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建水聽紫雲,古城裡的百年老宅

建水聽紫雲,古城裡的百年老宅

蓮語禪心

巫娜

00:00/05:30

所謂清歡,

不過是回到最單純的初心,

在最空的地方安坐,

讓世界的吵鬧去喧囂它們自己吧。

讓湖光山色去清秀它們自己吧。

讓人群從遠處走開或者自身邊擦過吧。

----林清玄

建水聽紫雲酒店

一座由百年老宅重新修葺而成的精品酒店

在建水古城青石板泛著光亮的老巷子里

走過了自己的漫長清歡歲月

聽紫雲這名,

是雲南著名詩人于堅給取的,

「坐看風雲起,靜聽紫雲聲」,

雖不過短短兩句詩,

卻道出了聽紫雲酒店整個兒的氣韻。

酒店的前身,

是百年前的建水古城富商黃錦所建的「黃錦民宅」。

接手時已經破敗不堪,

酒店的負責人楊麗波女士和設計師林迪老師本著以舊修舊的理念,

修繕中力求保持原貌,不破壞老宅的神韻

拆下的舊磚片瓦木樑全部挨著編號,清洗再複位

歷時三年才打造成了我們今日所見的「聽紫雲」。

聽紫雲坐落在一條僻靜的巷子中段,

巷子並不寬敞,走上三五分鐘就能抵達

首先進入視線的便是聽紫雲的雕花大門與飛檐翹角交相輝映,

顏色古樸,低調含蓄

絲毫沒有那種咄咄逼人的尖銳氣息

每一片青磚

每一株房屋頂上灰瓦上蓬勃生長的不知名紅色花朵

都淡淡的流露著時間靜默流淌的印痕

不驚不詫

所有老宅經歷的各種變遷

以及老宅裡面的人事更迭,在日益變深的木樑中

在腳下光亮的青磚上

以及院落里蓬勃生長的幾棵大樹的年輪上

我們都可以感受得到

建水是雲南地傑人靈的一塊福地

整個古城是生活的、流動的

沒有別處古城的那種看似熙熙攘攘的繁榮

安靜下來卻無比虛空的感覺

它是從容不迫的

彷彿一個歷經世事滄桑卻淡然自若的睿智老人

保持著古城數百年的質樸

任你斗轉星移我自巋然不動

最是契合這古城不經意間的散淡從容氣息

如果回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

那麼從第一次到了聽紫雲

心中就一直念念不舍的有它

一間庭院 幾間客房

是多數人理想中的生活

聽紫雲很大三進院落

二十餘間客房卻極是清靜,

進出幾乎看不見工作人員,

倒是時常聽見鳥兒在樹間啾啾的啼叫

以及若有若無的古琴聲

院里有青石凳鋪著布墊子,青石本是寒涼,想是怕客人直接落座寒了身體,就鋪了純棉布做的墊子,小小細節妥帖又溫暖。有水缸蓋了蓋子,擱著一枚葫蘆對剖開做的瓢,供客人舀缸里從《舌尖上的中國》里拍過的西門大坂井盛了來的潔凈井水飲用。

庭院深深 深幾許

古井、葡萄藤以及正開得轟轟烈烈的炮仗花

隨著時不時的落葉

在院中都是那麼歡歡喜喜的共存著

院里開放式的書房擺放著筆墨紙硯

隨你興起時肆意潑灑揮毫

有書籍茶具

可靜心翻閱品茗

更或者什麼也不做

獃獃的看天 看院里螞蟻搬了家

去時正是冬季

雖不徹骨可也寒涼,

可是一推開房門,

房是暖的、燈是柔的、電視和空調是開著的,

彷彿瞬間回到了自己的家,

我只是去樓下拿了個快遞,

一切都是溫熱的,沒有了風塵僕僕的倉皇。

衛生間是暖的,水是暖的,

燈光溫柔的灑在房間里,工作人員開了門就離開了,

可是她們的那份細緻用心無處不在

她們不當你是客人

她們彷彿只是在等著一個遠行的朋友歸來

房內有時鮮水果

裝在了竹編的小提籃里,用綠葉鋪了底

新鮮的好像才從樹上摘下來

在籃子旁留了紙條

水果不收費

有茶具有礦泉水和古井水

一樣留紙條清晰說明

古井水可燒了泡茶 可直接飲用

夜了 她們會為你送來夜點

帶著溫度的

也許是銀耳羹也許是藕羹

然後輕輕的道了晚安離去

她們洒掃庭除

若是偶爾遇見 淺淺抿嘴一笑便側身讓過

溫柔 祥和 溫暖 溫潤如玉

我想把這樣的詞全部都送給她們

不是驚艷的樣貌

卻有極溫暖的感覺

她們 是聽紫雲一樣的氣息

彷彿裡面的那些花兒 那些樹兒

和聽紫雲渾然一體

建水既是古城,自有它的文化底蘊

建水小調、洞經這些建水文化都被引進了聽紫雲

每周有個一兩天,

請了精通清音的老人們來了聽紫雲演出

夜風微起,絲竹悠揚裊繞

低吟淺唱中有一種今夕何夕的恍惚

西窗聽雨吟,庭院觀雪舞

有著蕉窗聽雨的閑靜,魚戲蓮葉的悠然

世間一切繁瑣事,此刻都隨風而去。

註:以上所有圖片皆為建水聽紫雲實景拍攝

每一座老宅

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故事與氣息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步履

去向每一個想要去到的地方

你來嗎

文:黎落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建水聽紫雲 的精彩文章:

TAG:雲南建水聽紫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