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了「一定要寫好」的念頭,反而有了好的寫作狀態
如果說人世間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散落在地球的小小角落,也許文字就是連接每個孤島的扁舟,往來其間,傳情遞信。人生此行,若有同行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倘若只能獨行,希望文字是沉默且忠實的不二旅伴。
用文字在心靈曠野找尋出路
文 | 夏夢
心靈曠野:活出作家人生
納塔莉?戈德堡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8.1
閱讀《心靈曠野:活出作家人生》這本書,給了我很多欣喜。
在本書一開始,娜塔莉?戈德堡就強調:「寫作如參禪,將你帶回到自然狀態,帶回到心靈的曠野,那裡沒有修建成排的劍蘭。心靈是原始的、充滿能量的,是活的,也是饑渴的。」「光看關於寫作的書是不夠的。要想成為作家,要有一定的生活方式,並以一定的方式去觀察、思考、存在。」直到再次重讀時我才注意到作者強調的是「活出作家人生」而非「寫出作家人生」。仔細品味才發現「活出作家人生」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以貫之的生活態度;而「寫出作家人生」則是一種無可奈何的不得不選擇的渡過一生的方式。兩者的區別在於「活著」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寫出」則是被動的選擇。此種高下立現。
寫作的本質是通過文字鏈接每一個孤獨的個體,從而使每一個孤獨的個體產生精神連接,繼而消弭孤獨感,找出人生意義。正如娜塔莉?戈德堡所言:「寫作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一旦你嘗試過它的精髓,倘若捨棄它,你就會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和抑鬱,就像你的身體沒有了水。水在你的血液里,沒它不行。」「你得讓寫作吞噬你的生命,時刻跟隨它的腳步。」
大道理都懂,可真正到了自己開始著手寫作的時候,問題還是層出不窮。首當其衝的就是怎麼樣才能寫出內心深處的故事。以前也曾針對這個問題請教過老師,嘗試過很多種技巧,要麼當時的效果很好,但是這種效果並沒有很持久;要麼就是收效甚微,以至於我都有些想要放棄嘗試了。
看到娜塔莉?戈德堡說:「不要找借口。想寫就寫。這是你的人生。你要對你的人生負責。你不會長生不老。不要等。現在就抽時間,哪怕每周只有十分鐘。」「把所有作品都放在一個筆記本里,無論你寫得質量如何,重要的是通過時間軸的對比,來發現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有哪些是自己擅長的,哪些是自己讓自己感到不安的。」通過這些對比和梳理,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從寫作中窺到心靈的運作,可以讓你對自己的想法少一些依戀,少一些批判。」剛開始並沒有很在意,只是一種病急亂投醫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嘗試,沒想到無心插柳的嘗試效果卻很好,拋棄了「一定要寫好」「要一次就成稿」這種想法之後,現在每次開始寫作心態都比較好,狀態好的時候就多寫一些,狀態沒有那麼好的時候也不強迫自己必須寫出好的才肯罷休。反而是這種自由的精神狀態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好的寫作狀態。
在寫作開始漸入佳境的時候,心靈深處的故事開始慢慢浮現在腦海,流淌在指尖,接下來最關鍵的是:要直面自己。「為了寫作,我們必須接受自己。」「如果你在寫作中釋放自我,你自然而然會一遍遍地觸碰軟肋,直到完成未竟之事。我現在總是實事求是的釋放自我,而後納悶寫作何以如此痛苦。」娜塔莉?戈德堡此處所說的痛苦蘊含著釋放的快感,因為在寫出內心深處的故事之前,即便是寫作者本人也並不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深入內心,把那些讓人不安的,害怕的,不願提及的事用文字表達出來。而這種深入之後的釋放則是一種解脫,一種把雜亂的情緒梳理歸納整理,安放在妥帖之處,給他們一個安全的歸宿。
關於如何寫出內心深處故事的種種技巧我在此就不一一贅述,娜塔莉?戈德堡在書中做了詳細的清單和技巧指點。在經歷過種種心裡鬥爭和寫作技巧的學習之後,如何保有寫作習慣,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沒有人能告訴你,作家這趟旅程怎麼走,每個人在這條路上都是孤獨的。」儘管如此,娜塔莉?戈德堡還是儘可能的寫了她的經驗:「親密接觸這個世界,並且知曉世上的一切都在變化。當然會有哀傷,但又是多麼甜蜜。而最核心的,是勇氣。我們知道世事無常,卻沒有因此陷入困境。」「接觸其他作者就好。去寫作班,多認識些人。不要總是處於孤立狀態。下點功夫去找些熱愛寫作的人,跟她們交朋友。這會讓你更加確信寫作人生。」
如果說人世間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散落在地球的小小角落,也許文字就是連接每個孤島的扁舟,往來期間,傳情遞信。人生此行,若有同行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倘若只能獨行,希望文字是沉默且忠實的不二旅伴。
TAG: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