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唐永徽年間,尖山子響起大足石刻雕鑿第一聲

大唐永徽年間,尖山子響起大足石刻雕鑿第一聲

小編按語:為讓讀者了解大足石刻,從本期開始,特編輯「石刻·足跡」系列文章,通過主要造像點和重要龕窟,介紹大足石刻從初唐開鑿以來,歷經晚唐、五代、兩宋、明清時期的發展歷程,敬請關注。

——唐永徽年間(公元650—655年)

公元650年正月,唐高宗李治登上皇位,並將自己的年號取名為「永徽」,並一直沿用到公元655年十二月。

歷史的步履,大多時候是在延續著前行的足跡,如「永徽」這簡短的六年,邊陲安定、百姓阜安,頗有貞觀時期(627—649年)的遺風,後來被史學界稱為「永徽之治」。與此同時,歷史的前行之中也在孕育著新的事物,永徽三年(652年),長安城慈恩寺內開始營造一座佛塔,專門收藏高僧玄奘從印度攜帶回來的佛教經卷,它就是大雁塔。永徽四年(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開始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修建滕王閣,其後,因為初唐四傑王勃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於世!

尖山子遠眺

也在這永徽年間,西南邊陲的巴蜀地區,一處海拔僅449米的山上,崖壁上開始出現數尊佛像,從而開啟了一處在田園之中的雕刻藝術殿堂,它就是——大足石刻!

這座山,後來被稱為尖山子。

雜草叢生的尖山子山路

尖山子石刻全景

尖山子其實是一座極為普通的小山,如今,依舊是雜草叢生、岩石遍布。沿著村民走出來的小道順勢而上,沒多久,便是一處極為陡峭的崖壁,在這勢如刀削的崖壁上,便是尖山子摩崖造像。

1987年7月,幾位文物普查工作者也是沿著這樣的小道,來到了當時大足寶山鄉建角村(今大足鐵山鎮建角村)尖山子石刻之下。這個時候,大足石刻開鑿的第一聲,被認為是晚唐景福元年(892年),在大足北山石刻響起。

尖山子石刻第7號彌勒說法龕

尖山子第7號彌勒說法龕左側菩薩像

尖山子永徽年號題記(唐長清拓照)

普查人員的眼光仔細在崖壁上凝視,其中,一處高、寬約1米多的造像龕,在正中端坐一身佛像,雙腳踏在蓮花之上,兩旁站立兩位弟子、兩尊菩薩、兩身天王,在前方的石台下,蜷伏兩頭石獅,他們對稱布列在佛像的兩側。這些造像,基本上僅僅是保存著較為完好的輪廓,以及腦後的頭光。但是,仍依稀可見昔日的風姿,比如佛像左側的菩薩造像,輕薄透體的衣裙下,體形完好,腹部微凸,手臂肌膚豐柔,肘部懸帶輕盈飄逸,略具唐代菩薩造像的氣息。

他們的眼光繼續在這個造像龕的周圍搜尋。在左側壁外凹凸不平的石壁上,一行豎刻的小字吸引了他們的眼光,經過辨識,刻的是「永徽年八月十一日」,也就是說,這龕造像雕鑿的時代在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年)。這一處準確的唐代永徽年的題記被發現,從而將之前認為大足石刻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的說法,提前了230多年。

銘刻著「永徽」年號的這個造像龕,後來被文物研究者編號為第7號,並將題材識別為彌勒說法龕,也就是說,正中端坐的佛像為彌勒佛像。

尖山子第4號阿彌陀佛五十菩薩龕

在尖山子的崖壁之上,據調查,一共分布著9個有造像的龕,雖然多數造像龕未見有年代題記,但是從風格、題材等來推斷,他們的年代,大致在永徽年之後不久的一個時期。

在這些造像龕中,第4號龕佔據的崖面較大,為雙重龕楣,高2.1、寬1.94米,雕刻的題材為一佛五十菩薩,正中的主尊為佛像,在其周邊雕刻50身菩薩像。「一佛五十菩薩」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造像題材,在今四川省的巴中、綿陽、安岳、資中、仁壽等,北方石窟中的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等地都有保存,有學者初步統計大約有四十多處,其中在巴蜀地區保存最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梓潼縣的卧龍山石窟中,保存有此題材目前所見最早紀年的造像,據當地保存的《阿彌陀佛並五十二菩薩傳》石碑記載,唐貞觀八年(634年),一位叫道密的僧人組織建造了阿彌陀佛和五十菩薩像。不過,這種造像題材並非最早出現在四川地區,卧龍山石窟石碑還記載在隋代開皇十六年(596年),就已經「供養於京(指隋代的都城長安)」,這通碑文中的一些敘述,在佛教文獻唐代僧人道宣撰寫的《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也有較為相同的記載。《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記載:據說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是「西域天竺之瑞像也」,有天竺雞頭摩寺五通菩薩,往安樂界請阿彌陀佛,希望得到佛像。佛對他說,你先回去,佛像立即就會出現,其後果然如此。所見到佛像為一佛五十菩薩,各坐於蓮花上。五通菩薩便將此像繪成圖,加以流傳。其後,還記載了該題材在中土流傳的情況,其中,提到了北齊著名的畫家曹仲達,曾經創作過此題材的繪畫作品。

尖山子第4號阿彌陀佛五十菩薩龕局部

一佛和五十菩薩像造像題材主要流行於初唐,在盛唐之後就較為少見。大足尖山子這龕造像雖然大多僅保存有輪廓,但他們的形象似乎躍躍欲試出現在面前,尤其是那些環繞在主尊周邊的菩薩造像,或低頭思維、或單手托首、或側身而坐、或雙手合十……姿態紛呈,其中有數身菩薩,相互對坐,身體均向外傾斜,似乎正談笑風生,相視大笑。工匠們當初在設計時,既有整體的布局,又充分考慮到賦予每一尊像生動的氣息,從中,似乎領略到了唐代藝術那種充滿生命活力的特點。

尖山子石刻

事實上,尖山子那些漫漶的造像之中,還留著諸多的疑惑,一直令世人久久思慮。這其中,如當時出資營造的人是誰?他們祈願的目的究竟又是為何?還有,在永徽之後的乾封元年(666年),一群雅士來到這裡觀賞留戀,並留下「乾封元年八月廿日等來此游」的簡短題記,這些人,會是誰呢?而最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這一處造像為何出現?唐代永徽年間,尖山子一帶地屬普州普康縣管轄,直到永徽之後百餘年的唐乾元元年(758年),唐肅宗採納左拾遺李鼎祚奏議,置昌州,管轄昌元、靜南、大足三縣,此地才屬於昌州管轄。那麼,當時是在什麼背景下,在尖山子出現有佛教摩崖造像呢?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尖山子作為川東地區早期的一處佛教造像點,對其後大足、安岳等地石刻藝術的興起,無疑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尖山子第1號釋迦說法龕

尖山子第3號釋迦說法龕

如今,在大足一地,追溯石刻雕鑿的歷史,尖山子這座小山之上保存的佛教石刻,成為了今大足境內最早的摩崖造像。當時工匠在尖山子崖壁上雕鑿的第一聲響起之後,從而在大足的田野之間、崖壁之上,開啟了一座文化與藝術殿堂的營造。

文 李小強

圖 唐長清、李小強

參考文獻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大足尖山子、聖水寺摩崖造像調查簡報》,《文物》1994年第2期。

王惠民《北山245窟的圖像與源流》,《2005年重慶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足微發布 的精彩文章:

趁人未老,去所向之處

TAG:大足微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