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以書法,詮釋「民國最後閨秀」

她以書法,詮釋「民國最後閨秀」

書寫中的張充和

張充和

(1913-2015)

祖籍合肥,生於上海

「合肥四姊妹」之小妹

葉聖陶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女孩,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充和

她還是七八歲的孩子時,她的姐姐們就知道她獨來獨往,與眾不同。她們有大都市年輕人的優勢:上戲院,摩登,說著流行的話語。但她每日在祖母的老宅中,沉浸於詩書琴畫,沉思默想,寧靜內斂,幾乎與世隔絕。1927年,合肥的上空出現飛機時,她竟以為那是巨大的風箏。

1934年,她以數學零分、國文滿分的成績,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她似乎從小就是一個不問世事的書生。24歲時,她為自己編一本《曲人鴻爪》,收集各方崑曲名家、學士才人的即興書畫。

張充和在家中小院內留影

1956年秋天,胡適先生在伯克萊的加州大學客座,也在《曲人鴻爪》冊頁里寫下元代曲家貫酸齋所著《清江引》:若還與他相見時,道個真傳示: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張大千早年也曾在《曲人鴻爪》中贈她畫作兩幅,以形狀張充和《思凡》身段。可以想像,上個世紀中葉,張充和的生活風花雪月,海棠結社,多麼繁華。

她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孩

書法是她一生至愛。

她在近一個世紀的生活里,沒有大的波瀾和驚險,也沒有被改造和異化。她的天性——藝術感,本身就是人性中最本真的部分——保存完好,而常人的藝術知覺早在粗糙生活或者自我修整中磨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張充和題字選集《古色今香》封面

張充和 楷書《酒德頌》

一次,學者章士釗贈她一首詩,將她比作東漢末年的才女蔡文姬:文姬流落於誰事,十八胡笳只自憐。詩中有惋惜她流落他鄉的意思,這冒犯了她的感情。她對「流落」兩字始終不能釋然。但她終究選擇了蔡文姬的道路,嫁給一個西方人,然後離開中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與她的熱愛毫不相關的地方。多年之後,她回憶起章士釗的預言,自嘲道:他說對了,我是嫁了個胡人。

崑曲和書法,是她的一生知己。她似乎一直活在忠孝節烈、才子佳人的故事裡,活在虛構與韻美里。她在新的世紀,還延續著少年時代讀詩、習字、吹笛、唱曲的蘇州歲月。她家中衣櫥里,掛滿風姿妖嬈、長短各異的旗袍。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一

她的老師沈尹默那時候住在上海,靠賣字為生。他的厄運從此展開,到他生命的最後幾年,1966年~1971年到達頂點。「文革」開始時,他撕毀了所有的作品。他把那些碎片浸泡在水中,直到化為紙漿,再倒進附近的垃圾場。但是他仍然沒有被放過。他受了五年的迫害,直到他去世為止。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二

1948年,她還沒有預見這些事情。她只是覺得自己喜歡的那個世界風韻猶存。但是新世界對她來說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歡的那些東西。甚至連夢想那些東西的空間都沒有。她覺得,應該讓那些「彈性大,適應性強」的人留下,她只是從祖母那裡學到了慈悲,也知道了一切為善之道。

她的憂傷源於認識到自己離開了過去那個熟悉的世界,而且再也回不去了。

文章原載《中國青年報》2011年01月18日 作者/徐虹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三

《結縭二十年贈漢思》其五

《題鳳凰沈從文墓》其二

《題鳳凰沈從文墓》其四

《晞周集》1972年 紙本 24.2×16.5 其一

《晞周集》1972年 紙本 24.2×16.5 其二

雲龍佛堂即事

臨蘇軾《黃州寒食貼》

小楷《道德經》冊頁(節選)

來源:江蘇書協

更多名家書畫特賣

將畫廊置頂後,您可以第一時間獲取畫廊的信息和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廊 的精彩文章:

嫵媚至極!100多幅名家畫荷精品欣賞
有意境,這組水墨畫,好美!

TAG: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