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朝軍隊戰鬥力為何由強變弱?這位清朝學者說的一針見血

大明朝軍隊戰鬥力為何由強變弱?這位清朝學者說的一針見血

導讀:明朝朱棣在位期間,其軍事實力空前強大,先後五次北伐大漠,迫使蒙古部落瓦剌、韃靼等紛紛接受大明封號,並且收復安南,鞏固了南北邊防,可自從英宗時期發生的那次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的軍事實力就一蹶不振,一年不如一年, 以至於後來李自成攻入京師時,堂堂帝國竟幾乎無兵可用,這是為什麼?

清朝時期一位名叫谷應泰的學者,就此事說明了自己的觀點,現如今我們就來談談:

一 朝中權貴都軍隊的腐蝕

明朝自朱棣遷都京師之後,就將國家的防務重點移往北方,所謂」天子守國門「,本來這支部隊因為經常與邊境蒙古軍隊作戰,戰鬥力是十分強悍的,可是由於朱棣去世之後,天下長期的處於太平,加上部隊管理制度的不嚴謹,很多的王侯權貴都將自己的家丁護院等人送往軍隊來充兵役,可這些人說是從軍,其實大多數都是來佔個位置,只是貪圖於朝廷的餉銀,很多時候都是」有名無人「,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二 土木堡一役精銳盡失

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出征瓦剌。結果是將朱棣留下的幾十萬帝國精銳給敗個精光,直接造成大明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如此規模的精兵存在,此事還間接影響了明朝的對外政策。

三 軍隊制度存在問題

自從土木堡戰役之後,于謙就發現了軍隊中存在的制度問題,那就是各大軍營(比如五軍、神機、三千等)之間號令不統一,每到征戰的時候,軍隊發出的號令各式各樣,並且兵將之間互不相識,很難協調配合作戰,他就向朝廷提出,要挑選驍勇戰士十五萬,劃分為十個營,統一進行操練,以備邊境緊急時刻時調用,稱為」團營操練法「。

這個方法非常的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可以說是比較好的一種制度,遺憾的是,後來英宗回朝登基,于謙被殺,十團營被撤中途夭折。在之後的帝國時期里,雖然也曾重新啟用過類似的團練方式,可都由於沒有像于謙之類好的執行官,練出來的兵團都走了之前的老路,宦官監軍,大吃空餉,於是部隊戰鬥力一年不如一年。

以上就是本人總結出的觀點,當然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下降,肯定不止這幾個原因,自古評論出大神,希望各位在評論區多發表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榜葛剌進麒麟圖
30萬明朝遺民生活在貴州山中,與世隔絕600年,世代肩負絕密使命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