大內最神聖的宗教盛典,在清史典籍中載有顯赫地位。《皇朝通考》卷三十七《禮略二》中記載:「太祖高皇帝建國之初,有謁拜堂子之禮。凡每歲元旦及日朔,國有大事,則為祈為報,皆恭諸堂子行禮,大出入必告,出征凱旋則列纛而告,典至重也。」然後,雍正帝回宮拜神。
一大早,拜兩回神。
雍正居藩時,經常去潛邸附近的柏林寺同迦陵上人朝夕談禪,已然對禮佛敬神有了習慣。
雍正迎春,有寄望利用民族宗教為政治服務的想法。但是,這一天他還是要上班的。
他來到了太和殿。王公勛貴、文武百官、外藩王爺及鄰國使臣,都已正裝有序地排列在大殿內外。待雍正出場,群臣及使臣們山呼萬歲,紛紛上表朝賀新春誌慶。
雖然勤儉的雍正,繼續不賜宴,對朝鮮國使者帶來的進貢,仍「賞齎如例」。
雍正皇帝像
值得注意的是,雍正對這些人不招待,但對跟班朝賀行禮的策妄阿喇布坦的使臣「特令賜宴」(《清世宗實錄》卷十五)
這是有原因的。準噶爾蒙古大汗策妄阿喇布坦,曾支持青海蒙古和碩特部右翼首領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將軍,總督各軍,駐西寧坐鎮指揮平叛,已於年前打得羅卜藏丹津僅率百人而逃。策妄阿喇布坦主動派使前來朝賀,而且是跟班行人臣禮,讓雍正帝看到了西北戰事勝利在望。
又是一年過去,到了雍正三年正月,紫禁城張燈結綵。
大年初一,雍正祭神拜神依舊,然後結束群臣的朝賀。此次,雍正除了繼續不安排筵宴外,還停止了讀表。
這次新春朝會,朝鮮新君李昑照常遣使來貢。雍正接見外來使節,少了策妄阿喇布坦的特使,卻多了安南國使臣等「以次朝賀行禮」(《清世宗實錄》卷二十八)。
對於過去一年的成績,雍正皇帝是滿意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為其平定了青海叛亂,而康熙朝遺留的虧空基本追繳完畢。雍正特地在內閣之東,設置了一個封樁庫,「凡一切贓款羨餘銀兩,皆貯其內,至末年至三千餘萬,國用充足」(昭槤《嘯亭雜錄》卷一)。而各省上繳的糧米隨漕而入,全國糧倉充實,「積貯可供二十餘年之用」。
雍正四年的正月初一日,雍正祭神拜神依舊,朝鮮國使臣進表朝賀獻禮依舊。
與前三次春節大有不同的是:「是日,賜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侍衛、文武官員,及朝正外藩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駙台吉塔布囊等宴。朝鮮國陪臣等,及諸王屬下,凡有頂帶官員,一體與宴。」(《清世宗實錄》卷四十)
雍正帝出席現場,接受群臣獻酒後,命蒙古親王等,至御座前授爵賜飲。雍正還命侍衛代表他,向其餘諸王爺、貝勒以下的勛貴,一一敬酒。
對於這一場雍正朝唯一的一次新春筵宴,《清世宗實錄》記載:「諸樂並作,以昭盛典。諭理藩院:皇考大事,三年禮成,茲朕初慶元旦」,同時對出席盛宴的外藩王公貝勒等「從優賞賜」。
原來是雍正皇帝三年守孝完畢,他要破天荒地在大年第一天大宴群臣。
當然,他也要大開殺戒。
早在雍正三年二月,三年服滿,雍正就對奪嫡主要競爭對手,自己即位之初親封的總理王大臣、和碩廉親王允禩一干人等動手了。雍正稱允禩總理事務,挾私懷詐,有罪無功;將貝子允禟奪爵幽禁。大宴剛收場,雍正便組織群臣為允禩臚列罪狀四十事,允禟定罪二十八款,很快死於非命。允?和允禵躲過終極迫害,但也是長期處於監禁之中。
而助力雍正登基的隆科多,也成了雍正打擊的重點對象。另一位得力幹將年羹堯也被開列大罪九十二款大罪,請求立正典刑。
對於年羹堯的事發,雍正帝是借題發揮,稱其捨不得給他「朝乾夕惕」,而故意誤寫為「夕惕朝乾」。
※勤政的雍正帝過春節,除了老三樣外,還有哪些新特色?(下)
※多爾袞憑怎樣的一紙空文,忽悠擁兵百萬的南明君臣?
TAG:向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