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唯有內心和平,方有世界和平

唯有內心和平,方有世界和平

蘇州西園戒幢律寺「戒幢論壇」自2006年舉辦至今已舉行六屆,關於「佛法與心理治療」的專題論壇也已舉行四屆。來自國內外近500位法師及心理學專家、學者、教育界、醫療界人士圍繞著「佛法與心理治療——幸福·慈悲·正念」的主題進行研討。

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濟群法師坦言,如何解決心理問題是佛教界和心理學界共同關心的話題。法國巴黎恐怖事件的發生,令人心情沉重,如何維護世界和平,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只有人的內心和平了,世界才會有真正的和平。

心理學這個立足於西方哲學建立起來的新興學科,對於心理問題的解決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而佛法作為東方心理學,由釋迦牟尼佛通過親證揭示的諸法實相已傳承了兩千多年,是心靈的智慧,也是解決心理問題的智慧。舉辦「佛法與心理治療論壇」正是為佛教界法師和心理學家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討、借鑒解讀和解決人類心理問題,為社會的和諧,人心之改善貢獻一份力量。

明暘法師有一首讚歎彌勒菩薩的詩說:「大肚能空天下事,慈懷普治世間痾。」以慈悲的襟懷、空性的智慧治療世間疾病,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

身體周刊:

您怎樣看待佛法與心理學的關係?

濟群法師:

自古以來,佛法被稱為「心性之學」。佛教傳到中土之後,在漫長的歲月中一直起到維護心理健康的作用。佛教僧侶面對信眾和社會人群時,也一向具有幫助人們舒緩心理痛苦、解決心理問題的傳統。早先,我對於心理學沒有多少直接認識。當我開始閱讀西方心理學的書籍、參加心理學界的活動,赫然發現:多年來我經常與信眾對話,幫他們放下內心的某些糾結,歡喜而去,原來這就是在給人做心理疏導。

當然,佛法修行與心理治療的治療深度與最終追求的健康程度不可同日而語。臨床心理學處理的是異常心理狀態。至於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愛和恨等行為,只要在一定程度之內,心理學默認為是正常的,而佛法把這些行為總結為貪嗔痴,認為這是需要徹底斷除的三毒。一個人唯有凈除三毒,才能成為真正的健康者。當然,心理學也有很多值得佛法借鑒之處,比如基於科學實驗和臨床治療得出的各種心理學技巧,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身體周刊:

說到佛法,

很多人只留存於燒香拜佛,

更對那些深奧的典籍和術語望而卻步。

您怎樣看?

濟群法師:

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寺院就是傳播智慧的學校,促進世人解除內心的迷惑、煩惱,成為有道德、有覺照的人,獲得良好的心境,過上安寧的生活。可是,現代人對於寺院的這種教育功能了解得太少。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佛寺好像只是一個燒香的地方。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通過燒香尋求保佑、尋找安全感,無可厚非。然而每個人內心都包含著無價的寶藏,學會怎樣把這寶藏開發出來,利益自他,豈不是更要緊嗎?

身體周刊:

佛法具體怎樣解決心理問題?

濟群法師:

佛法認為,一切心理問題都和我們對世界的錯誤認識有關,只有改變認識,才能消除煩惱、開顯智慧。

觀念會造就心態,而心態會形成生命品質。佛法講「如實見」,就是讓我們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到生命由哪些因素組成,潛藏的價值有多大。價值觀取決於對生命的認識,如同挖礦要了解礦山的價值。生命也是如此,不了解生命實相,就無法了解生命究竟有多大的價值。生命中有種種困惑,比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未來在哪裡?此外,還有貪嗔痴形成的種種負面情緒。人在這些困惑和情緒中往往身不由己。

佛法智慧一方面幫助我們了解生命的迷惑和煩惱,一方面幫助我們認識內在的正向潛質。生命就像河流,從無窮的過去延續到無盡的未來,由此而來的生命經驗會在潛意識中留下記錄,形成心理力量並影響未來生命。錯誤認識會不斷製造煩惱,而生命中最大的誤解就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修行就是正確認識世界,並不斷排除內心負面力量的過程。

佛教的調節身心之道詳細來說難以計數,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但不論什麼宗派,核心目標都不外乎解決內在的貪嗔痴和開啟生命的良性潛質,並有自己完整的治療方法,包括見地、禪修方法和修行次第等。佛陀教法的綱領是苦集滅道四諦法門,苦是疾病的痛苦癥狀,集是尋找痛苦的根源,滅是疾病痊癒後的狀態,道是治療疾病的方法。學佛修行,就是從認識苦到對痛苦的徹底平息。佛教治療心理疾病的關鍵,是因緣因果的原理,能否徹底解決疾病,關鍵在於能否找到痛苦的真正成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對治。

身體周刊:

佛法治療心理問題

最終所要達到的狀態是怎樣的?

濟群法師:

佛法修行的目的,是解脫、成佛。所謂解脫,其實並不玄妙,簡言之,就是代表著心靈的自由。每個人都有許多煩惱,每解除一種,心靈就能從這種煩惱製造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現在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躁動時代。這種瀰漫在城市乃至鄉村的躁動氣息,正來自我們內在的情緒和煩惱,我稱之為「心靈垃圾」。環境需要保護,需要治理,我們的內心同樣需要保護和治理,不然就會成為堆積如山的垃圾場。在這樣的心靈環境下,怎麼可能感知幸福,怎麼可能獲得寧靜?

當所有煩惱被徹底平息,心靈不再有任何躁動、任何不安、任何羈絆,也就是佛法所說的「涅槃」。此時,內心會呈現出無比的寂靜,所謂「涅槃寂靜」。這種寂靜,並不是沒有聲音、萬籟俱寂的靜,而是來自生命內在的寂靜。當心進入這種寂靜狀態,我們就能毫無阻礙地感知一切,包括許多微細的聲音,可以聽到眼睛眨動,聽到螞蟻打架。這種內在的寂靜,來自對空性的體證,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所以說,解脫和涅槃都是心靈抵達的終極境界,而非某種生理現象,不是長生不老,不是羽化成仙。

所謂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成佛的內涵不是其他,而是生命的徹底覺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圓滿成就,這一切都源於對內心的改造。

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落實下去,其實我們大家都可以成為神醫妙手,治癒自己,救度眾生。到了後來,沒有哪種病症能纏繞我們,沒有哪種情緒能干擾我們,沒有哪種逆境能讓我們憤怒,沒有哪種誘惑能讓我們沉迷——那就是自在,那就是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