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假設你手中的茶是好茶

假設你手中的茶是好茶

閑話兩篇之後,我們正兒八經聊聊茶吧。

按理說,我應該先說一下什麼是普洱茶,進而再說一下好茶的標準,然後再講怎麼泡出一杯好茶。可又一想,如果我上來就和你扯「雲南產大葉種曬青毛茶」,吧啦一堆關於地理界線、大中小葉種的概念,你會不會茶還沒喝就崩潰了?

好在我不是專家,這裡也不是講座。不妨試著先從怎樣泡一杯茶談起吧。

本人法律出身,寫東西都會不自覺地往法律文書的路數上靠。這篇文章也一樣,我必須先告訴你,我談到的經驗與方法僅為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標準,僅供讀者參考。

我們先假設你手中的普洱茶是好茶,不去考證它的來源與歷史,不去考慮它的山頭與年份,不去辨識它的工藝與真假。此時,我們該如何泡出一杯不錯的茶呢?

有句話講「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要想泡出一杯好茶,需要先準備好「器」和「水」。

茶之父——器

一個完整的茶席,包括泡茶器(蓋碗/紫砂壺)、壺承、勻杯(也即公道杯)、茶杯、杯托、滓方(也叫水盂或建水)、蓋置、潔方(茶巾)、茶罐(茶倉)、煮水器、煮水壺、花器與插花、席布、茶荷、茶則、茶撥等。

每一樣茶器自有它特定的功能,未來我會逐一的跟大家聊。茶席布的錯落有致,可提升茶空間的格調,主人與賓客也賞心悅目。但初時我們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僅挑選出如下幾樣即可:

1、泡茶器,初時建議蓋碗沖泡,時間上好把握一些,也比較容易上手。容量介於120cc-180cc之間。

2、茶杯,青瓷、青花、汝窯等均可。

3、勻杯

4、煮水器和煮水壺,初時家中最常見的是電熱水壺~

茶之母——水

茶聖陸羽曾在《茶經》中對水專門做了論述,其稱「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千年之後,我們的環境、氣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人的經驗並不能完全照搬。但用泉水泡出來的茶水總歸是好過自來水的。因此,你不妨去超市買些農夫山泉,建議買1.5L裝的,一次一桶,可始終保證水質。如果你想買別的水也行,但買時注意一下包裝上標註的ph值。一般來說,ph值以7.1-7.5間為宜,至於為什麼我將來會講,本處暫不贅述。

好了,準備工作結束,接下來聊一聊泡茶的基本步驟與要領。

1、看一下天氣,陰天相較於晴天茶湯的香氣略弱,口感略顯沉悶。這一點必須有正確的認知,天氣的變化會導致溫濕度的變化,水的沸點也會略微降低,茶湯的表現自然無法達到最佳。

2、取茶6-8克(生茶、熟茶、老茶都可以,暫不作區分),如果沒有電子秤,那就大約兩個小拇指大小吧。一般我們撬開的茶餅有整有散,可以按整7:散3的比例投放。

3、醒茶約10-15分鐘,你暫可理解成把茶葉放到一邊晾一會兒。

4、煮水至沸騰,將蓋碗內外澆淋,之後蓋碗內的水可倒入勻杯中,勻杯燙好後,水可繼續倒入茶杯中溫杯。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茶器的溫度無限接近於100度,使沖水後不至於使水溫急速下降,影響茶湯口感。

5、將醒好的茶投入蓋碗,倒入沸水潤茶,三五秒後將水瀝至勻杯,依次重複第3條的步驟。

6、再次注水,如果是沸水,建議先擱置幾秒,待水平靜後再行注入。注水方法為緩、低、勻,緩即緩慢輕柔,低指壺嘴和蓋碗的距離盡量近一些,勻即注水均勻,不要忽快忽慢。注水後先不要蓋上杯蓋,待出湯時再蓋。前三泡保證快進快出,即注水後儘快出湯,之後每三泡增加6-7秒後出湯,每次出湯保證瀝凈。

注意:每泡出湯後,不要將蓋碗的杯蓋蓋的太嚴實,保證杯蓋和蓋碗之間留有一定縫隙,讓茶葉有喘息的空間;每泡之間也一定要間隔一會兒(以50-60秒為宜),不要出湯後立即沖泡,讓茶葉有喘息的時間。為什麼要讓茶喘息?有位茶人說過,「你怎麼溫柔的對茶,茶就怎麼溫柔的對你」,你如果讓它太累,它如何對你展現最好的自己?

7、出湯至勻杯,再由勻杯分至茶杯。勻杯是台灣傳過來的茶道具,為的是使出湯更加從容,分茶更好把握。但本步也可以由蓋碗直接出湯至茶杯中,這樣可最大限度的減少茶器對茶湯的影響。出湯時同樣注意緩慢輕柔。

8、品飲。很多人說茶要燙口,殊不知過燙的茶水也使口腔癌的患病幾率增加,所以品飲茶湯時不宜過燙。在等待茶湯溫度下降時,可以聞一下蓋碗的杯蓋香,即杯蓋內側水蒸汽凝結後留有的余香。每次品飲完畢一杯茶時,也可以聞一下杯底香。

以上就是泡出一杯好茶的基本步驟,我們姑且稱之為普洱的基本沖泡法。你可以拿手中的普洱茶一試,看看與之前的泡法所呈現的口感有何不同。 我前面說了,此方法並非標準,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靈活掌握。但如果你對茶暫時沒什麼了解,也不知道該如何靈活掌握,那麼暫且就先用這個方法泡吧,起碼不會出錯。當你對茶、對自己的口味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後,我想你自然會知道如何靈活調整。

說完了形而下的乾貨,最後想和大家分享點形而上的東西——請正視你手中的茶:一片茶葉從一個嫩芽開始,一點點生長直至採摘,又經加工工藝製成,到最後把它投入杯中反覆沖泡直至滋味寡淡,這是茶葉的整個生命歷程。從我們拿到一片茶餅開始,我們就開始參與到它生命中,與它相處,茶農含辛茹苦採茶制茶,我們沒理由讓茶葉的生命歸於黯淡,就像煙花的使命在於綻放一樣。

今天先分享到這。本篇里提到的每一個茶道具、水等,都足以獨立寫出一篇文章來,還是那句話,我們小火慢燉,慢慢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劉強東千億身家,奶茶妹貌美如花,愛情怎樣來的?
10年前,誰能想到陝西茯茶會這麼火?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