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是關於信任的技術

區塊鏈是關於信任的技術

從去年至今,區塊鏈的概念越來越火,以至於我大A股市場上一度出現不少上市公司不管有沒有關係,都想沾點仙氣的架勢。這個概念真的這麼好用嗎?

儘管現在介紹區塊鏈的文章遍地都是,但對於真正想了解和辨識區塊鏈是否能真正落地,應用場合和局限性的人來說,有些文章技術性太強,讓人讀不懂,有些忽悠的程度大,還是讓人云里霧裡。本文不講區塊鏈原理,而是要說說區塊鏈到底有哪些本質特徵,希望能在您了解區塊鏈和認識一些項目的價值時起到一點作用,那就夠了。

本質的問題:信任

最本質地來講,區塊鏈就是解決一個信任問題,一句話,區塊鏈是一種關於信任的技術(敲黑板,記住這一點,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本質的一點)。在區塊鏈出現之前,信任從來就不是通過技術建立的,而是通過法律、道德規範、信用體系以及國家暴力機構和協約等形勢維繫。但這一切都是脆弱的,以上所列的每一項都可能改變,也容易欺騙。然而自然規律和科學發現更被人們普遍認可(舉個例子:你是相信美國筅法不會改變,還是更相信地球繞著太陽轉呢?)

區塊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技術的手段來建立信任體系,也就是說,信任可以不依賴於上面所列的各種複雜的人文和暴力手段來維持。所以也成為去人為信任的模式實現。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步。

鑒於此,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與信任相關的場合,舉一個最經典的例子和最新鮮的例子說明:

比特幣:錢其實就是信用,一張紙大家都認為它值100,它就是100。紙幣依賴於國家信用,一旦信用破產,一文不值。而比特幣的價值由其區塊鏈的實現保證,由密碼機制和區塊鏈架構保證信用。

天貓國際與菜鳥物流剛剛宣布利用區塊鏈作為供應鏈物流追蹤溯源:同樣是獲取信任,解決國際用戶對產品,原料,物流的擔心和不信任問題。

區塊鏈的基本特徵

非常多的文章介紹區塊鏈的特徵,很少人直接告訴你這信任的關係。其實這些特徵和設計都與信任的建立相關。我們知道,與其他任何事情一樣,信任的建立和維繫也是需要代價的,這些特徵的實現就是代價。

去中心化(民主化)

不再有大boss,參與者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擁有所有數據副本。也就是說任何參與節點的權利和業務是均等的。同時任一節點的損壞或者失去都會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

代價:人人擁有副本,人人可參與運算。用空間/網路/計算資源換取民主,效率比中心系統大大降低。

共識機制(基本法)

參與者人人認可的共識,就是基本法。不認可者可自行離開(自由),或者基於不同的共識機制建立另外建鏈或分叉。那麼對於同一個區塊鏈的參與者而言,必須遵循和遵守相同的共識機制。參與者認可的需求也直接導致項目的開放和開源。

共識機制可以進化(軟體升級),但進化必須大多數參與者同意。用戶可以選擇採用新的共識機制或不採用,部分人不同意直接分手(分叉,如ETH和ETC)。

代價:進化和改進緩慢,爭吵不休,一言不合就分手。

懲惡揚善(技術化的維護機制)

區塊鏈利用技術手段代替暴力機構維繫共識和穩定。一般,區塊鏈的用戶在使用區塊鏈是要付出成本(不是免費的,也是一種保護機制,杜絕DDOS攻擊)。首先,通過對於系統的維繫作出貢獻的給予獎勵(挖礦和產生新的區塊和獲取交易費用),來鼓勵維護。另外,對於破壞者而言,由於共識機制的存在,要實現破壞成本高昂,得不償失。

代價:人為引入成本機制(數字貨幣或Token),通過算力或類似機制保護系統,影響效率。

私產和隱私保護(密碼學保駕護航)

前面三點是講公共系統(社會),而這一點對於私權而言必不可少。利用公私鑰機制,hash演算法保證數據安全和不可變更。

代價:幾乎所有數據都需要加解密和簽名,每一次交易都需要相應運算。

區塊鏈能做些啥?

要說能做些啥,先說說不能做些啥。綜上所述,區塊鏈是一個關於信任的技術,是以存儲/計算/網路資源為代價建立起來的。那麼,與中心化系統相比,存儲/計算/通信效率必然打折。那麼最基本的,想要單純提高效率的應用(與信用關係不大的)不是區塊鏈要直接解決的問題,如:

分散式計算

雲計算擴展

大容量分散式存儲

即時遊戲

... ...

雖然以上這些不是區塊鏈技術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但是,可以結合區塊鏈來提供某一方面的支持。比如跟認證、安全、重要日誌相關的部分(仍然是信用)。

那麼,如果區塊鏈主要針對信用的問題,是不是範圍太窄了呢?完全不是,信用是所有交易的基礎,我們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成本花在信用的建立和確認上面。大量的實體充當中介的角色賺取差價和傭金,這包括銀行,交易所,公證機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擔保機構等等等等。如果你仔細想想,律師行和法院有很大一部分工作也是為了這,很多政府機構承擔這部分工作。

在傳統維護信用的體系中,相對而言,效率實在太低,在信用的維護和確認的過程成本很高,這就給區塊鏈很大的發展空間。以銀行為例,一筆國際轉賬,好幾天才能完成,而且被收取高額費用。假設沒有信用問題,全球建設一套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就可以了,劃轉就是一條指令,利用一些鎖的機制防止雙花,簡單高效。但是不行,這涉及到個人與銀行之間的信任,銀行與銀行之間的信任,大量的紀錄、文件需要確認。

相對與中心系統而言,比特幣的效率其實並不高,一條交易的處理快的話也要10分鐘,還要多次確認有效。但相比傳統銀行系統而言,效率已經高太多了。這就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以太坊作為第二代區塊鏈技術,通過智能合約來去除中間的負責信任的機構來提高效率是一個道理。

一句話,區塊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中介。繼續舉例:

銀行:最先被影響到的金融中介

股權交易/投資基金管理和交易 (ICO就是一種顛覆)

即時通信:如Telegram,去除服務機構,沒有大boss

知識產權保護

房地產交易

保險

身份認證和保護/公證

基礎設施安全(槍支管理,DNS服務)

... ...

放下身段做區塊鏈

由於區塊鏈天生的去中心化,共識機制等,使得其不可能像中心化系統一樣進行開發、維護和升級。因此,區塊鏈系統的開發維護者要放下身段,順應民意,才可能做好,做強。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選對路(發揮區塊鏈所長,解決一個信用問題)

系統開放,開源(信任的第一步)

架構設計非常重要(以後改起來比較麻煩)

演進路徑要清晰(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社區建設同步進行 (廣泛聽取意見和反饋)

Token 設計,分配(獎懲機制)

如您覺得此文有幫助,請隨意打賞

172tzWsccL3tyEvuZ1aNTm95CN4pj4HsF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給人帶來好運的小福字
你敢和生活說不嗎?-《神秘巨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