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睡女文青之前張楊就想清楚了,他不相信婚姻……

原來睡女文青之前張楊就想清楚了,他不相信婚姻……

「聲道」第23篇人物特刊

這兩天,大家都被《張楊導演,我愛你》刷屏了。

一個90後姑娘自比三毛,像迷戀荷西一樣,愛慕著導演張揚。

女文青、娛樂圈、約炮、婚外情等等關鍵詞瞬間點燃了輿論場,讓人見識到什麼叫做「量子糾纏般的愛戀」以及「好看的皮囊三千一晚,有趣的靈魂把你寫進10W+」。

這篇爆款文章底下留言最前的一條是「哈哈,張楊現在估計死的心都有了」,目前點贊數已高達7萬。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文青把聲譽頗佳的文藝片導演推到了風口浪尖。

女主「小二姐」在表白文里,無處不透露著她對張楊導演的崇拜:「電影震撼了我的內心」、「你成了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

張楊剛出道時,很多媒體幾乎都把他的名字錯寫為張揚,以至於成為他現在的百度百科上的同義詞。如今,這起風波發生後,大家還是很容易把他的名字寫錯。

從公眾視角來看,張楊的知名度並不高,如果不是去年一部破億票房的《岡仁波齊》,相信熟知他的人更少。不過,能讓這位女文青崇拜到自願上床的地步,導演張揚自是有他迷人的才華之處。

01

張楊原名叫張向青,這個名字極具時代政治色彩。後來,因時局的變幻,他改名了。一個父親的姓、母親的姓,擱一塊就成了他現在的名字。

父親張華勛是北影廠的導演,曾導演了早期的經典武打片《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等。母親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副教授,長期從事中國文學的教學工作。

上小學時,他經常到父親的工作現場看拍電影,不知不覺他對拍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4歲上初三時,他在中、意合拍的影片《馬可波羅》中扮演元世祖忽必烈的一個小皇孫。

學習之外,他經常「偷聽」父親和別人討論劇本或談論藝術。正是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從小就確立了將來一定要乾電影的目標。

張楊上大學的夢想是考入中戲,但由於發揮失常未果,轉而進入了廣東中山大學文學系。熱愛藝術的他很快成為中山大學學生話劇團的團長,他們利用課餘時間經常組織排練演出校園戲劇,在廣東有不小名氣。

在他大二時,一次轉變命運的機會出現了。

中國劇協在廣州舉辦戲劇研討會,中戲畢業的著名導演婁乃鳴要排一個話劇,當時因專業劇團都有演出任務,於是就找到中山大學話劇團來演。張楊參加演出,並擔任主要角色,演出引起轟動。

後來又將此劇調到北京演出,在中戲的師生中也備受青睞。恰巧這時中戲 「勸退」了四名學生,學校有意再補招四名新生。當時中戲有人問他母親:張楊還想不想上中戲,如果想上可以再考一次,張楊當然不願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再次參加了中戲的考試。結果,順利過關,考人中戲導演系。

02

中戲畢業後,1997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愛情麻辣燙》就獲得了3000萬的票房,僅次於當年馮小剛《甲方乙方》的3300萬國產電影紀錄。

該片由五個小故事組成:「聲音」—學生時代的情竇初開、「麻將」——老年人的愛情、「玩具」——青年夫婦重拾生活的美好、「十三香」——中年夫婦的情感危機、「照片」——青年男女萍水相逢的愛情。這五個故事都通過一對情侶從戀愛到結婚登記的過程有機銜接起來,將不同年齡段的人們的愛情狀態表現出來,展現了物質文明下幸福與責任之間的衝突與調和。

《無人駕駛》劇照

1999年執導的《無人駕駛》,電影中人物間的愛恨情仇導演張楊都用汽車承載了所有敘事。在整部影片中,汽車的行駛,相互間的追逐,不僅加快了影片的敘事節奏,也讓受眾真實的感受到都市人對愛情、對金錢、對名利追逐之迫切。

最後張楊用多方來車相撞體現都市男女因碰撞而發生的命運轉變,同時也用堵車來表達「秩序」給當今社會帶來的救贖。

隨後兩三年,他拍攝了被業界譽為「父親三部曲」的《洗澡》、《咋天》、《向日葵》,這三部影片深刻地反映了張楊對社會轉型期下家庭父子關係的轉變與轉變背後所蘊含的倫理道德觀念的深入思考。

《洗澡》透過「清水池」展示了一個樸實無華的老百姓的故事。在本部影片中「清水池」作為一個敘事空間,與其說它是一個大眾浴池不如說它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這裡承載了老百姓的親情、愛情、友情。

《昨天》講述的是演員賈宏聲從吸毒到戒毒過程中的一段故事,張楊採用演話劇的形式將一部紀實性電影展現出來,賈宏聲內心紛繁迷亂的世界是通過其他人的敘述所再現的。這種模式明顯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製作模式,劇中人既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故事角色的扮演者。

《向日葵》截取了 1976 年、1987 年和 1999 年三個不同的歷史片斷,講述了北京衚衕里一對父子之間從矛盾到和解的故事。在整部影片中父子的關係也被分為三個部分展現,張向陽對父親童年的排斥、青春的叛逆和成年的理解。在故事的最後,父親留下一盤磁帶後一個人「出逃」,離開兒子、離開家庭,放棄固執的「努力」,他騎著自行車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努力的「尋找」自己。

2007年《落葉歸根》和2012年的《飛越老人院》。這兩部影片都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公路片」,但張楊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一場黑色幽默的公路之旅和一次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出逃旅行。

《落葉歸根》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為完成同伴入土為安、落葉歸根的心愿,背著死去的同伴一路回老家的故事。一路上老趙閱盡了市井百態,也體會了人生的喜樂。可當老趙把同伴送回老家的時候,「根」已成廢墟,家人的牽掛成了在外漂泊的人真正的家。

《飛越老人院》則是敘述幾個老人瞞著老人院、背著家人偷偷開車去參加比賽的故事。在「出逃」的路上他們快樂的歌唱、在河邊野餐、在蒙古包里暢飲。一路上他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追逐斜陽、追逐夢想,讓生命再一次爆發出最高亢的吶喊。

早些年,上面的這些電影作品在國際國內可謂獲獎頗豐:

《愛情麻辣燙》獲得 1998 年第18 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獎;

《洗澡》讓他斬獲第47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昨天》在第4屆曼谷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翼獎」;

電影《向日葵》在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導演「銀貝殼」獎和最佳攝影獎;

2006 年的作品《落葉歸根》榮獲第 57 屆柏林電影節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最佳電影獎,第 44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在 2010 年 10 月「電影榜中榜」的評選當中,張楊獲得 90 年代最具影響力導演獎;

2012 年的作品《飛越老人院》獲第 11 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華語故事片提名。

03

從2012年正式移居大理,打理客棧。這些年,導演張楊從裝束到內心都離自然越來越近,離都市越來越遠。

一個人在大理的時候,坐在洱海邊,看蒼山的落日,他問自己為什麼要拍電影?電影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這個思考的結果,是不再想商業的事,徹底放下盈利的想法。他開啟了藏在心裡十年的項目——《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

2017年的《岡仁波齊》,一部記錄一行朝聖者心靈旅程的作品,在西藏曆時一年完成。作為一部沒有劇本、靠11位藏民即興演出的文藝電影,在收割觀眾口碑的同時,票房也一路飄紅罕見破億。

而後者的《皮繩上的魂》從三條主線出發,平行交錯地表現出一個死而復生的獵人護送佛教聖物天珠的故事。這部片子,張楊對於信仰、性愛、善惡、宿命、自我和生死輪迴,又做了複雜和深沉的追問。雖然票房不佳,仍被不少專業人士稱為是最喜歡的一部。

國家一級編劇冉平先生曾指出:「『第六代』導演個性鮮明固然是好,但有時過分的自我表達,或者自我表達的慾望過強,對於電影最直接的傷害就是票房。藝術與商業之間該如何達到平衡,關鍵就在於導演的取捨。

身為「第六代」導演張楊並沒有像賈樟柯等人那樣用冷峻的視角將社會原風貌下的小縣城生活展現在大眾面前。

縱觀他至今所拍攝的10部電影,都是講述城市中的社會生活,體現他對現代人人性、倫理、情感、信仰以及生活狀態的一種思考。張楊恰到好處的將每個歷史階段人們所處的環境展現出來,並沒有肆意的過分誇大,也沒有任何隱瞞。可以說張楊的電影「溫柔敦厚,哀而不傷」。

正如2010年時,張揚面對《新民周刊》記者的提問,最後他的回答是:「我骨子裡還是挺憤世嫉俗的,但我是很向善的人,所以我的電影總是很溫暖的。不過我對家庭一直挺悲觀的,愛情是美好的,但我不相信婚姻。我想得太清楚了。

由此看來,那位佛系「女文青」的愛戀也並不僅僅是她的一廂情願。「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或許張楊只能在自己心底深深嘆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聲道 的精彩文章:

唐人街探案里的尬笑,王寶強無法掙脫的宿命
六小齡童,為什麼越活越討厭

TAG: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