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愛耳日:關注聽力健康

愛耳日:關注聽力健康




嘉賓:

龔樹生


職務:

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


擅長疾病

耳顯微外科學,如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療與聽力重建術、面神經疾患的外科治療、眩暈的外科治療、人工耳蝸植入等


主持人續續:

大家好,歡迎收看《名醫堂》。我國是世界上聽力殘疾人數最多的國家,人數能夠達到2780萬,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邀請到的是北京友誼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主任龔樹生教授為我們講解關於愛耳、護耳的有關知識。龔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名醫堂》節目。 

龔樹生:

各位網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續續:

龔教授,我首先想問什麼樣的聽力是一個健康的聽力、是一個健康的耳朵? 

龔樹生:

健康的聽力就是指我們在除了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聽見這些美妙的聲音以外,我們還能夠在一些比較特定的環境下,我們能夠辨別出不同的聲音來源或者是聲音的音質,或者說能夠欣賞到大自然的美妙聲音。 

主持人續續:

因為每年體檢的時候,我們好像對耳朵都有一個檢查,在耳朵上「嗚嗚嗚嗚」問你聽得見嗎,「聽得見」,耳朵是不是就是健康的呢? 

龔樹生:

為了了解聽力是不是健康的話,臨床上有一個常規的聽力檢測的一些方法。您說的這個叫做純音測聽法,就是把聽力做一個測試,然後看看你從低頻、中頻到高頻,你的聽力狀態。一般情況下,我們說正常人的純音測聽的結果應該在20分貝以內,如果說超過了20分貝,接近40分貝,這是輕度;如果40到60,這是中度;60到80是重度;超過80,那就是極重度了。所以根據這個,我們可以了解病人的聽力狀態,實施不同的干預的方法。一般來說,輕度的不太需要特別干預。 

主持人續續:

不太需要管它是吧? 

龔樹生:

對。 

主持人續續:

就是聽不到20,到40分貝這樣的一個區間的聲音? 

龔樹生:

這個聲音看它什麼原因引起的,一會兒我們再談。如果是輕度,病人一般大聲說話,就能聽得清楚。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除了純音測聽的方法,來了解病人的聽力狀況,還可以根據我們說話聲音的音量的大小判斷病人,還可以根據我們說話和聽者之間的距離,來了解他大致的聽力情況。所以在沒有純音測聽之前…… 

主持人續續:

自己也有一些感知了是吧? 

龔樹生:

對,了解聽力的狀態,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主持人續續:

耳朵一些常見疾病有哪些? 

龔樹生:

耳朵常見疾病按照疾病的分類,大致可以把它分為比如先天畸形,比如出生之後外耳道閉鎖,甚至外耳、中耳、內耳都有畸形,這是一種,叫做先天性的畸形。第二個就是炎症,這個大家非常熟悉了。 

主持人續續:

中耳炎,進水了,容易得中耳炎。 

龔樹生:

對,穿孔了,然後導致耳流膿,聽力下降,鼓膜穿孔,這是第二類。第三類是外傷,尤其現在的車禍事故比較多,外傷有可能導致鼓膜穿孔,兩個人打架,「啪」一耳光甩過去,可能就導致鼓膜穿孔了。 

主持人續續:

耳朵給打聾了是吧? 

龔樹生:

對,鼓膜穿孔了,輕則鼓膜穿孔,重則甚至引起聽骨鏈的脫位,再重的可能導致內耳損傷。所以外傷是第三個因素。第四個因素就是腫瘤性疾病。 

主持人續續:

耳朵還有腫瘤? 

龔樹生:

對。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比方說外耳道的骨瘤,把外耳道長死了,聲音傳不進去。再一個就是像中耳的一些腫瘤,甚至聽神經的腫瘤,所以這些有良性有惡性。腫瘤性疾病也是導致聽力下降的(原因)。此外,還有一些就是原因不明的,比如熬夜了,突然一下子聽不到了,突發性耳聾。 

主持人續續:

真有這樣的情況? 

龔樹生:

對,這多了,還有就是我們現在有一個公害就是噪音。 

主持人續續:

噪音很大是吧? 

龔樹生:

噪音導致的雜訊性的聽力下降,這也是原因。按照疾病分類,大概就是這些原因吧。所以引起這些聽力下降的原因很多,是很複雜。當然還有一些老年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老齡化越來越明顯,所以老年人越來越多,老年的聽力健康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主持人續續:

人們都說耳聾眼花,老年人好像到歲數大了以後都這樣,需要去保護嗎? 

龔樹生:

那當然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功能減退,這是一個客觀規律。 

主持人續續:

跟長皺紋一樣,人家說聽力會越來越差? 

龔樹生

任何人都很難抗拒的一個客觀規律,既然是客觀規律,那我們就完全放之任之呢,那也不對。應該說我們完全可以從預防開始,對我們的聽力完全可以起到一個早預防或者早發現或者早干預,能夠可以做到即使是百歲高齡,同樣可以做到耳朵不聾也不花。很多因素可以讓我們儘可能地延緩老年人的聽力下降。 

主持人續續:

所以年輕的時候應該有這個預防意識,年紀大了以後可以耳朵不聾。 

龔樹生:

沒錯。 

主持人續續:

前兩天我採訪了一個口腔科的專家,我們他老年人會掉牙是應該的嗎?他說不是。如果我們保護好我們的牙齒,其實到老了,這個牙也可以不掉,是一個道理? 

龔樹生:

對,一個道理。但是牙齒的防護和聽力的防護有相似的地方,但是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聽力特別的嬌嫩,特別的敏感,如果說我們不注意,有可能。比方說像雜訊,過去卡拉OK廳,那個聲音就非常大。這個可能平時不怎麼接觸的,偶爾突然去一次,可能緊接著就有問題了。 

主持人續續:

沒什麼事? 

龔樹生:

有事啊。 

主持人續續:

突然去一次也有事? 

龔樹生:

也有,我們經常病人說年終了,科室聯歡,到卡拉OK廳唱歌,唱得第二天耳朵聽不見了。我們每年春節放鞭炮,由於鞭炮的雜訊導致的失聰的人也不在少數。類似這些因素,我們說完全可以預防的。 

主持人續續:

像噪音? 

龔樹生:

對,噪音,再就是疲勞、緊張,過分的壓力,然後睡眠不足,再一個就是煙酒過度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對聽力有非常大的傷害。如果這些因素聯合起來,再加上一個雜訊,可能就非常(有損傷)。尤其在肌體抵抗力下降,全身狀態不佳的情況下,更加容易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來加速聽力的下降,甚至導致突發性耳聾都有可能。 

主持人續續:

這個噪音有可能引發突發性的耳聾,您剛才講的中耳炎,因為很多朋友喜歡游泳,耳朵進水會不會導致耳聾呢? 

龔樹生:

正常情況下,耳道進水不是引起中耳炎的一個主要原因。 

主持人續續:

這是一個誤區? 

龔樹生:

一個誤區。在鼓膜完整的情況下,進水了很正常,可以把水踮著腳跳一跳,把水倒出來。或者用干棉簽把水蘸出來。外耳道它是皮膚,皮膚同樣是有吸收功能的,就像我們水滴在我們手上的皮膚,一會兒就幹了,一樣的道理。 

主持人續續:

不是一點水不能進的? 

龔樹生:

沒有,進水了,為什麼有人說是引起中耳炎,實際上對於鼓膜完整的正常人來說,外耳道進水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不會引起中耳炎。但是對於那些過去有中耳炎病史或者有鼓膜穿孔的狀態,或者說外耳道里有耵聹栓塞,可能進水了之後,可以導致耵聹的膨脹,引起外耳道炎症,甚至中耳炎。或者說水直接進到了中耳,通過穿孔進到中耳,可以導致慢性中耳炎的急性發作,這都是可以的。但是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引起的。如果說是乾淨的水,可能也不會。往往游泳的時候,外面的水池子的水不幹凈,或者進了髒水。如果說這種情況下,有感冒,可能會更容易誘發中耳炎的情況。 

主持人續續:

也是免疫力比較低的時候? 

龔樹生:

沒錯。 

主持人續續:

您剛才講到這個耵聹,這個耵聹就是我們耳朵中的耳屎是嗎? 

龔樹生:

就是耳屎。 

主持人續續:

耳屎多的時候,如果水進去的話,就引起膨脹,引發中耳炎? 

龔樹生:

對。 

主持人續續:

還有這樣的? 

龔樹生:

有啊,那叫耵聹栓塞,一般情況下,可能他不進水的情況下,可能他還感覺不到。但是當耵聹比較多,一旦進水,膨脹之後,可以導致病人的疼痛,耵聹栓塞的癥狀聽力下降、疼痛,甚至外耳道皮膚充血、腫脹,甚至感染、化膿都有可能。所以如果說平時要發現了外耳道有一些乾性的結痂,應該到醫院找醫生看看把它取出來。 

主持人續續:

應該把它弄出來是吧? 

龔樹生:

取出來,避免洗頭洗澡不注意進水,或者游泳進水,然後導致一個急性發作的癥狀,病人很疼痛的、難受。 

主持人續續:

可是我看很多文章說,不要隨便挖耵聹啊? 

龔樹生:

那是,說的是對的。但是這個要到醫院看,由醫生取,而不是說自己取。 

主持人續續:

那自己拿一個耳勺挖一下不就行了嗎? 

龔樹生:

如果你要有一些醫學知識,我估計挖一挖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很多由於不了解外耳道…… 

主持人續續:

挖出問題來? 

龔樹生:

對,不了解外耳的結構,取耵聹的器具可能不幹凈,可能挖得導致外耳道炎甚至真菌性的外耳道炎,這種情況時有發生,所以這個要注意一點。 不是說絕對不能挖耳朵,盡量不要去挖耳朵,因為我們的耵聹它是有保護作用的,它是一個弱酸性的環境,可以使細菌在外耳道不容易繁殖,所以耵聹是有保護作用的。如果說一個正常的耵聹,它完全可以脫落,到時候自己脫出來。 

主持人續續:

就會自己倒出來? 

龔樹生:

對,即使不掏它,它會自己脫出來。但是對有些情況像那種油性的耳屎,這種情況下,它自己脫落的可能性比較小。尤其在粉塵環境下工作,比如說像採礦,空氣中的顆粒物多,它就容易結痂,結成塊,凝成塊,形成耵聹栓塞。 

主持人續續:

我覺得很多朋友應該是有這個疑問的,就是關於這個耵聹到底是掏還是不掏? 

龔樹生:

最好不要掏。如果對那種油性耳屎的朋友,可以定期到醫院看看,請醫生給你掏,不要自己去掏。有時候一個太深,經常碰到掏耳屎,除了引起外耳道的嚴重損傷,以及炎症以外,還有可能導致鼓膜損傷,引起鼓膜穿孔。 

主持人續續:

就是把鼓膜給通了? 

龔樹生:

掏得太深,把鼓膜弄穿了。因為鼓膜那膜很薄的,它抗擊外力的能力很弱。 

主持人續續:

對,您剛才講的可能是打架的時候,扇一耳光都能把它打穿。 

龔樹生:

對,是這樣的。 

主持人續續:

它其實是很脆弱的? 

龔樹生:

沒錯。 

主持人續續:

而且離我們這個耳朵外邊很近是嗎? 

龔樹生:

是啊。 

主持人續續:

如果破了能修復嗎? 

龔樹生:

一般來說,外傷性的鼓膜穿孔,因為鼓膜是一個上皮,它有自愈癒合的能力,所以只要保持乾燥…… 

主持人續續:

它還可能自己長好? 

龔樹生:

對,自己能長好。 

主持人續續:

那還好。 

龔樹生:

對,但是一旦有感染的因素存在的話,可能會形成中耳炎,可能自愈的可能性就變小了。所以有外傷性的鼓膜穿孔,一定要保持絕對的外耳道乾燥。千萬不要說我點點葯,促進癒合,那是錯誤的,一定不能點葯,保持乾燥,更不能進水。讓它自己癒合,應該很大一部分是都能夠自身癒合的。一般我們觀察一個月到三個月,要是長好了就好了,萬一三個月還沒長好,我們建議病人手術把它修復起來。 

主持人續續:

剛才您在講常見疾病那一段裡面,也多次提到了耳膜這個問題,是不是噪音也是把耳膜給震壞了嗎?跟耳膜這個不是一回事? 

龔樹生:

不是一回事,噪音損傷主要是內耳的毛細胞的損傷,毛細胞是感觸聲音的。 

主持人續續:

我一直以為是把耳給震壞了。 

龔樹生:

膜整不壞,是毛細胞損傷,雜訊性損傷多半都是感音神經性耳聾,鼓膜穿孔導致的聽力下降主要是傳導性耳聾,比如說由外耳和中耳的疾病導致的聽力下降,它是傳導性耳聾。如果說是內耳的原因,毛細胞損傷,像藥物,過去的鏈黴素,藥物導致的內耳損傷,引起的是神經性耳聾,感音神經性耳聾。還有就是聽神經瘤導致的,可能是神經性耳聾。 

主持人續續:

神經性耳聾都是在內耳? 

龔樹生:

內耳以後,我們從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一直到大腦中樞,任何一個部位出現問題,都可以導致聽力問題。 

主持人續續:

內耳完了是中神經,然後直接再連接大腦? 

龔樹生:

對,連接我們的聽覺中樞,聽覺皮層。 

主持人續續:

那個腫瘤是長在神經上? 

龔樹生:

我們說聽神經瘤一般都是在內聽道的一些病變,嚴格講,聽神經瘤實際上是長在前庭神經上面,但是因為它可能首要的癥狀是引起耳鳴、引起聽力下降,所以這個可能現在我們把它叫做聽神經瘤,實際上它多半是發生在前庭神經上面的。 

主持人續續:

您這麼一講我就清楚多了,是不是發生在內耳的損傷比發生在中耳和外耳的更嚴重呢? 

龔樹生:

也可以這麼理解,因為發生在外耳或者中耳的原因導致的聽力下降,往往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比方說像中耳炎,我們通過把鼓膜修復起來,聽力可能就提高了。或者病變導致的聽骨鏈的病變,聽骨鏈脫位了,固定了,我們目前可以通過手術的方法,把它重新建立連接,或者讓它重新活動起來,這樣把聲音的能量可以搞定,好多就可以搞定。尤其是現在一些人工聽覺技術,可以使得很大一部分失聰的人群可以重新回到有聲世界,這就是科技改變生活,科技改變命運。可能你熟悉的像人工耳蝸、振動聲橋、骨橋等等,這些都是科技的力量來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重新回到有聲世界。 

主持人續續:

我小時候看到爺爺戴一個擴音器似的,把聲音放大一些,就可以聽到了。 

龔樹生:

那就是助聽器,助聽器是一個聲音放大器。 

主持人續續:

這是最簡單的這種幫助聽力的方法? 

龔樹生:

現在的助聽器已經遠不是過去的模擬機了,現在都是數字化了,數字化的助聽器它智能很高,人工智慧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方案,目的就是讓聽障人群能夠聽得更清晰,各種環境下聽得更好。 

主持人續續:

這是中耳跟外耳的一個損傷。您剛才講到耳蝸,耳蝸是哪個部位發生了損害? 

龔樹生:

耳蝸就是內耳。 

主持人續續:

耳蝸也是發生在內耳? 

龔樹生:

內耳包括耳蝸,包括半規管,包括前庭。我們一般說的引起聽力下降的就是發生在耳蝸,內耳道耳蝸部分。 

主持人續續:

耳蝸哪個部位發生了問題?然後我們用耳蝸就可以讓人重新聽到? 

龔樹生:

一般來說耳蝸的病變,各種原因有害因素導致耳蝸的病變,聽力損失我們剛才說輕度、中度、重度,然後是極重度以上的,可能助聽器不解決問題的,就可以選擇人工耳蝸幫助他們回到有聲世界。 

主持人續續:

如果我長時間在一個噪音很大的情況下工作,對耳朵的神經產生損傷了,這個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 

龔樹生:

不可逆的。 

主持人續續:

損傷了就不可逆了,不是養兩天就能好了? 

龔樹生:

如果是急性的深損傷,可以通過休息、通過一些藥物,恢復或者部分恢復。但是是一個慢性的深損傷導致的聽力下降,比如說雜訊性耳聾,目前來說還沒有藥物這種保守治療能夠讓他聽力恢復,基本上可能性非常小。 

主持人續續:

如果我長時間聽耳機,就是很多年輕人特別喜歡把聲音放得特別大,這種情況下跟噪音污染是一樣的? 

龔樹生:

應該說是一樣的,所以我們每年的3月3日愛耳日,從預防開始,我們就要特別呼籲年輕人,尤其是大都市的這些年輕人。 

主持人續續:

很潮的是吧,很fashion的這種? 

龔樹生:

很fashion的這種,喜歡音樂,這是好事,但是從我們專業的角度,我們認為:第一,盡量地用那種高質量的耳機,戴上耳罩的那種,盡量不要用耳塞。這是第一。 

主持人續續:

為什麼呢?這兩個不一樣嗎? 

龔樹生:

與聲音的共振有關係。這是第一。第二,音量盡量適中,不要太大了。我們經常在地鐵裡頭,在公交車上,甚至隔上幾個人,都能聽到他耳機裡面放什麼樣的音樂。這是聲音太大。可能短時間接觸一下,可能這個聲音聽覺疲勞了,它還能夠恢復。我們曾經碰到一個典型的,一個高中生要高考了,備考,然後睡覺之前聽音樂。可能白天太累了,耳機放英語,然後等第二天早上一醒來,兩個耳朵全聽不見了,那就是典型的深損傷導致的。 

主持人續續:

這是您碰到的患者是嗎? 

龔樹生:

對啊,我們經常碰到這個長時間喜歡用耳機聽音樂或者聽英語,或者更加不好的習慣,喜歡睡著聽,睡著了都沒關機,這種情況下出現像聽覺過敏、出現耳鳴、出現聽力下降的,這種人太多了。所以我們在這也特別呼籲我們的網友同志們,盡量地要保護好我們的聽力,一旦聽力丟失了,即使我們現在有高科技的手段,可能讓您重新恢復聽力,但是畢竟這些科技的東西給我們帶來的還是組裝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原裝好,組裝總是趕不上原裝。儘管有了現代的技術,那你還要花錢吧?還要通過手術的方法或者佩戴的方法,可能還有一些環境下,可能還是沒有自己的聽力聽得清晰。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應該保護好我們的聽力,從點滴做起,從每時每刻做起。 

主持人續續:

我覺得是,現在很多人覺得我們醫療發展、進步得很快,很多問題都能解決,他們不太珍惜您剛才講的就是自己原裝的東西。 

龔樹生:

對,非常重要。 

主持人續續:

就覺得能搞定這個。 

龔樹生:

他是的也是對的,我們現在是有很多科技的手段上失聰的人再回到有聲世界,但是如果自己能聽得見該多好。這些手段要花錢,還要受手術的痛苦,還要術後的保養、維護,還要做術後的康復、訓練等等。 

主持人續續:

剛才您講到耳鳴,是不是耳朵聽不見之前都會有這種耳鳴的反應呢? 

龔樹生:

耳鳴和耳聾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人有這麼幾個錯誤的概念,一個就是說耳鳴久了就耳聾。 

主持

續續:

對,偶爾我的耳朵也「嗡嗡嗡」這個。 

龔樹生:

對,這是第一個概念。第二個,耳鳴治不好,遲早會要聾掉,有這種說法,但實際上這個觀點是不對的。首先我們認為耳鳴應該說是肌體狀態的一個報警、一個預警,如果說各方面身體狀態很好的人,很少是有耳鳴的。往往耳鳴都與疲勞、緊張、長期失眠、心情壓力太大,或者疾病狀態下需要用藥導致的等等這些。所以它是一個預警,一旦我們出現了耳鳴,我們應該高度重視。 

主持人續續:

是身體太累了? 

龔樹生:

對,要查找耳鳴的原因,要聽聽醫生的建議,儘可能地比方說長期飲酒過度的,長期泡吧的,長期熬夜的,挑燈夜戰的,如果有這些,盡量地回到正規的軌道。這樣的話,避免我們的耳鳴進一步加重。儘可能的讓已經發生了的耳鳴,可以讓它能夠好起來。這第一點要做到的。 第二點,如果說有了耳鳴,通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仍然改善得不是太明顯,這時候很多人就沒有信心了,就更加的煩燥了,各種悲觀的情緒就更嚴重了。實際上耳鳴這個東西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與睡眠、與情緒它是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越是睡不好,耳鳴越響。耳鳴響得越厲害,越會降低你的睡眠質量,讓你更睡不著。情緒也是一樣的,伴隨而來。所以我們覺得一般耳鳴我們說半年左右的,沒有消失的,這個時候就要做一些檢查,排除一些相關疾病導致的耳鳴。如果說檢查各方面的CT或者核磁都挺好,沒有反映出整個聽覺通路上面的任何毛病,比如說長瘤子,這些不可逆的障礙性病變的話,這個時候應該告知病人。告知病人,第一,要放鬆。我們很多病人給他講完以後,估計你說沒事,「我就好了一半了。」所以實際很多情況下,它是一種緊張情緒導致他的耳鳴加重或者是耳鳴久治不愈。你告訴他之後,他情緒一旦放鬆了之後,很快就有很好的改觀。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其實耳鳴治療不是說一定要通過藥物或者什麼方式讓耳鳴消失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現代耳鳴治療的理念發生了變化,它響還在那,但是它不干擾我的學習、工作、生活。 

主持人續續:

那就是耳鳴的聲音小了是嗎? 

龔樹生:

能夠和平共處,很多人有耳鳴,但是他並沒有因為耳鳴失掉生活的信心或者痛苦異常,沒有。管它有沒有,我無所謂,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這就是比較正確的。再一個就是可以用一些聲音的方法,我們現在主張用聲音的方法來治療耳鳴。聲音可以是自然的聲音。 

主持人續續:

還有聲音的治療方法? 

龔樹生:

聲音治療耳鳴,比方說你耳鳴,你在某一個環境裡頭,有背景雜訊,你聽不見聲音,這很正常。可能一到安靜的情況下又有了。 

主持人續續:

尤其是晚上。 

龔樹生:

對,尤其是晚上,所以這個完全可以利用聲音的方法,營造一些有聲音的環境,這樣你在環境裡頭,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甚至睡眠也好,你可能感知不到你的耳鳴,這就是一種很好的狀態。日常月久,慢慢你習慣了,慢慢這個耳鳴不再干擾你的生活,你可能就把它忘了。所以我們經常跟病人講,忘得越乾淨,好得越快。你越惦記它,它越煩死你。大概是這樣。 耳鳴首先我覺得有這麼幾點,第一,要了解耳鳴的原因,要排除一些惡性疾病導致的耳鳴。如果說現在的耳鳴已經不影響你工作、生活,你大可不必吃藥,你就保持這麼一種樂觀的狀態就好。如果說耳鳴影響你的睡眠,並且聲音的方法對你是有效的,完全可以採取聲音的方法治療。聲音有很多種,我剛才說有自然的聲音,有人工合成的聲音,都可以。只要這種聲音的環境里你聽不見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有一個典型的個案,有一個妊娠期間,妊娠期有高血壓導致的耳鳴和聽力下降,但是是因為懷孕又不能用藥物的治療,分娩之後再來看醫生,那個時候已經過了好長時間了,幾個月上一年了。其實你不建議她更多的採用藥物的方法,就建議她用一些聲音的方法。有一天她和老公在菜市場,兩口子買菜的時候,聽見一個養魚的冒泡機,她在這個聲音環境下耳鳴消失了。然後她老公非常有心,在卧室裡頭安上一個養魚養魚缸。 

主持人續續:

養了個魚。 

龔樹生:

養魚是假,冒泡是真。每天晚上睡覺就把它打開,然後她太太在這個聲音環境睡得非常踏實、安靜,也聽不見聲音。慢慢慢慢兩三個月之後耳鳴就消失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耳鳴非常複雜,很大程度上可能早期會是剛才說的這些因素,或者外耳、中耳、內耳的疾病導致的耳鳴,但是一定程度之後,時間長了,可以引起中樞化。中樞化就是由於外置的原因,最終中樞神經細胞的重組功能發生了變化之後,最後反映中樞合團興奮性的增高,表現耳鳴。所以這種情況下,你說你用大量藥物,沒有用。只有你利用中樞神經調控的原理,最終降低耳鳴的危害,然後達到耳鳴減輕或者消失這麼一個作用。 

主持人續續:

也就是耳鳴和耳聾之間其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龔樹生:

沒有必要聯繫,但是的的確確有一部分長期耳鳴,可能最終聽力也會出現下降,有這種情況。但是不是說得了耳鳴一定會耳聾,這句話是不對的。 

主持人續續:

耳聾之前也是聽力逐漸退化嗎?還是會一下耳聾? 

龔樹生:

也可以表現為急性,就是突發性耳聾,是完全可以的。 

主持人續續:

突發性耳聾的人多嗎? 

龔樹生:

現在也不少,並且年輕化趨勢還挺明顯。越是緊張的像高考之前的這種,我們甚至中考都有好多孩子突然聽不見了,的確是這樣。 

主持人續續:

孩子聽不見了能恢復過來嗎? 

龔樹生:

有的能恢復有的不能恢復,不是所有的。 

主持人續續:

老年人的聽力逐漸的退化過程,是耳朵中哪個部位發生了老化? 

龔樹生:

老年性耳聾主要的還是內耳毛細胞由於年齡的原因,肌體狀態退化的原因,我們的毛細胞甚至可能出現凋亡的現象,導致聽覺敏感程度下降。但是也可以是毛細胞以外的,包括中耳,比如說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聽骨鏈有一定的彈性、有一定的筋度,再有一定的緊張度,可能老年人肌肉、韌帶松馳度下降了,甚至鼓膜也變得松馳了,也可以出現這個。但是這個老年性耳聾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耳蝸,就是內耳感受聲音的毛細胞以及相關的結構出現了功能退化,所以主要問題在這。 當然老年人還有一個特徵,神經的退行性變化。聽覺神經的退行性變化。所以可能我們知道神經是由很多的神經纖維組成的,但是老年人退化了之後,這個神經的同步化不好,就是我們正常情況下,神經好的狀態下,受到了刺激之後,同步放電,一下就傳到了中樞去了。但是可能同步化不好,退行性變化之後,出現了髓鞘的脫髓鞘改變,然後它不是一旦有命令立馬往前走,它可能有的走得快,有的走得慢,這就出現一個什麼情況?老年人一個典型特徵,只聞其聲不懂其意。他聽得到聲音,但是由於神經的同步化不良,他不能在大腦里達到一個興奮值,然後他聽不清你說什麼。所以他會說「啊,你說什麼」、「你說什麼呀」,問幾遍。實際上他聽到你說話,但是聽不懂你說什麼。所以只聞其聲不懂其意,這是老年性耳聾的一個特徵。所以他會問你幾遍,「你說什麼」、「你要說大一點」。大一點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大聲刺激之後,讓神經的同步化更好一點,他聽得更清楚。 

主持人續續:

原來是神經傳遞得不好? 

龔樹生:

對,也是一個因素。所以老年性耳聾的病人如果神經脫髓鞘病變明顯的,有時候即使你戴了助聽器,能夠把聲音放大,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但是有些可能戴著助聽器的效果也未必那麼好,也有這種情況。 

主持人續續:

老年人的這種情況之前是可以預防嗎? 

龔樹生:

剛才我們說了很多因素可以導致加速退化改變,但是我們只要延年益壽,應該從更早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就要注意。 

主持人續續:

就是一些噪音也會對(耳朵造成影響)? 

龔樹生:

當然,長期的雜訊接觸就可以出現讓老年人的聽力加重,可以讓你提前老化。你正常情況下60歲眼不花,耳聰目明,但是有些人長期接觸雜訊,可能三四十歲就聽得不好了,那就是雜訊有加速,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它會加速得更快。 

主持人續續:

解決老年人聽力的問題主要是用助聽器嗎? 

龔樹生:

應該說助聽器就像老年人的眼花了戴眼鏡一樣的,應該成為他們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夥伴,但是我覺得我們國家現在老年人的聽力下降之後,助聽器的佩戴率非常低。 

主持人續續:

不是特別高。 

龔樹生:

這裡有很多原因,一個是對助聽器的認識程度不夠,不知道助聽器還能幫他,這是不認知。第二個,就是嘗試助聽器,但是剛戴助聽器挺興奮的,但是沒有耐心。你既不適應這個助聽器可能的不方便,就像剛戴眼鏡一樣,總摘了戴,很不舒服。經常戴眼鏡丟在哪都不知道,助聽器它也會有這些情況。所以需要有一個接納它的過程。再就是助聽器的話,驗配水平很重要。我們國家現在助聽器的驗配的這支隊伍,驗配師,專門有這個職業了。我非常高興的就是說我們現在的這支隊伍成長越來越成熟,然後能夠更多的為我們的老年朋友配到更加合適的,讓他們晚年的聽覺更好,生活質量更高。所以我們現在的的確確有一個病人是10年前在美國配了一對助聽器,聽得非常好,交流基本沒時間問題。後來有一天他的一個助聽器掉了,他想在國內再來配一個同樣型號的,但是配了好幾家,他感覺趕不上他原來在美國配得好。這裡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可能還有一些助聽器的驗配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所以很多老年朋友,據我所知,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由於聽力的不好,子女也好,或者患者本人也好,或者親朋好友也好,帶著他們去配了助聽器。配了之後,最後放在屜子里鎖起來,平時都不願意戴。 

主持人續續:

戴那個很麻煩嗎? 

龔樹生:

不是麻煩,一個就是對助聽器的認識還不夠。再一個是剛戴助聽器有一個適應過程,這個適應過程讓一些老年朋友感覺不舒服。所以我們在這也希望我們的網友,如果你身邊有老人需要配助聽器,我建議第一要到正規的醫院配助聽器。當然一些好的助聽器的門店也是可以的,由於有一部分都獲得了助聽器驗配師資格考試,通過了考試,通過了培訓,能夠有比較好的驗配水平,這是可以的。這是第一。 第二,你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很多人配了助聽器,剛熱了三天,很高興、很開心,我聽得見了。但是很快興奮勁沒了,就不願意戴了,覺得吵得慌,閑吵得慌。 

主持人續續:

什麼都聽得見了。 

龔樹生:

對,難受,所以不習慣。這個需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就是主動接納它,需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有的人短,有的人可能比較長,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助聽器佩戴之後,它會給我們的老年朋友帶來很多的好處。 

主持人續續:

除了聽得見以外,還有什麼好處啊? 

龔樹生:

長期在無聲的世界裡頭,它會加速我們老年人的老年性痴呆,缺乏交流,容易使自己自閉,然後孤獨,然後不願意見人。最後離開家庭、離開生活,使病人變得更加孤獨。所以助聽器應該說就像眼鏡一樣,應該成為我們有聽力障礙的老年朋友們的一個生活必須品,一個生活的夥伴。要愛護它,倍加珍惜它,這樣它才能幫助你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主持人續續:

你剛才講到你的朋友,一邊助聽器壞了,一邊還OK,那是不是戴一邊也可以呢?是要兩個耳朵的聽力水平要達到一致嗎?如果不達到一致有沒有一些危害? 

龔樹生:

你這是很好的問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現在就是說我們正常人都是雙耳聽力,如果突然一天某一個耳朵聽不見了,你會很難受。比如聽到聲音不對稱,你要是右耳失聰,我在你左邊說,你能聽得很好。我要在你的右耳這邊說,你可能就聽得不清楚。再就是單耳聽力,它在雜訊環境下的言語識辨能力,一對一的交流還可以。但是一旦嘈雜的環境裡頭,他可能就聽不清楚了。所以雜訊環境下的言語識別能力這個不好,這是單耳聽力主要的問題。 但是單耳聽力如果說我們手段,各種手段,就是加助聽器,或者助聽器加人工耳蝸,或者兩邊都是人工耳蝸,就是建立這種雙耳聽覺,它肯定是要比單耳要好。所以我們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證實了雙耳聽覺和單耳聽覺,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樣的。因為你知道,我們正常的聲音如果這個耳朵失聰了,聲音從這邊來的,它要傳到這個耳朵聽見,因為這個(44:23投影效應),聲音在這阻擋了,它要傳過來,中間有一個時間差,還有強度差。使你的聲音來得遲、來得弱。所以如果雙耳聽見了,就消除了這個(44:39投影效果)。這邊來的這邊聽,這邊來的這邊聽,然後整合,可以讓你聽得更好。 第二個,我們說到聲源定位,聲源定位就是說有雙耳聽覺的話,我就知道是左邊來的還是右邊來,所以聲源定位很重要。在很多嘈雜的環境里,人家一喊你,馬上就知道誰在喊你。 

主持人續續:

一個耳朵就找不到位置了是嗎? 

龔樹生:

一個耳朵就找不到位置了,還有一個耳朵就不知道張三喊你、李四喊你。一般你熟悉的人,你就能準確地辨別出是老公還是老婆,還是公公還是婆婆。但是單耳聽力在這方面就要差,他對聲音的音色、音質也受影響。 

主持人續續:

也受影響? 

龔樹生:

也受影響。 

主持人續續:

一個耳朵聽不光找不到位置,找不到位置我可以想像到。 

龔樹生:

再一個就是雜訊環境的言語識別能力下降,如果幾個七嘴八舌,他就不知道是誰。因為聲源定位差,所以七嘴八舌講,他的言語識辨能力就下降了。 還有一個就是聲音的敏感度也會因為單耳聽力會有所下降。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建立雙耳聽覺。 

主持人續續:

要有兩個健康的聽力的耳朵。 

龔樹生:

對,所以就人工耳蝸而言,過去基本上都是做一側,雙側都需要做的患者往往可能經濟條件的原因或者當時認知的原因,反正就認為能聽得見,做完之後他能聽見了,一對一的交流沒什麼問題,但是要在雜訊環境下識別,它可能就趕不上雙耳聽覺。所以現在研究的成果,證實了這一點之後,讓我們越來越多的家長,一次做兩邊,都做了。然後雙耳人工耳蝸植入的比例是明顯提高。在我們院做耳蝸手術的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同時做雙側。當然也有很多過去做了一側,家長已經看到人工耳蝸的效果,現在又來做對側。這樣的話,當然趕不上同期植入的效果好。一般我們說兩個耳朵在間隔時間不超過半年,我們叫同期植入。如果說半年以上,我們叫分次植入。一般來說同期植入的話,雙側的聲音到大腦整合來得更快、更深一些。一旦一個耳朵做完之後,大腦中樞已經習慣了這個耳朵的聽力,然後間隔時間長了以後,這個耳朵又來了一個聲音之後,它的整合的時間,中樞神經系統,大腦中樞的整合需要一個新的整合,所以適應的時間又會長一點。我們一般主張都要做的話,建議做雙側,間隔時間不超過半年以後,這樣效果會更好。現在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就是半年之內做的,半年以後做的,看看這兩組之間有什麼變化。 

主持人續續:

有一個效果的對比。 

龔樹生:

但是現在因為我們的神經科學的研究深入,發現我們大腦的功能潛力無限之大。比如說這個耳朵做了20多年了,20多年再做另外一個耳朵,同樣也發現效果非常好。我的很多朋友都告訴我,他說龔主任我要是想著對側植入有這麼好的效果,我們早就帶孩子做了。

主持人續續:

可能就是原來習慣了一個耳朵,不知道兩個耳朵的效果是怎麼樣的。 

龔樹生:

對,所以我剛才講的那些道理,雙耳聽覺的效果比單耳肯定好。如果對側耳朵有殘缺聽力,我們就建議病人戴助聽器,叫雙耳雙模式。 

主持人續續:

不管戴助聽器,還是做耳蝸,都建議大家去做雙側的? 

龔樹生:

對。雙側的話,讓患者能夠聽得更清晰、質量更高。 

主持人續續:

龔主任這個聽力跟視力是不是一樣,因為我們知道有一個眼睛只戴一個眼鏡,這隻如果有近視不管的話,它慢慢會把那隻眼睛的視力也給拖壞的,耳朵會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呢?就是一個耳朵聽力不好,這個耳朵也會慢慢地不好? 

龔樹生:

不,這個是這樣的,一般來說,這個不會的。 

主持人續續:

不會有這種問題。 

龔樹生:

一般不會,但是剛才說了,耳朵有很多有害因素會導致耳朵聽力下降,如果你要習慣不按醫生的去做,繼續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或者長期接觸雜訊,這些因素可以使得好的耳朵聽力下降。但是這個耳朵壞了,是不是會一定導致另一個耳朵也壞,這之間沒有必要聯繫。 

主持人續續:

那節目最後希望您再給大家講一下我們日常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好不好?您再總結一下。 

龔樹生:

平時的話我覺得首先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我們要快樂的生活。從我們接觸到的臨床病例來看,很多耳鳴、耳聾或者眩暈的患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都會由於工作的壓力或者家庭的一些變故,等突然出現這些問題。所以我們覺得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這個良好的狀態非常重要。第二個,就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吃得太咸或者過分的辛辣,這樣都不是很好。要清淡飲食。第三個,就是盡量遠離雜訊。第四個,我們盡量地要保持良好的運動、健身這些習慣。這個要做得延年益壽,保證良好的體魄和身體狀態,對於我們的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如果有些慢性疾病,我們一定要管控好。 

主持人續續:

也會對聽力造成損傷? 

龔樹生:

對,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或者是其他的心肝腎的一些慢性疾病,這些慢性疾病也會導致我們的內耳代謝狀態發生變化,也可以加速聽力的下降。所以管控好這些慢性疾病,保持血壓在一個正常的狀態,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這個也有利於讓我們耳聰目明。最後一點,即使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了我們的聽力下降,我們應該及早看醫生,這個聽聽醫生的建議。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老年朋友越來越多,聽力下降說實在話是一個完全可防、可控,也是可治的。所以我們只要做好預防,盡量讓它聽力不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儘可能地用保守的方法給他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說實在是恢復不了,我們就要藉助科技的手段幫助他們重回有聲世界。這裡頭有很多的科技的手段,比方說大家熟知的助聽器,現在的助聽器已經遠不是過去的那種,現在就是一個小電腦,智能化程度非常高。還有就是植入的助聽裝置,人工技術裝置,包括像振動聲橋,像骨橋,像BAHA,像人工耳蝸甚至聽覺腦幹植入等等,這是我們這個專業近些年來一個非常熱門的發展方向,一個熱點問題。進展得非常快,尤其在我們國家這些年發展得非常迅猛,完全有能力來讓我們的一部分失聰的人群重回有聲世界。最後謝謝大家,祝大家聽力好、心情好、天天開開心心,謝謝。

主持人續續:

好,再次感謝龔主任作客我們本期《名醫堂》節目,我們這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下期再見!




更多內容請查看原文


歡迎關注微信號:騰訊健康


喜歡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健康 的精彩文章:

專家提醒:打鼾跟高血壓的關係很密切!
你知道嗎?咳嗽要選對食療方才有效!

TAG:騰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