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寧易購2017年凈利潤暴漲五倍,資本價值被低估

蘇寧易購2017年凈利潤暴漲五倍,資本價值被低估

2月27日晚上,中國零售巨頭蘇寧易購公布了2017年報快報。財報顯示,2017年蘇寧易購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2.1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97.66%。此外在營收、交易額、門店數量等關鍵指標上均取得較好的增長,這也是蘇寧易購在2009年啟動互聯網轉型後,近十年來業績最好的一年。

蘇寧2017年凈利潤暴增,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出售阿里巴巴股份所得——蘇寧出於戰略規劃的考慮在去年出售了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的20.89%,由此獲利32.5億。不過,即便剝除這部分利潤,蘇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達到9.25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236.52%,這個增長幅度在A股很高。

然而,蘇寧易購的股價卻一直不溫不火。蘇寧易購目前的市值1159.10億,約合183億美元。在我看來這應該是被嚴重低估了,能夠佐證這一點的還有市盈率這個指標,蘇寧易購市盈率只有129.42,在A股科技公司中位置不高。


蘇寧易購可能被嚴重低估了

作為一家「後起」的互聯網零售公司,蘇寧在2009年啟動了互聯網轉型,從數據來看此次轉型已取得成功。年報快報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全渠道銷售規模達2432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其中公司線上實體商品交易總規模為1266.96億元(含稅),同比增長57.37%。與此同時,蘇寧易購App月活躍用戶數較年初增長105.73%,2017年12月蘇寧易購App訂單數量佔線上整體比例提升至89%。蘇寧易購線上交易佔比已達到52.1%,已經不折不扣的佔據了蘇寧易購的半壁江山。

與傳統零售不同,互聯網零售的本質是用戶經營——圍繞著用戶疊加服務,比如阿里從電商切入到支付、金融、文娛、旅遊、生活等服務,京東形成了電商+金融+物流三大板塊。蘇寧易購的戰略路徑同樣是基於核心業務即零售進行同心多圓的發展,目前其已有蘇寧易購、蘇寧物流、蘇寧金融、蘇寧科技、蘇寧置業、蘇寧文創、蘇寧體育、蘇寧投資八大產業板塊。

完成互聯網零售轉型的蘇寧易購,在未來更具想像空間。零售行業正在迎來一次變革,不論是蘇寧的智慧零售還是阿里的新零售,都體現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零售趨勢。當阿里、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均在線下布局謀求全場景時,蘇寧在線下已有近三十年的積累。

2017年財報快報顯示,蘇寧以直營與加盟的方式快速覆蓋三四級市場,各類自營店面合計3867家,擁有蘇寧易購零售雲加盟店39家,中國大陸地區的店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7%;直營店銷售營收比店面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4.90%。2017年12月19日,蘇寧聯合萬達、恆大、融創等國內外300家地產商,發布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自2017年12月19日至2018年2月4日,蘇寧在全國新開店282家。不論是線下店的數量,還是多年來的經驗積累,均可稱為蘇寧在線下零售上的核心優勢。

今年1月,蘇寧雲商更名為「蘇寧易購」,不再強調「雲商」,表明其在完成互聯網零售轉型後,下一個十年將全面轉型到智慧零售的決心。一方面,蘇寧積極地將互聯網技術、資源導入到實體門店,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切換的智慧零售;另一方面,蘇寧將進一步鞏固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在蘇寧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發布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宣布,未來三年將新開互聯網門店15000家,2020年門店數量達到20000家,而這些門店和智慧零售能力,將會成為蘇寧易購的壁壘。

過去投資者青睞輕資產公司,比如互聯網、金融這類公司,因為它們利潤率高、成長性強。未來,互聯網公司也將越來越重,投資者應該更加關注具有重資產、同時具有快速增長能力的「兩棲」公司,而蘇寧就是這樣的公司,通過布局智慧零售,以及基於零售的八大產業板塊,蘇寧提出了要在未來三年衝擊4萬億交易額的目標。

蘇寧2017年業績增長,除了線上線下協同更符合零售本質外,金融和物流業務的助推功不可沒,2017年蘇寧物流社會化營業收入(不含天天快遞)同比增長135.76%,蘇寧金融總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129.71%,並完成53.35億元的戰略融資。

上一個十年是電商的黃金時代,許多實體零售巨頭已掉隊,只有蘇寧等為數不多的玩家實現了轉型,不過,蘇寧的電商屬性卻被許多投資者忽視了,進而給出了與其實際價值背離的定價。

下一個十年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零售時代,這是蘇寧的主場,正是因為此,蘇寧在2017年業績快速提升,蘇寧未來的增長也在預料之中。廣發證券的研報就指出,當前蘇寧正處於過去幾年來最好時期,且處於規模加速成長階段,整體盈利已經具備快速增長基礎,不論是從增長空間還是智慧零售屬性來看,蘇寧易購都被低估了。


投資者不能過於重視風口

蘇寧易購處於零售這個超級賽道、業務多元、有壁壘有潛力,然而市值卻只有100多億美元,體現出投資者的投機傾向。

從蘇寧的業務布局、發展戰略和財報數據來看,我們完全可以按照互聯網公司的估值模型來衡量蘇寧易購的價值。不說要有剛剛登陸A股的360幾千倍的市盈率,至少可以回歸到A股科技公司市盈率的平均水平。目前A股為數不多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中,蘇寧易購的市盈率是偏低的,比如A股的明星科技公司科大訊飛市盈率就達到339.35,是蘇寧易購的三倍多。這些科技公司被投資者青睞都是因為有某個「概念」,比如科大訊飛是「人工智慧」概念股,360是「安全」概念股。蘇寧易購有「智慧零售」的屬性,然而因為零售看上去是一個很傳統的賣貨生意,其背後正在發生的大變革卻被投資者忽視了。

緊隨「風口」是投資者的習性,特別是A股,上市公司做所謂的題材、概念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許多公司遇到一個熱點甚至會通過更名(如匹凸匹)來抓風口,吸引投資者。當然,這樣的現象不只是在A股,美股/港股投資者同樣會去追尋類似於區塊鏈這樣的新概念,今年以來許多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靠區塊鏈概念實現了股價暴漲。

然而長期來看,投資者太重視風口甚至只追風口的「投機」式投資,將會承受更大的風險,因為風口而投資一個公司,財富或許會在一夜翻幾倍,但不確定也更高,比如許多玩兒區塊鏈概念的公司的股價都沒有堅挺多久。只有撥開雲霧、回歸商業本質,找到真正有壁壘、有實力、有空間的公司,才能讓投資回歸到價值上來。

投資者過於重視風口,對於許多不玩兒概念、回歸商業本質的公司來說也不公平,甚至一定程度影響了股市對企業應有的融資價值,特別是A股,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堰塞湖效應。所謂堰塞湖效應,就是因為A股目前投機過重,導致部分新經濟概念股估值虛高,進而影響了非新經濟概念公司的融資,比如一些在國外上市的中概股回來A股業績沒什麼變化,估值卻數量級提升,就體現出這個的問題。正是因為此,去年11月以來,證監會就採取各項措施逐步消除堰塞湖現象,今年提高了公司IPO過審門檻就是一招。可以預見的是,A股等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在經歷過幾輪教育後,將會逐步回歸到價值投資上,讓有價值的公司得到更合理的市場估值,進而讓資本市場發揮應有的融資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超 的精彩文章:

陌陌終於入局直播答題!如何在激烈巷戰中殺出血路?

TAG:羅超 |