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內容:給回答問題的人發錢是怎麼個邏輯

講內容:給回答問題的人發錢是怎麼個邏輯

第1381天

微信號:剛剛講過

問答模式所產生的內容資源,與單純的自媒體號自行發言的區別就在於有極強的指向性,或者說是有非常明顯的實用性。它有點像用戶需要什麼內容就生產什麼內容的模式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今日頭條原先的問答頻道自從改名為「悟空問答」之後,推出了達人認證及問答收益的措施,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認證為問答達人以及更高一步的簽約達人後,在平台上回答了較高質量的問題,會根據用戶閱讀的情況,給予高低不等的現金收益。這等於說,今日頭條正在花錢買答案!

關於問答這種互動模式,國內互聯網領域最早來玩的是「百度知道」,然後有了「豆瓣」以及「知乎」,中間還有過大大小小很多個平台,有的玩相對小眾專業的領域,有的追求通俗娛樂化的轟動,所以,今日頭條一開始來玩問答頻道時,大家也並不怎麼看好。

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和剛剛一樣,一直對百度知道當年的視頻宣傳片里一句台詞念念不忘,那就是「總有一個人,會知道你問題的答案」。正是這樣形象且生動的描述,拉開了互聯網眾包服務模式的開始。只是,較早開拓這一領域的百度,難以突破當年網民比例不高、網路互動手段不夠豐富的客觀條件限制,從而一直未令百度知道走出答案準確性與質量穩定性不高的低谷。

之後的豆瓣與知乎,以一種偏向於小資或者是有格調的風格入場,喜歡的人稱它們有檔次,不喜歡的人嘲笑這是裝逼。但是確實它們以各自的魅力吸引了固定的人群,積累了非常有質量的大量答案,成為問答類互聯網平台里的佼佼者。那麼,在這時,悟空問答的入場將如何開局呢?

答案很顯然:發錢!

的確,發錢是一個極具魅力的手法,也是最近幾年以來互聯網新行業、新領域以及新模式很快打開市場的利器。當然,怎麼發?如何發?這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缺乏實力的,發著發著就發現自己資金鏈斷了,缺乏技巧的,發著發著才感覺被別人當成冤大頭了。

剛剛講過自從被系統給了一個「文化問答達人」的認證,因為沒有太多的精力,也就每天回答兩三個系統邀請的問題,多的閱讀量能過十萬的,一般的也就幾百幾千,因此一天差不多十幾元到幾十元之間的收益。看起來要比正常發文章的廣告收益強多了,因此多少還是有點興趣盎然的。可是,你仔細想想,這種閱讀量與收益之間的比例,對於平台來說,並不算是太大的負擔;

而重要的是,問答模式所產生的內容資源,與單純的自媒體號自行發言的區別就在於有極強的指向性,或者說是有非常明顯的實用性。它有點像用戶需要什麼內容就生產什麼內容的模式。想一想,鑒定節目為什麼受歡迎?它就是觀眾捧著家裡的東西上台,就能獲得這東西是真是假值多少錢的直接答案!相親節目的走紅,同樣在於關於情感與伴侶的選擇,台上的專家總能給出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各種答案;

再者,問答模式之要能夠成功匹配好提問與回答之間的平衡,也就是真正做到了「總有一個人,會知道你問題的答案」,而另一邊,「總有一種知識,可以解決別人的疑問」,那這也就建成了最為成功的社交體系了。從實踐中看到,今日頭條很長一段時間來所謀求的「社交化」,終於在悟空問答的項目上有收穫了。問答所帶來的活躍度與互動量是非常顯著的;

更有意思的是,問答與熱門新聞事件以及熱點新聞話題之間的高度融合性,給一直宣稱著「你所關心的就是頭條」以及「每個人都不一樣的頭條」,帶來了更為優質的內容來源。它讓互聯網時代更具個性化的內容生產成為可能;

想想當年報紙、雜誌花的不少的約稿費所聘請的專欄作家與特約撰稿人呢?互聯網只是把這一切都擴大了而已!

微信號:just_now_say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剛剛講過 的精彩文章:

講知識:如何找到發紅包的正確方式
講知識:新聞所謂的專業應該在哪裡

TAG:剛剛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